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她站起身,向贺初郑重地行了一礼,“谢谢殿下把那畜生的死状告诉我。其实,昨天在婚礼上,我很羡慕谭娘子。如果殿下当年能在我的婚礼上带走那畜生,该有多好。殿下,我二世为人,虽也想好好活着,可我报了仇,心中痛快,了无牵挂。”
  贺初道:“王娘子,你莫要灰心。你反杀章诩事出有因,不会重判,而且三个月后是我阿娘的生辰,到时我阿耶定会大赦天下。你要耐心等待,好好活着。”
  碧艾眼中含着泪光,“殿下恩重如山,王应唯祝殿下,能嫁得有情郎,不负好时光。”
  第9章 不想
  次日,崔彻在平和殿向太宗禀告了案子的始末。
  太宗虽没有要求他限期破案,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结果。他本来对崔彻就是怎么看怎么顺眼,这下更觉得自己会用人。
  御史听完后,一致认为对长宁公主仍需要惩戒。
  一位御史道:“章家大郎虽是罪魁祸首,可长宁公主强抢新郎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只是歪倒正着,还因祸得福。”
  太宗实在没听懂,蹙着眉道:“怎么还因祸得福了呢?”
  御史道:“如果章家大郎没被谋杀的话,嫁给他的人便是长宁公主,公主难免不成为第二个王娘子。”
  太宗嗤笑一声,“卿也太小看吾家阿九了,她在清宁县长大,吾曾将最得力的侍卫留在她身边。纵然她天资愚笨,学了五六成总还是有的。不管她嫁给谁,只是她打别人的份,就没有别人打她的可能。”
  平和殿立刻静了下来。
  屏风后的皇后对贺初道:“唉!你阿耶说话太不收敛了,这话传了出去,以后谁还敢娶你?”
  御史坚持道:“长宁公主强抢民女夫君,臣恳请陛下将长宁公主禁足,小惩大诫。”
  贺初在心里拍手叫好,禁了足她就不用去相亲了,整天在宫里吃了睡,睡了吃,那该多好。
  太宗道:“那怎么行?长宁公主一旦禁足,还怎么相亲。耽误了她的婚事,卿负责?”
  御史心想,殿下就算不禁足,也嫁不出去啊,但又不愿担着这个千古罪名,妥协道:“殿下如果不能禁足的话,就只能罚俸了。”
  最后,贺初被罚俸一年。
  因为争取到对贺初的处罚,御史们对大理寺关于王娘子从轻发落的事,都没有提出异议,最后,王娘子判徒刑八年。
  崔彻与贺初都松了口气,这个结果不错。两人事前就商量过,只要不是死刑、重伤、流放,三个月后天下大赦,必然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
  至于陈国公府的人怎么处罚,太宗还没想好,散了大臣,只让崔彻留下。
  崔彻陪着太宗聊了会儿天,将卓见素其言其行说了一遍,太宗果然笑得停不下来。
  见太宗心情好了,崔彻见缝插针道:“其实这次的案子,如果不是殿下从中出力,恐怕没这么顺利。”
  太宗道:“阿九在清宁县的时候,受了晏宜多年调教,她应该有点本事。吾和皇后的几个孩子中,其实她最像吾,胆气足,行事果决,敢想敢做。吾也知道这件事,她受了委屈。可是如果没有她受的这点委屈做铺垫,几个御史又怎能顺气,王娘子量刑的事又怎么能顺利?
  这些事南雪不是早就盘算好了,才来的吗?”
  崔彻笑笑,不知怎的,他对这个学生越发上心,见不得她受点委屈。
  太宗又道:“唉!吾愿意为自己的子民尽心尽力,可没想到,安都城的高门里竟有这等下作的事,陈国公府无贤无德,那王娘子的父母兄长更是不堪。这件事过后,要增加一条律法,保护那些已婚女子。”
  君臣又说了几句闲话,崔彻告退。
  太宗看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很有意思。
  原本崔彻愿收贺初做挂名弟子,就是为了宅子,他被家里赶出来,无瓦遮头了。想不到今天居然能为他家阿九鸣不平,还特意拿卓见素出来逗乐,再乘他心情好的时候说,种种小心思,耐人寻味。
  崔彻一出平和殿,就见贺初双手托着腮,坐在殿外的石阶等他。
  这么大的人了,有时像个小孩子。一张脸粉嘟嘟的,天真得像朵娇花。
  贺初立起身,苦着脸道:“罚俸一年,接下来要喝西北风了。老师那新宅子的事,还缺银子呢。老师一字千金,要不先赏我两幅字,救个急如何?”
  原来在这里等着他呢,崔彻有点冷却。
  “字,肯定没有。”他顿了一顿,注视着她,“不过,我倒是可以教你书法,你想学吗?”
  “。”贺初断然道。
  “相亲已经很遭罪了,还要练书法,我还活不活了?”
  崔彻道:“既然是你的老师,事关我的脸面,总得教你点什么才说得过去。一则,你学书法十分合适。二则,陛下也喜欢书法。”
  她学书法合适?贺初心说没看出来,“这事跟和我阿耶有什么关系?”
  “陛下赐了一座宅子当作你的拜师礼,我自然要投桃报李。教你书法,比教其他的更让他高兴。”
  贺初想,这也太会投其所好了,难怪她阿耶对崔彻这么肯下血本。
  她阿耶有哮喘,太医说,不宜住在潮湿的旧宫殿里,但他打算再忍几年,却赐下那么好的宅子给崔彻。
  “事关你的脸面,又满足我阿耶的喜好,可这里面有我什么好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