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他小时候也听母亲说过,母亲很小时候也是被拐卖的,可能是被拐的时候年纪太小,因此很多事都不记得了。
但是母亲运气好,被卖进做官的大户人家做丫鬟,在府里做丫鬟的那几年,母亲跟在府里的小姐身边过了几年好日子,还读了书,学会了绣花。
但是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府里突然被抄,她身为丫鬟,自然是被拉去牙行发卖。
父亲从小就开始跟着熟人走商,他看见站在台子上的母亲,就花了十两银子把母亲买了下来,后面又去官府给母亲换了良籍。
后面母亲一直跟着父亲走商卖货,是因为母亲想找到小姐和之前府里的姐妹们,大家一起遭了难,她如今得救,自然也得想着其他人。
但是人还没找到,父母就先出了意外。
姜余一时间有些沉默,他不喜欢牙行,更不喜欢拐子。
张顺没发现姜余的情绪不对劲,他走向牛车,掀开盖在牛车上的草席,从里面拿出一个东西来,然后递给姜余。
“这是红土根,虽然不大好吃,颜色也红的不好看,但是偶尔可以拿它甜甜嘴。”
姜余惊讶的看着张顺递过来的红土根,抽离了刚刚落寞的情绪,眨眨眼睛。
“张大哥,你怎么会有红土根?”
张顺对姜余这话有些疑惑了,他看眼前这个少年年纪小,才拿出来一个给他吃的。
“怎么了?”
姜余又问道:“你身后的牛车上,都是红土根?”
张顺点了点头,“是啊。”
姜余张张嘴,震惊的同时突然有些想笑。
他们一行人来府城就是为了买红土根,兴旺叔他们一大早出门,也是为了去打探红土根的消息。结果,张大哥手里竟然就有这么多红土根。
这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张大哥,你们牛车上的红土根有人事先预订吗?”姜余双手捧着红土根抬头问道。
张顺笑道:“红土根又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哪里会有人去预订?我们拉倒府城,是想过来看看府城的大染房收不收这些红土根。”
姜余听完这话,眼睛猛的一亮:“张大哥,你手里有多少红土根,我全要了。”
张顺现在觉得这少年可能是还没睡醒呢,他把草料全部放在牛糟里,转身想要离开。
“小孩子还是得多睡觉、多吃饭才能长高。对了,客栈会提供早食,记得去吃。”
姜余见张顺要走连忙拦住,现在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买下这些红土根。
“张大哥,你们的红土根反正也没人预订,就卖就给我们,价钱也好商量。”
张顺脚步一顿,看着拦着自己的少年,表情略微有些奇怪。
“你们来府城就是来买红土根的?”
姜余刚想要点头,突然浑身一僵,因为发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他现在是做生意,此刻正是谈判的时候,他主动开口向对方说价钱好商量,就已经把自己放在了谈判的低位,这对后面的谈价很不利。
张顺有些好笑的看着他,“你知道我们这次一共带来多少红土根吗?我身后的几个牛车上全都是,你一下子可买不了这么多。”
姜余脸上的表情慢慢变得严肃,反正事情已经变成这样了,他也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味。
“多少钱一斤?”
张顺双手环抱在身前,道:“四文钱一斤,你要吗?”
姜余坚定的点头,“我要。”
看见姜余这种态度,张顺倒是有些摸不到头脑了。
“你真要?”
姜余道:“等兴旺叔回来,咱们就谈买卖的事。”
……
临近中午,客栈的一间客房里。
顾兴旺一口水直接从嘴里喷了出来,他看着面前的张顺,脸上的表情变得精彩极了。
“大侄子,你手里有红土根?”
张顺此时的表情也有些奇怪,但是他还是点了点头。
“我手里不仅有,我老家还有更多。”
顾兴旺重新喝了一口水,压了压惊,表情正色的道:“实话告诉你,我想买你的红土根。我和你爹是兄弟,我做不出来坑兄弟亲儿子的事,因此价钱咱们按市场价来走,三文钱一斤,你手里那些货全卖给我怎么样?”
张顺惊讶的看着面前的顾兴旺,似乎没想到对方竟然全部买了,要知道,红土跟这玩意鸡肋的很。
红土根虽然有些甜味,但同时又不能当饭吃,就连县衙收粮税的时候,都不可以用红土根去代替粮食交粮税。
而且大家都知道一个常识,红土根颜色太红了,这种颜色鲜艳的东西,多半有毒,人吃多了以后会生病。
因此,一般都是染布坊才会大批收购红土根。
他之所以种了不少红土根,完全是被自己的“好友”给坑了。
“好友”说自家染布坊要用大量的红土根来染布,说的信誓旦旦,还有各种票据单子来证明他说的是真话,于是他便信了。
但是不知为何,有染布坊要收购红土根的消息突然在他们村里传开,村民见他家地里种了不少红土根,便纷纷开始跟风种植。
可等到红土根丰收以后,他那“好友”却肯不收了,到了后面甚至整个人都消失不见。
原本“好友”家的染房铺子,也被转卖了出去,他见事情不对,就赶紧去打听,结果便听说“好友”,在三天前便举家搬迁去了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