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初夏的晚上还有几分微凉,谢姝在门口披上外套,说:我最近在找房子了,把东西从酒店搬走有点麻烦,我在考虑要不要长期把那间房留着。
  萧绥不懂了:既然有房子那为什么要保留酒店的房间?
  因为搬东西不方便,我在那里放了很多衣服,全都打包带走太麻烦了,不如带走几件,剩下的保存在原地,有时来不及回家就可以去酒店过夜。
  车灯闪了闪,谢姝转身准备告别:再见。
  再见。
  告别时好像说了再见就有下一次见面的机会,就会有下一次照面问好的时候,下次还能面对面地吃一顿晚饭。
  这个道理适用于谢姝和她的同事,适用于谢姝和何温洺,适用于很多人,却不适用于萧绥和谢姝。
  他们就像海里的鱼和天上的鸟,偶尔鸟下海捕食时碰一次面,其余时间你在广阔天空中翱翔,我在无光海底潜藏。
  本来就不是一路人,她是天生尊贵的大小姐,胸怀鸿鹄之志在世上走她想走的路。他却是在泥淖里挣扎前行的草根,费尽心力才在世上冒出头,跌跌撞撞走上他不清楚的路,往后也要懵懵懂懂走下去。
  大小姐的配偶该是与她身份相配的少爷,一样尊贵矜持的男人。抛头露面的戏子,还是个家庭一摊烂泥的戏子,是绝不会入她眼的。
  可人心里藏了一点痴心妄想的念头,就会为妄念筑造一个适合它生长的雨林,给予它丰沛的雨水和肥沃的土壤,在粘腻潮湿的空气中肆意疯长,占领他思想的每一寸。
  从他在新年那天敲开他们房间的门开始,事情就已经超出他的控制了。
  立夏过后,春光的和煦逐步散去,灼热的夏天步步逼近。夏末时节一到,眼里的草木被调和成与众不同的斑斓色彩,浅绿的叶片在热风吹拂下沉淀出墨绿色,粉红的花瓣在烈日烘烤下风干成鲜艳的血红,略过这些景致时脖颈分泌出细细的汗珠,滴进衣领里带来瞬间的清凉。
  谢姝撇开黏在颈侧的发丝,把手上的简历扔到脚下的纸堆里,对同样埋头在简历中的刘欣晨说:刘姐,你那边有什么好人选吗?
  都差不多,没什么特别的演员。刘欣晨端起冰美式,被杯壁上的水珠凉了一下,抽纸擦干净手,埋怨说:你的要求太苛刻了,既要年轻貌美,又要演技不俗,哪来那么多人才给你挑。
  戛纳提名影片制作人和金牌电视剧制作人的联手当然不会无人问津,反而争取角色的人纷至沓来,只要是和电视剧沾点边的演员都投递了简历。
  问题在于如此多的选择,谢姝并没有找到她满意的女演员,甚至连入眼的都没有。
  刘欣晨敲敲桌子,引得谢姝的注意力,提示道:其实符合你标准的女演员不是没有,你上次合作的,不就很好吗?
  谢姝合作过的人再加上女演员的筛选条件,很容易找出是谁。她微微蹙眉,拒绝这个提议:刘姐,越衡是年轻,演技也好。问题是她的经纪人不会让她接电视剧的,起码在她职业生涯初期不会。而且她的档期从今年十一月到明年三月都空不出来,我们拿不下她的。
  你是她的伯乐,你开口,她难道还不答应?刘欣晨还不放弃。
  刘姐,你和纪行也合作过,她的风格你还不知道吗?谢姝苦口婆心地劝:她跟母狼一样,手底下的艺人就是她的小崽子,都要按照她安排的路走,谁敢动她的艺人,她就要上来咬死你。
  刘欣晨晃晃满杯冰块,浮躁的热气从脸颊上褪去,都市人冷淡的面容重新浮现,她像是闲聊:你们拍电影的,总是看不起拍电视剧的,带着经纪人一起看轻我们,真是不公平。
  话题到了稍显敏感的区域,影视界一直有传统的鄙视链,地位上电影演员高于电视剧演员高于综艺演员,这也导致了大众观念里电影制作人地位高于电视剧制作人高于综艺制作人。
  事实上这点在演员或是导演界都适用,在制片人界却不一定适用。
  刘姐,哪有什么你们我们的,现在我们在做一个项目,我们俩就是我们。谢姝先把自己和刘欣晨划分到同一阵线上,接下来就是打消她的不悦:纪行肯定不会是看不起您,之前她手下的李蓉杏还给你拍片去了呢,不过是不同的艺人要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才不愿意把越衡给我们。再说,我要是看不起电视剧,何必自己来做这个项目呢?
  谢姝觑着刘欣晨的脸色,又加一剂猛料: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最终目的都是赚钱,刘姐找我合作不也是为了赚钱吗?用一部电视剧赚了人家几部电影的钱,这样谁还能看不起我们?
  刘欣晨在行业里占据高处的时间久了,最近乍然被上司打压,又让谢姝乘人之危抓住了机会拉她入局,理智上她明白这是正确的选择,情感上她却不一定会心甘情愿。
  毕竟她不是主动选择了谢姝的项目,而是在谢姝的威逼利诱下,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得不加入的。长期占据主动地位的人陷入被动选择的位置会感到不适再正常不过了,她心有怨怼是情理之中,为了保证之后的合作顺利,谢姝乐于在言语上让着刘欣晨。
  人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刘欣晨是理智为主的专业制作人,她用言语略表达过态度就好,再咄咄逼人下去难免引发冲突,于是她就驴下坡重新拿出笑脸:这些我都知道,就是你不真的说给我听,我就不放心。对了,剧本那边怎么样了?虽然只是照着人物设定筛选演员,我觉着还是有剧本更好瞄准一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