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仲夏清虚里> 第61章

第61章

  “好。”
  回到房间的钟娴把药房子柜子上,自己坐在床边对着药发呆,又伸手把它拿过来,上面好像还有冯清手心的温度,她用力拽紧小小的瓶身,似乎想与上面的余温重合,直到太过用力手控制不住的抖动,她才松开作罢。
  长吁一口气后,躺进了厚实的被子里,全身心都感觉被棉花包裹吞落,于是她升出了一个愿望,想落入云端,做一场梦才好。
  作者有话说:
  冯清:他不是我男朋友,但我是真的关心在意你啊。
  钟娴:真无语,不喜欢我,还要那么关心我,害得我伤心又难过。
  第40章 以后便是陌生人吗?
  去外婆家拜年的那天,一大家子再次齐聚,饭桌说一开始的热热闹闹又虚伪的祥和结束后,每次的老话题又被拿了出来,这次的核心重点放在了钟娴身上。
  大家都知道这个学期过完,钟娴就要开始实习工作了,都七嘴八舌的问她,是不是做老师啊,去哪里做,学校分配的单位好不好,能挣几个钱,省城里的老师工资应该更高吧。
  想着是个高兴的日子,外婆是最喜欢大家都聚在一起的时候,每次即使在厨房忙的脚跟不沾地,也乐呵呵的,她并不想把气氛弄得不好,反正每年也就那么两次的时间能见见面。
  所以她一直都好声附和,耐心解释。
  直到她舅舅再次开口:“钟娴啊,你这以后是嫁人也找个省城的是吧?”
  “舅舅是有什么建议吗?”
  “你嫁的太远也要考虑你爸妈以后老了的去处,虽然省城好,但是小城市离家近啊。”
  钟娴在心里冷笑,他们可真是会为自己的自私与嫉妒找借口啊,生怕自己过得太好,能有留在省城飞黄腾达的机会,也怕自己真的找个高干子弟或者富家子弟,把他们之间的距离甩的远远的。
  “我想我爸妈应该会希望我留在更有发展的地方吧,至于他们老了,我可以把他们接过去。”
  “我们这一辈在农村过惯了,怎么过得了城市里的日子,我们隔壁的老高女儿嫁到北京,上次去住了两个月,就回来了说住不惯。”
  不等钟娴反驳,丁兰就开口了:“钟娴肯定是要为自己做更好的打算,我和她爸做了一辈子农民,好不容易将她送出去,就是希望她能过得好。”
  大舅也是穷追不舍,一幅好心的样子:“大姐,你们现在是还能动不要儿女在前尽孝,以后老了呢?”
  “老了再说,不可能为了我们让钟娴搭上自己更好的人生,那不是做父母的能做出来的事情。”
  钟娴觉得这顿饭吃到最后索然无味,甚至恶心,要不是顾及到外公外婆,她是一刻也不想再待下去。
  吃完饭后,钟娴帮外婆一起收拾厨房时,外婆悄悄的问她:“妹妹啊,你上次说有喜欢的人是不是真的哦,你们之间怎么样呢?”
  她没想到外婆还记着,这么简单一句问候似乎戳中了钟娴的心窝,她眼睛一热忍不住就要落下珠子,又觉得自己不该如此,偏过头挤了挤眼睛,试图将眼眸里的湿意藏起来。
  但偏偏这动作被外婆不差半点儿看了进去,老太太叹了叹气,心疼孙女儿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她把藏在橱柜里绿豆糕拿出来,用布满老茧和皱纹的手小心翼翼生怕洒落捧到钟娴面前,小时候她不高兴外婆就会拿些她喜欢吃的零嘴哄她。
  “你一个人吃给妹妹留点儿,哥哥姐姐她们都不知道,这是外婆特意给你们藏的。”
  那几个哥哥姐姐早就不爱这些,但她听到外婆这样说,还是忍不住咧开嘴笑了。
  见到她笑外婆才放心下来,而后又安慰的口吻说:“世间来去都是讲缘分的,它该有就会有的。”老太太并未多说,她想这么聪明钟娴应是听得懂的。
  他们又在外婆家住了两天,直到初五才回家,回去后的每一天几乎都在走亲戚拜年中,不是今天家里来客人,就是明天要去哪个七大姑八大姨家里拜年。
  钟娴小时候还挺爱凑这种热闹,因为小时候还能亲戚家同龄孩子一起玩,现在大了,她和大部分人的生活轨迹都不一样。
  他们都当她是飞出了村里凤凰,经常明地里暗地里讲些听起来奉承话,但实际当事人听起来并不因此高兴的话。
  加上今年过年因为她和冯清的事情,让她情绪更是不佳,头两天还跟着跑了几个血缘上较为亲近的亲戚后,后面还转弯才能攀上亲的亲戚,她就不想去了,钟开明和丁兰看她确实情绪不太高涨也就随她去了。
  今天爸妈和妹妹都出门了,钟娴才慢慢悠悠的从床上爬起来,开年后天气都很好,自从初二到现在都没有下过雨。
  今天太阳也好得出奇,她吃过饭,就端了把椅子坐在院子里,还给自己抓了两把瓜子,倒了杯滚烫的茶,学着大人们的样子。
  因着还在正月里,路上总是不时的有人经过,有认识的总要隔着沟打个招呼讲几句白话,村子里往日都是些小孩儿或者中老年人,只有每逢过年才会热闹一些,在外打工的青年都回来了,一个个穿上城里最时兴的衣服,发型也学着电视做,把这冬日里贫瘠的村庄硬生生衬出了几分花哨。
  如此几回啊,钟娴觉得有些累便回到了屋里,闲时无事就打开电视,也不看就是放点声音图个热闹。
  冯清家的亲戚不多,除了初二去了趟外婆家,回来后就再也没有出过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