第52章
眼里不知何时有眼泪,她擦掉眼泪,仅仅只是这一刻,她原谅了自己,接纳了未曾见面过的父母的存在。
山下游客聚集,日光剧烈,坑洼里雨水蒸发,城市重新恢复勃勃生机。在这个城市的感受,超过以往所停留的地方。它暴烈、粗糙、隔绝,同时温柔、沉默、容纳。
结束登山之行后,她在客栈休息了好几天。每日除了吃饭基本足不出户。没有计划去更远的古格遗址,布达拉宫留着离开前再考虑参观。
在一个深夜醒来,她打开手机翻看拍摄的照片。心里有了个想法。她要做一本摄影集。以黑白风格,人文纪实为主题。
她预定一家在八廓街附近的酒店。
第二日早上春浮拖着行李箱下楼办理退房。路边拦到出租车。酒店房间在五楼阳面,浴室热水齐全,干净整洁。整面落地窗映出街道与远山。道路两旁种着银杏树,光秃枝桠零星挂着残存的金黄叶片。
连续一个星期她出现在八廓街里,观察不同时刻的光线与路人脸上的神情。有时她睡着,裹着披肩,阳光从她身上移动。
经常在八廓街晒太阳的老人已经认得她。语言不通,老妇人握着她的手微笑,口中喃喃,不知在说什么。她微笑,眼眸仿佛被冰雪洗得透亮洁净。春浮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
他偶尔会出现在她身边,沉默不语,时时凝视她的脸庞,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待着。有时他带来美味的酸奶,撒上各种坚果,用勺子搅拌混合。浓郁软糯的酸奶在嘴里化开。他看见她对着太阳眯起眼睛,露出享受的神情。有时他带来一束鲜花。她接过,取下身上的明黄披肩给他裹上,感谢对方对她的照顾与温柔相待。披肩颜色衬着他黝黑粗糙的皮肤,整个人看起来有些憨气,他们相视笑出来,直到眼睛里噙着泪花。
这是他第一次见她如此恣意,如同天真烂漫的孩童,幽默风趣。
她开始拿起相机。调好黑白风格。透过取景器,镜头直指陌生人的眼睛。这是大胆的行为,大多数人被镜头对准,眼睛会不自觉地移开,面部呈现僵硬,神情扭捏不自然。
她要做的就是抓拍。数码相机对焦并不准确,有时不得不错过许多精彩难忘的时刻。她拍下街道里拥挤的人群,柏枝燃烧白烟缭绕,一名老人手中抓起一把干枯的树枝投进炉中,老人抬起头,透过浮动的浓烟望向镜头,身上灰白的旧藏服沾着污渍,眼神浑浊而警惕。
年轻的女孩画着裆下时兴的网红妆容,颧骨涂抹上红色腮红,再点上雀斑,模仿高原晒伤斑,假睫毛长而卷曲,脸上抹上厚重的粉底,穿着写真店里被无数人穿过的藏服。年轻女孩顶着烈日,在摄影师的指导下摆出各种姿势。她站在后面,女孩的视线刚好落到镜头里。她咔嚓一声按下快门。
她拍下常在固定地点晒太阳的老妇人,她已经非常老,脸上总是有笑容,老妇人见到她,总是要握一下她的手。她用相机留下老妇人宁静而平和的面容。老妇人塞给她一只日晒苹果,示意她放进外衣口袋里。
朝圣的人。行乞的人。售卖各种石头珠串的人。宰杀牦牛的人。摊贩。幼童。年轻男女。穿西装骑电动的人。拥堵路段朝外面吐痰的司机。沉默行走的人。黑暗中喝醉的人。深夜结束工作神情麻木的人。骑摩托车在空旷街道肆意飙车的青年人。推着小吃车售卖炸串的妇女。……种种世间百态都呈现在黑暗与日光之下。
八廓街过了八点后人潮退去,昏暗路灯光线照在石板地面上,商铺陆续关门,属于白日的沸腾冷却。她游走在空旷街道,拍下夕阳里寺庙与街巷。路灯下,她看见穿藏红花色僧袍的喇嘛坐在地面,双腿盘起,袒露右膀。光线昏暗,她透过取景器看见他面上慈悲的神情。
月亮清辉照在喇嘛身上。
春浮伫立在寒风中很久,说不清内心因何而动。
当她打开电脑,插上数据线,把相机里的照片传入电脑里。鼠标点开文件,那一张张真实而朴素的脸令她心生感动。她在他们的身影与面容里看见世间规律与运作。
人就像越过山顶的飞鸟所携带着的种子,鸟儿随处停歇,这些种子散落在山谷、河流、沼泽、荒漠、旷野、阴暗沟渠。只需要泥土、阳光以及雨水,种子就会开花结果。新的种子接替老死的根植继续维持生命运转。
第二十一章
春浮花了一些时间整理数量庞大的照片,一张张照片精心挑选,然后打印出来。整整三个月,她都在为这本摄影集忙碌。春浮后来把拍摄范围扩大到拉萨周边,拍摄寺庙与建筑。此时已经是六月,天气渐暖,依旧需要穿厚外套保暖。山顶积雪已融化,露出光秃峰顶,草木发芽,终于能看见一些绿意。
赵小年带着她去了扎叶巴寺。这是一座古老的寺庙。整个寺庙建造在悬崖边上。
他开一辆越野车。路过一个山口,停下来抽根烟。山顶风大,烟雾反扑到脸上睁不开眼睛。彩色经幡被吹得呼呼作响,绳索控制不住风的力道被拉扯出紧绷的半弧形状。缤纷色彩映着湛蓝天色缭乱视线。
远处山峦在剧烈的太阳底下呈一种蓝灰色,草木旺盛,野花盛开。正是夏季最好的时候。道路两旁堆满用石头垒成的玛尼堆。有藏族老人在石炉旁煨桑,抓起一把干燥的柏树枝投进炉子,白色浓烟滚滚。她站在浓烟中很安静的仰头凝望头顶经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