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褚乔看了眼她二姨手里拎着的水桶,回道:“有人不方便来买东西,我去给她送过去,二姨这是去哪?”
四十来岁的女人面带愁容,她叹了口气:“还能去哪,去给人送牛奶去呗,这天乌漆麻黑的我眼神儿本来就不好,后山的路又不好走,我拿了手电也磕磕绊绊,就想着回去叫你二姨父,让他去送,总比我安全些。”
褚乔哦了声,又问她具体哪家,她就说是陈凝温泉庄园对面的小饭馆要的。
二姨家养了几头牛,每天都能挤一小桶鲜奶出来,那饭馆现在基本上已经是温泉庄园里员工们的小食堂,每天光煮奶茶都要烧上十几壶,她家的奶便宜又新鲜,于是就定了长期供应。
褚乔明白了,便道:“不用麻烦二姨父了,我这正好顺路,给捎过去就行。”
那小饭馆她也经常去吃,价格便宜味道也好,尤其是特色奶茶,爱喝咸口奶茶的,真觉得那味儿够正。
二姨很不好意思,她搓了搓手,道:“真顺路啊?可别绕远。”
“顺路,我就要往那头去呐,把奶给他家,钱是现结吗?”
二姨摆手:“不是,一月一结。”
“哦,那行,交给我吧。”
不涉及到钱,这忙帮的更方便。
褚乔接过小桶,放到自己脚边,然后和二姨摆摆手,吆喝一声后在狗子们爪子踩地的哒哒声里没了影。
第21章 从家到后山的路由于……
从家到后山的路由于当初是新修过的,所以虽窄点,但很平稳。
只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植物,蔫巴巴的毫无生机。
雪橇车的轮子在道路上骨碌碌的滚动着,耳边除了风声,还有狗子们的喘息声,白加黑很喜欢拉车,一跑嗨了,还会嗷呜嗷呜叫上两声。
褚乔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已经过去五分钟,天气预报显示的是阴、小风,温度范围在零下十度到零上三度。
现在是下午三点,正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但风吹到脸上,依旧冰冷如刀。
褚乔把手机放好,拉了拉脸上的口罩。瞪眼看向前方,没一会儿她的眼睛里就蓄满了泪水,迎着冷风滴滴落下。
擦干了眼泪,褚乔继续聚精会神的赶路,现在大环境整体不如从前那样安全,虽然是在大路上走着,依旧需要小心谨慎。
又走了三分钟,远远的就瞧见了几个亮堂堂的光影。
再近一些,褚乔看到了打开门做生意的店铺,其中的一个烟筒里冒出来的炊烟,影影绰绰的好不朦胧。
“吁吁…”
目的地之一到了,褚乔轻轻拉动手刹,狗子们的速度随之减慢,直到彻底停下蹲坐在地开始呼哧呼哧。
褚乔的狗狗雪橇队经常走这条路进后山的温泉庄园,附近店铺的几家都看到过,尤其是褚乔经常去喝奶茶的欣欣快餐店,每回去饭馆的大叔都要撸两把白加黑的毛,还会偷偷拿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牛肉肉块来给它们吃。
“陶大叔?大叔在家吗?”
饭馆大叔一家都是少数民族,大叔姓陶,婶婶没姓,墙上挂着的健康证上就写着娜日苏三个字。
褚乔知道这是个音译名字,具体什么意思她也不知道,但大叔叫起来听声调就知道这是个很美丽的名字。
“来了!来了…”
陶大叔的普通话更标准些,但语调和咬字依旧有浓浓的北方气息,褚乔听得习惯了不觉得有什么,但陈凝从南方待过一段时间,她听起来就觉得口音略重。
“哎呦,是小乔啊,冷不?快进来喝点奶茶。”
叫的是陶大叔,出来的却是娜日苏大婶。
陶大叔是个标准的北方汉子,生得人高马大体格粗壮,性格沉默寡言不爱说话。
而与他相反的,是热情好客嘴巴一刻也停不了的娜日苏大婶。
两个人一起生活了近三十年,唯一的女儿远在他乡上学,夫妻两个就一门心思的经营好自己的小店,努力赚钱就为了等女儿出门子时能陪送一间当地地段还算可以的房子。
当初会来这里,还是有亲戚介绍,说是这附近有个温泉庄园能吸引游客,到时候来的人多,他们的生意也好做。
谁知道到了才发现,这地方和他们老家的穷乡僻壤也没好到哪里去。
刚开始那几天他们俩是一个比一个愁,但后来发现,别看地方不大,却挺能折腾,一个温泉庄园游客不多员工倒是挺多,因为离得近,现在基本上他家的店已经快成了员工食堂,再加上后来新建的食品加工厂的员工,他们的小店每天都能有一部分的固定顾客,日子反而比从前忙碌充实许多。
面对娜日苏大婶热情的邀请,如果是平时,褚乔肯定就跟着进去了,但现在她还有要忙的事儿,于是便摆摆手,道:“我这儿还有事要忙,奶茶等回来再喝,大婶是不是在安广文家订了牛奶?这是他家人托我帮忙带过来的。”
安广文就是褚乔的二姨父,安家铺子内部几乎不通婚,但依旧还是有几户人家夫妻两个都姓安,这是因为在当地安、王、李都是大姓,除开安家铺子,到其他区,依旧还是有很多人姓安。
“啊呀,是啊是啊,我们说好了每天要一桶的,刚我还奇怪奶怎么还没送来呢,真是麻烦你了。”
娜日苏大婶忙过去结接过小桶,然后又招呼着:“真那么急?进屋来喝碗热茶的时间都没有?”
<a href="https:///zuozhe/p70.html" title="小蜜蜂嗡嗡响"target="_blank">小蜜蜂嗡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