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百罹> 第80章

第80章

  李祁和人说了郑常胜带人堵截了成安王派来偷袭之人的事情。
  两人三言两语之间,成安王谋反叛乱的罪名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众人都在休整,没人注意到跟在南后身边的六个婢女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
  事情几乎就发生在一瞬间,那几个婢女陡然动作,各自袖口甩出一柄软剑出来。
  她们是奔着南后和皇上去的,离得太近,又事发突然,连一直守在南后身边的何长辞都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一道身影比何长辞的身影更快冲了上来,替南后挡了一剑。
  而晋帝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腹部被人捅了个血窟窿。他又疼又怕,哭了起来。
  那几个婢女很快就被制服。
  李祁在不远处和王执交代事情,直到听到那声,“祁儿”的时候回头去看才发现出事儿了。
  其实天青月白就守在李衷身边,但是没人会想到这几个贴身婢女会有问题。
  禁军的人把人压下,何长辞看了一会儿觉得不对劲,上手撕下了一个人的易容,底下是另外一张脸。
  在场的其他人或许不认识这个女人,但苏慕嘉认识。
  那是毓秀坊的秀娘。
  除此之外,那个救了南后,肩膀还在往外流着血的男人苏慕嘉也认识。
  那是周阳阳。
  比猎场之乱更大的事是皇帝遇刺。
  太医院里忙成一团,个个都如临大敌,不敢疏忽大意。皇后和太子都守在皇帝身边,其他和此事相关的人都被安排在了外殿,等候传召。
  端王李游平日里吃喝玩乐惯了的,此刻这里面也认不得几个人,便凑到苏慕嘉身边。开口问,“我做的怎样?昨夜那样凶险,要不是我,圣上未必能活到今日。”
  “王爷慎言。”苏慕嘉说。
  “我又说错话了?”李游虽这样问,看起来却并不怎么在意,“贤弟你就是太过谨小慎微,两句话而已难不成他们还能向你问罪,放心,有本王在,他们不敢拿你怎么样。”
  于你的确不是什么大事,于我却是关乎性命。
  苏慕嘉知道和人说这些不外乎是对牛弹琴,于是也只是含糊而过。他此刻没心思与人闲谈,皇帝遇刺是他没有料想到的,现下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若真出了问题,后面的路该怎么走还得从长计议。
  苏慕嘉也是听端王说才知道,周阳阳是被端王带进猎场的。他这段日子忙着别的事情,本想等这次猎场的事情过去再去管周阳阳的事,没想到竟让他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
  周回之前之所以逼苏慕嘉逼的紧,怕的就是让他那宝贝儿子卷到这些事情里面来,他在长安自己无法来金陵,金陵里的官员又大半都曾与他有过过节。周阳阳今日救了南后是功,若赏他个一官半职,把人留了下来,往后就是羊入虎穴,到时候周阳阳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更别说还可能牵连到周平回自己身上。
  苏慕嘉被人拿着把柄,周回的困境现下亦是他的困境。
  几个时辰过去,一直到临近傍晚的时候,晋帝才醒过来。宋太医起身摸了把额头的汗,松了口气说,“陛下只是受惊过度,腹部所受之伤不及内脏,并无大碍,只要静心休养,不日就可痊愈。”
  晋帝一醒,接下来就是该清算各人功过是非的时候了。
  苏慕嘉在殿外等了好一会儿,才听到潘公公跨出门,高声喊了声,“传大理寺主簿苏慕嘉,入殿觐见。”
  苏慕嘉起身,在众臣的目光下随着潘公公的身影往内走。
  此刻天色已暗,廊上三五成群立着人,都在等着晋帝醒来。
  苏慕嘉穿过他们,随人入内,进殿跪在了帘帐之外。
  周阳阳的伤不重,此刻正跪在一边。
  晋帝半靠在床头,南后端坐床边。李祁刚好把手里的汤药喂完,起身把手里的药碗随手递给一边立着的潘公公,净完手接过身旁婢女呈上去的帕子擦着指缝。
  垂眸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苏慕嘉,没出声。
  南后见人来了之后,说,“护军营的副将说是你去找他报的消息,你提前如何知道成安王会派人来猎场偷袭?”
  苏慕嘉说,“回禀皇后娘娘,我那夜突发急症,连夜出去寻医。又不敢擅自离开猎场,第二日身子能动了便想着立马赶回去,谁料在回去途中恰巧发现有一行人行迹可疑,听到他们暗谋犯上作乱之事更是心中惊恐,唯恐耽误了大事,只想着尽快请到援军相助,行了僭越之事,还请皇后娘娘恕罪。”
  “好了,本宫找你来只是了解事情原委,并非向你问责。”南后轻轻咳嗽了一声,说,“昨夜确实凶险,多亏了你细心谨慎,有功当赏,有过则罚。你叫什么名字,现下是在哪里任职?”
  “臣苏慕嘉,现在大理寺程大人手下做事,任主簿一职。”
  “苏慕嘉。”南后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想了一下问,“周回可是你养父?”
  “是。”
  南后听人说起名字才想起来白姝与人提起过这人,她原本是想把人继续放在大理寺,现在见了人却突然换了主意,“你心思细腻,又是品官出身,也是做大学问的人。就去翰林院吧,以你的本事,想必会有一番作为。太子以为如何?”
  “母后决定就好。”李祁淡淡道。
  南后闻言笑了笑,转头看了眼周阳阳对苏慕嘉说,“那便先这样定了吧,你们兄弟二人性子倒是相像,都是细致人,能察险境于微时,你兄长从今日起往后便在仪鸾司当差,就让他住在你的府上,你们兄弟二人在金陵也能有个照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