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北方每年都下很大很大的雪,下这里永远不会下的大雪。他没有同她提起过。
“小胡,晨钟响了,我该起来了。”
2.
小胡在距离风景区最近的一家奶茶店里打工。
前些年,她在寺庙边的小街上卖豆腐干、佛珠串。慧明出寺参加活动时,总看到她坐在337号店铺门口,歪着脑袋望着天、摆着平板电脑看电视剧动画片。
有时候她也看到他。
她看到他,眼睛就会亮起来。
她看到他,脸上有笑容露出来,可她却不能和他打招呼,不能冲过来抱他。她像人一样懂事,知道什么是合时宜。她知道僧侣是要戒色的,是不能和俗世之人关系太亲密的,于是他身边有其他人时,她装作不认识他。
但她是个漂亮夺目的姑娘。
她向他们一行人合掌俯身问好,几回后,便被其他僧人记住了。
他们笑着说“337号那个姑娘每次都和我们打招呼”。
慧明心里便有个轻飘飘的、傲慢的愉快的声音:她只是在看我。
更多时候她看不到他。因为他坐在车里。隔着车窗,她鼻子便没那么好用、找不着人了,她眼神从来就不太好的,分辨东西的色彩不像常人那么敏锐。
有几次车子在正门口停下,他从车上下来,身量亭亭、言笑晏晏招待领导往寺里走,眼睛一错不错地掠过小胡,如同掠过任何他不在乎的、不重要的人。他在余光里能看到小胡的动作停顿,眼神牵连在他身上。每当这种时候,一种隐秘的快乐就皱缩着震荡起来。
不过这些快乐已经许久没有了。
因为从今年起,小胡辞掉了寺庙门口小街337号店铺的工作,跑到繁华的综合体去打工了。她给他发照片,是家很时髦的网红店,有巨大的透明的奶茶杯打卡雕塑。
她说那个地方亮晶晶的、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而且那里的人不像寺庙里的人,那里的人是轻轻的,而到庙里去求佛的人,都被愿望压得抬不起肩膀。
离寺庙远了,她来找慧明的次数自然也就少了。
慧明没有说过什么。
年轻人打工是很辛苦的,她说自己一天站十多个小时,回到家只想洗澡睡觉。
她说都市中心很繁华,有好多好多故事、好多好多气味,她说她想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
几周前,小胡单方面和他吵了一架。
原因很俗气,乃至于说出来有些好笑——小胡向他借钱,他没有答应。
小胡想去“很远的地方”旅行,为此她要求自己每个月攒两千元。但她毕竟是一只狐狸。动物是不像人那么习惯于压抑欲望、控制自己的。
她打工挣到的钱,总是不知不觉就用光了。
不久前,她打工的奶茶店效益不好,降了他们的工资。小胡上个月就怎么都省不下两千元了,除非不付房租。于是她就来找慧明借钱。
“借我一万块吧。”她说。
“为什么要那么多?”
“就是需要那么多。我算好的。”
“我借你两千,不就应该够了?”
“你借我一万,我就不用攒钱了,开春的时候就可以出去玩了。”她一根筋轴着,“这笔钱我会还你的,每个月一千这样还,好不好?好不好呀?”
她绕着他,踩着石板路转悠。
这里是从寺院边门出去的后山,并非完全不会有人路过。
不在私人空间时,他总是有意不与她表现亲近,这种习惯如今已经成为下意识的反应。因而他此时并没有表现得足够温柔,而是有意逗弄她。
“不行。‘不落因果,堕在野狐身’,狐狸从来就是要打诳语的,我如何相信你?”
“你怎么能这样说呢,”小胡有点不高兴起来了,“我和你睡了那么多次觉,你到现在来嫌弃我是狐狸?”
“嘘!”他往寺里看一眼,看到正在修缮的、残缺的塔顶。
“再说我和你睡了那么多次,你连一万块钱都不肯借给我吗?”小胡还在肆无忌惮地大声说话。
他压低些声音:“跟你睡就要借你钱。你当你是什么?”
“我当我是什么?什么意思?不,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想说什么?”
“我只说了我所说的,什么意思自由心证。”
“我说不过你。你明明知道我说不过你。”
慧明笑了笑。
“不过,倒也是。睡不睡觉和借不借钱好像确实是两回事……但为什么我还是觉得自己亏了?真奇怪。”
她扭开头去。
从这之后,小胡就开始向他闹别扭了。
首先,有天慧明下了晚课回到屋里时,赫然发现墙角靠着好几只纸盒子、行李箱。原来是小胡把房子退了,东西全搬到他这里。
她住在这里倒并不给他带来很多影响。她待在屋子里的时间很少,变成一条细长的狐狸,缩在他的衣柜里睡觉,很多时候他都找不到她。他打开衣柜,看到它,想到那些一整块动物皮毛做的围巾——集腋成裘,价值千金。
“地狱笑话。”小胡会这样评价他的想法。
再接着的一项新问题:她在这儿住下了,故而总在寺里跑来跑去。
她是只狐狸,精力旺盛、作息不同寻常,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到外头去旋风似的跑跑跳跳一阵子。于是便被许多人见着了,说庙里闹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