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萧约心存疑惑:“失足坠井?是因为夜里昏暗看不清路吗?可是当夜又是满月……”
两人对视,彼此心里都了然,薛大人也许是对韩女官的死因有所保留了。
“无论如何,韩姨只能接受妹妹的意外身亡。父亲问她我的身份,她也没有吐露真相,而说我是她亲生的孩子。女官生子违反宫规,恐怕要论死罪,所以出逃。我父亲并未质疑,将她与我留下,同时约法三章:第一,她要服下哑药,成为其妹韩蕙兰;第二,她怀里的孩子,要做薛家的长子长孙,太常寺卿薛桓和章台郡主冯献柳的儿子。按照辈分序字带水,这个孩子被起名为薛照;第三,这桩秘密只有两人知晓,即使郡主从产后昏迷中醒来,也绝不可对她透露分毫。”
萧约道:“韩姨带着你到薛家时,郡主尚在昏迷?从卫国都城到梁国奉安,至少需要七八日,郡主她……”
薛照道:“子斜难下,产妇险些丧命,父亲找遍了京城名医也无济于事。母亲足足昏迷了七日,后来还是有大夫循着血腥味主动找上门来,才治好了她。”
萧约灵光一闪:“竟有这样仁心妙术的大夫……难道是?”
薛照点头:“也是那时,梁王南巡归来,在薛府见到了前任药王谷谷主裴顾之,也见到了襁褓中的我。梁王本来盛怒,要责罚父亲没有照顾好郡主的罪过,但因为母亲的求情,以及我,于是将此事放轻揭过了。”
萧约握拳:“他有什么资格宽恕!郡主的苦难都是他一手造成!他才是始作俑者,简直是禽兽!”
薛照苦笑:“是啊,冯献渠早就泯灭了人性。他心里从未真正有过宽仁,他始终记恨父亲,随着为昭定世子追封之事,他以巫蛊诬陷薛家的计划也渐渐成形……薛家获罪,我也进了宫中,倒是韩姨一直留在长更巷。当年虽然父亲并未对她说明前因后果,日久天长她也大概猜到了原委。有一年韩姨去太庙看望父亲,从他口中得知,原来那个孩子先天畸形,生下来就是个死胎。”
萧约心头发紧,想到一两发病的样子,父母是那样的关系,那个孩子会残缺夭折也并不让人意外。
“不幸中的万幸,母亲当时昏迷,并未看见死胎,否则恐怕连后面那两年都熬不过来……父亲是为了母亲,才用我来顶替的,哪怕要抚养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的孩子,也无怨无悔。”
往事如高山累土,又如纤尘蜉蝣,薛照说到最后长舒一口气:“说出来好受了许多。前仇旧怨,我已经不想再清算谁是谁非了。冯献棠的生辰贺礼,薛昭会精心准备。我的那份……生恩不及养恩大,从她放弃我的那一刻开始,我们的母子关系就断了。她给了我生命,我也放了她儿子一命,算是抵偿了,再没有什么母子的情分。”
“这样想就对了……”萧约正点头,薛照已经下了床,给他重新穿戴,然后讨要册封的赏赐。
萧约眨眨眼:“稍后就会给你郡王的册宝啊。”
“这不是赏赐,是作为驸马应得的。”薛照自己也收拾齐全,挽着萧约的手出了潜用殿,在众人瞩目之下,凑在爱人耳边低声道,“我求别的赏赐。”
“什么赏赐?”虽然人皆不敢仰视,萧约还是觉得难为情,脸都红了,说话也小声。
“侍寝时的称呼,再多一些。”薛照低笑,“除了薛郎,老公也是我妻对我的爱称对不对?爱听,多叫。”
萧约脸红透了。
就顺便提了一嘴,他怎么一猜一个准,还记那么牢啊!
第131章 苦艾
端午临近,各地都在筹备节庆,皇室王宫也不例外。
卫国王室每年端午节前都要登上王都绥平东郊的苦艾山,亲采艾蒿,与御花园池畔的菖蒲束在一起,赏赐给功臣良将,寓意以王气添福除祟。
今年也如同惯例,端午前一日,苦艾山方圆五里都被清理干净,王室卫队驻守,再无闲杂之人。卫王薛旸携长子薛访、次子薛谈,以及三个孙儿上山,先祭天地,然后采摘艾草。
端午赐福是为博个礼遇臣下的仁贤之名,并不需要王室当真亲力亲为采集多少艾草,有个象征性的表示都不错了。
卫王才割下一束艾草,长子薛访就上前接手:“时值酷暑,小王叔都受热病倒了。往年太后也会亲登苦艾山,今年留在宫中照顾小王叔了。请父王保重身体,儿子代为效劳。”
若是平民之家,儿子替父亲代劳是孝顺的表现,劳作辛苦,有人帮着干活自然是好。但在王室又有不同——赏艾赐福代表的是君王权威,企图代行此职,焉知没有僭越不臣之心?
薛谈没急着表态,瞧着卫王点头才附和道:“大哥说得是。有父王示范在前,我们也好学着身教孩儿。”
卫王今年四十有五,长孙已经三岁了,都说抱孙不抱子,但他向来对儿孙们都是淡淡的,并没有格外偏宠于谁。他接过随行内官递来的帕子擦了汗水:“也好,天气炎热,孤登山有些乏累了。尔等愿意尽心尽力,孤甚感宽慰。尤其记得挑些精品,给太后宫里送去,这才是孝道。”
薛访和薛谈按着各自的儿子叩头应是。
看着卫王转身往专供王室歇息的山庄而去,二公子招手让人把三个孩子带到一旁玩耍,然后对薛访道:“大哥,今年可是有些古怪。”
薛访埋头收割:“何处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