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何荷允又露出她那好看的笑,对方秀点点头。
“嗯。”方秀细小的应了一声。
“你先好好休息,晚些会有专人来给你做个详细的检查。”反正现在说太多她也消化不了,“那……就不打扰了。”
处理完这边,得到隔壁去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古芝蓝一直抱着臂倚在门边看着,这下子她投资的这个项目算是超值了!成功解冻超低温人体,解冻的个体恢复意识,无论哪一项都是历史性的突破!待这个成果发布出去,别的不说,光她公司的股票就会往上翻几番,何况方秀身上还蕴含着巨大科研价值。
我们正要出去,方秀那边又传来细小的声音:“嗯……渴。”
“你们过去吧,我照、照顾她。”说完何荷允去折回去倒水。
“也好。”
我好像看到,古芝蓝在转身时,那细长的眉尖习惯性的拧了一下。
方秀突然转醒,我们的研究工作也相应的调整了方向。
心理专家刘羽新前两天给方秀做了系统全面的测试,现在,报告的其中一份拷贝就在我手里。
初步报告显示,方秀的神经系统无可避免的受到了损伤,所幸的是并不严重。最显著的体现为:
语言功能正常,但丧失阅读能力——唔,著名的失读症。
此外还有暂时性的肌肉协调紊乱——就是还不能动。
海马体损伤导致的长时记忆提取混乱——类似坊间常说的失忆症。
以及其它杂七杂八的小问题。
不得不说,何荷允的纳米溶液注入法丰常厉害,计算也非常精准。如此复杂而娇气的脑细胞,越过危险区间后仅受到如此小的损伤。
拨通心理专家的电话:“刘老师,您看我们和方秀的沟通上要注意些什么?”
“方秀?哦哦,你们那个患者啊。其实没什么,你看到她的cmi(一种心理量表)分数了吧?心理因素方面除了有点焦虑,其他都很正常。等她语言功能再恢复好点,应该就能正常交流了。”
“那失读症跟失忆症呢?”
“那个不叫失忆症,叫长时记忆提取混乱!”刘老师好像很介意这个说辞,“她只是无法提取,如果通过恰当刺激,重建记忆回路的秩序,是可以再次提取的。”
“那应该怎样重建呢?”
“我说小司,这不是你的研究方向?”
是的,我是研究大脑机能,但我无法隔着头骨去研究。
“刘老师,我又不是做临床……再说,我也不能把她的脑袋切开啊。”
“好吧好吧。她的21pf(一种心理量表)值出奇的均衡,这种人说白了就是没什么特点,所以很难有什么可以刺激到她。我建议你们可以拿她熟悉的一些物品,通过一些线索慢慢引导她回忆。”
“嗯,好的。”
“不过老实说,记忆回路重建的可能性非常低,还有那个失读症也是,从来没有成年后还能治愈的先例。作为人文关怀的话,与其花时间在这些事上,倒不如帮她重建社会关系……”
结束这通电话,我在后来的会议上简述了刘老师的意见。对此大家意见不一,不过到头来还是老板古芝蓝说了算。
她让我负责方秀心理建设的工作,尽管大家都认为,何荷允才是最适合的人选。不过谁知道呢,也许古芝蓝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既然是她的决定,我也不会说反对。
那天我去到化验室的时候,何荷允已经在那里了,就站在储物架前。当然,她在这里的目的很明显,储物架上放着的是方秀的随身物品。何荷允从来不会乖乖听古芝蓝话,只要她想管方秀的事,无论古芝蓝指派了谁,她都会照插手不误。
对我来说,这倒是没所谓。
“有点什么可用的?”我走过去问她。
方秀的随身物品不多,除了衣服,还有一张旧身份证、一把军刀、一块压缩干粮的残渣、一小套求生包……以及,一张破损严重的小纸片。
“这是什么?”我指着那纸片问何荷允。
“他们说,这原本是照片。”
“照片?”
“破、破损太厉害,复原不清楚。但应该是个单人照。”
“说不定是她的恋人。”
“都看不清了。”
然后我们还是带着这张无法辨认的照片,和其他一些东西,去到护理室。
何荷允走到方秀床边,见到方秀已经醒了,她笑着说:“早。”
方秀也跟她说早,然后何荷允就起身去拉开窗帘,让阳光透进来。何荷允总是偏爱明亮的地方。
“刚醒?”
“醒了一阵了。”
“渴吗?”
“嗯,有点。”
何荷允起身给她倒水、喂水,方秀的日常营养供给主要靠输液,但她还是会有渴的感觉。
“今天外面阳光好好。”何荷允说,“等你好一点带你去外面走走,可舒服了。”
你发现没?何荷允口吃的毛病好了很多,我觉得这是她给方秀念了半年《呼啸山庄》的成果。
给方秀喂完水,然后是例行的每日检查内容。检查完,何荷允拿过一本电子书:“今天给你念个小故事?”
方秀说好,然后何荷允就不紧不慢的念起来。我忽然觉得,我是被她们忘记了吗?我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询问方秀记忆方面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