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宋钰安的消息陆鸣的人打听到的也就这么多,再多就没有了。
  陆鸣也不知道宋钰安是在打什么主意,有联系后他就问过宋钰安要不要回来,如果要回来,他们这边可以帮忙掩饰。
  但宋钰安拒绝了,只是让人给他们带回来一份大和朝的地图。
  之后陆鸣又问过几次,可惜之后这几次他连信都没送到宋钰安手中,听说是宋钰安又发了疯,差点又杀死了三公主,被大和朝皇帝软禁了,直到去年八月才被放出来。
  要说这四年收获最大无疑是宋钰安,但也有一人,陆鸣至今没有消息。
  许小妹,四年,陆鸣联系了很多人,却始终没有许小妹的消息。
  按照年龄算,这一年的许小妹应当已经十七了。
  陆鸣排查过很多人,却都不是许小妹。
  许小妹和宋钰安等人都不一样,她是在襁褓中就被送走的,因此要调查她可谓是难上加难。
  又过了一年,天象忽变,大和,大商,大武大顺四国纷纷派出使臣前往大夏。
  墨九卿收到消息后没多久便直接下了一道圣旨让夏哭夜和陆鸣回京。
  五年来,夏哭夜将沁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让沁州摆脱了大和朝骚扰的困境,成为了大夏朝第二个宝地,其功绩不可同日而语。
  那些想反对的大臣看到墨九卿面前那一摞摞的关于夏哭夜治理沁州的奏折,一时间都哑声了。
  他们很想反对,却已经找不到理由。
  这五年里,他们恨不得将夏哭夜里里外外都扒开翻找一遍,看夏哭夜有没有什么把柄小辫子让他们揪一下。
  结果,夏哭夜这家伙根本不是人,别说小辫子,就是一根头发丝他们都没抓住。
  本来最开始他们是想用夏哭夜初到沁州就疯涨粮价一事在墨九卿面前大奏特奏一番的,结果这家伙短短一周就让沁州粮价恢复正常,甚至还惩治了沁州那几个奸商。
  眼睁睁看着把柄成了功绩,他们当即那个恨,要是辱骂能让人死翘翘,他们是恨不得人人都写一封信去咒骂夏哭夜。
  再后来,根本就没有后来。
  夏哭夜这家伙实在太过谨慎,这五年,他愣是没给他们露出一丝能让他们抓小辫子的机会,就是给了,他们也抓不住。
  跟夏哭夜,他们就像是猫跟老鼠一样,他们拼命想抓夏哭夜的小辫子,但夏哭夜每次都贱兮兮的,露出一点小辫子,立马又把它收回去。
  有一次他们这些大臣中也不知是谁脑子短路了,竟找了刺客去刺杀夏哭夜。
  结果夏哭夜武艺高强,派去的刺客不但全死了,事后夏哭夜还写了二十多封信送到墨九卿手里,请墨九卿转交给朝中各大臣。
  行事那叫一个嚣张,但他们连话都不敢说一句,只因这人最大的靠山是皇帝。
  你敢想象一群朝廷大臣排着队在皇帝手里领信?领之前,皇帝还用那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你?
  当时他们那个老脸,都丢尽了。
  他们是看不惯夏哭夜,每时每刻都想搞死夏哭夜,但他们也会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夏哭夜是皇帝的人,连皇帝的人都敢动,这不是在找死?
  他们能在朝中屹立至如今,不就是因为识时务?
  他们这些人不够聪明,但也知道只要不犯大错,庸碌一些皇帝也不会轻易动杀心。
  但你要是敢动皇帝心腹,这不是直接把自己抬上断头台吗?
  再者,这些年每次沁州有消息传来,他们一旦在朝堂上说一句夏哭夜的坏话,墨九卿就跟猫踩了尾巴一样大发雷霆,二话不说就放狗咬他们。
  就这样了谁还敢上去触霉头,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有时候他们作为臣子也觉得心累,甚至还挺想报官。
  但相比于他们,墨九卿才是那个天天想报官的人,他是每时每刻都想把这这些个不为百姓解决苦难,就知道勾心斗角的废物绳之以法。
  甚至有时怒急攻心,他都想让太医弄点慢性毒药给这些老不死的下点,直接和他们来个阴阳两隔。
  但奈何他是皇帝,这种事是万万做不得的,一旦做了,他这皇帝也倒头了。
  五年就在这种“相爱相杀”中度过,从去年开始,墨九卿就有意将夏哭夜召回来,但他总觉得不是时候,就又等了等,这一等,又是一年过去。
  今年四国都派来了使臣,这在往些年是不曾有过的,所以墨九卿觉得是时候召回夏哭夜了。
  夏哭夜接到圣旨时神情有些恍然,在这一刻,他瞬间明白何为时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五年,不长不短,但崽崽都已经十一岁了,稚儿也十岁了。
  这五年,他和陆鸣兢兢业业发展壮大沁州,中间也遇到过困难,但在夫夫两的财权加持下,这些困难也都不是什么困难。
  五年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因此夏哭夜并未觉得时间难熬,也没有那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因此接到圣旨时夏哭夜甚至还有种他昨日才离开京城怎么又要回去了的错觉。
  福公公看夏哭夜杵在原地,轻笑着问陆鸣,“夏大人这是太开心了?”
  “可能是吧。”陆鸣笑着说。
  夏哭夜回神也笑了笑,“的确是开心。”
  福公公在沁州待了半日就回京城了,而夏哭夜也跟新来的知府进行交接。
  相较于夏哭夜的工作交接,陆鸣的反而更复杂一些,他目前掌握着大半个沁州的商业,还在沁州各县办了好几家书院让哥儿女子进入其中学习,其中复杂麻烦的数不胜数,一时半会儿根本接不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