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冲喜之后> 第252章

第252章

  “那岂不是,可以把煮过糖的甜菜渣用来酿酒?”
  陈氏笑着点头,“就是用那个酿。”
  顾母看向姜余,惊讶的问:“小余你怎么想到提醒你二伯母用甜菜酿酒的?”
  姜余“啊”了一声,道:“我是无意中听文承哥说过一次甜菜酿酒的事,然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二伯母了。”
  紧接着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顾文承。
  顾文承:……
  …
  七月,顾文承带着一家老小坐上了前往上京的船。
  一路上,顾母有些晕船,索性他们不着急赶路,就在各个码头多停靠几次,让顾母能下船透透气。
  等到他们回答上京城,已经是快要七月中旬了。
  顾母在看见那做宅子的时候,脸上就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哎呦,这就是小余在上京城置办的宅院?”
  姜余点头,“娘,虽然这宅子不大,但是也有十八间屋子,住咱们一家是没问题的。”
  禾姐儿过去扣门,很快门从里面打开一条缝,“谁啊?”
  等引泉看见禾姐儿以后,脸上一闪而过的喜色,“小禾姑娘。”
  言必,引泉就看见在门口的众人,他连忙打开门,小跑过去。
  “东家和老爷回来了”
  “…这两位就是老太爷和老夫人吧,小的引泉见过老太爷,见过老夫人。”
  顾父顾母被引泉这架势弄的有些手足无措,但是他们也不是第一回见引泉,很快便适应了。
  紧紧接着里面的江良和马嫂子听见动静也走了出来。
  …
  顾母和顾父两个人曾经去过府城那边的宅子,发现这里的宅子和府城那个宅子挺像的。
  顾母拍着姜余的手道:“这宅子和府城的宅子挺像,就是看着比府城的宅子要漂亮些。”
  姜余点头,“二进四合院布局都差不多,只不过这个宅子之前的主人也是做官的,所以建的就漂亮些,对了娘,这宅子后面还有个小花园。”
  顾母笑着道:“小花园好啊,上京城什么都贵,咱们能在后面种些菜。”
  姜余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到了里面以后姜余就开始分屋子,爹娘是长辈住在正屋,自己和顾文承就住在东厢房。
  西厢房的两间给顾文华和顾文渊,他们两个人是男子住在西厢房正合适。
  禾姐儿就住在正院旁边的耳房里,恰好禾姐儿和姜余是兄妹,又都是顾父顾母的晚辈,这样住倒是很对,毕竟耳房就是给小辈住的地方。
  江良和马嫂子两口子就先住在门房里。
  郭山和引泉两个住一间倒座房,江朱和凝姐儿两个人也住一间倒座房,剩下一间倒座房留给顾文承做外书房。
  等分好房间,姜余发现竟然刚刚好,他庆幸自己当初得亏没有买更小一些的宅院,否则可真要不够住了。
  ◇ 第116章京城日记
  过了三天后,顾文承便开始正式去翰林院当值。
  本朝五品及以上官员才有资格参加每日早上的朝会,顾文承如今的品级轮不到去上早朝,所以除了第一天参加了每月初一的大朝会,以后他只要每日早起去翰林院当值就行了。
  但是翰林院是天子近臣,所以整个翰林院上值时辰很早。
  天刚蒙蒙亮,江良便套着马车送顾文承去翰林院。
  而姜余则是开始想着怎么在上京做点小买卖,他们一家总不能在上京城坐吃山空。
  在这里一日三餐买菜吃饭什么的虽然和宁化府的物价差不多,但是其他东西的价格都比宁化府的高,比如一尺普通的棉布,在宁化府只要十三文便可以买到,但是在上京就得花二十文。
  这几天,顾母说的最多的三个字就是“太贵了”“太贵了”。
  姜余去找房牙看铺子,上京的坊市分的比府城还要清晰,最后姜余看中了一间铺子,这铺子不大,但是后面却连带着一个小院子,小院子里还有个水井。
  小院地段好,在东长街和西长街的十字交叉路口附近,热闹非凡。
  铺子成交的那天,顾父和顾母也跟着来了。八百五十两买一个小铺子,这价格把顾母和顾父都吓了一大跳。
  “这么贵!”顾母站在铺子里,看着这平平无奇的铺面,也比不他们再县城的铺子大,价格都快赶上县城铺子的十倍了。
  姜余点了点头,“因为地段好,这里是闹市街,自然价格就贵些。”
  等几个人去看后面的小院时,顾母偷偷拉着姜余的手,从袖子里掏出两张五十两的银钞来。
  “你前头置办了宅子,如今又买了铺子,后面还要置办家当开铺子,手里的钱还够用吗,我这里还有些钱,虽然不多,但能先拿去应急。”
  姜余笑着推拒道:“娘放心吧,我算着账呢,我如今手里还有钱呢。我知道娘担心我,等我什么时候钱不够用了,再找娘要钱。”
  说罢,姜余就道:“对了娘,之前在文承哥在东林书院时认识一位姓廖的同窗好友,今年也恰好和文承哥一同考上进士,如今在工部做主事。文承哥要同廖大人借阅一本书,约好的是今天,可是上午听说刘山长得了风寒,文承哥就急匆匆去了刘府,就让引泉替他去取一下。
  现在引泉和文华一个人得去官府拿房契,一个人得去挂商牌。这边又距离文承哥那位同窗家近,不如咱们直接去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