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许夫人今年二十三岁,嫁给许尚书做续弦时才十八岁。她相貌不算太美,但望之便让人觉得“腹有诗书气自华”,五年的官眷生活更使她润养出一派超越年龄的沉稳气度,列位年长命妇之前丝毫不露怯相。
  萧约在她意识到自己暗暗观察之前收回了目光。
  从贫寒之家跃入高门,境遇相似的还有梁国的柳昭仪,连长相都是差不多类型的。但二者又不完全相同——
  柳昭仪装出来的娴静温柔只在梁王面前能够长久维持,脱胎换骨的狂喜让她克制不住想要盛气凌人颐指气使,人前人后截然不同两张面孔,而这位许夫人……她看起来实在像是一位正宗的娴静淡泊的才女。
  来到太极殿外,萧约两侧的命妇们汇到一处,停在萧约身后。
  她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不会再跟随萧约进入太极殿了,但接下来的流程萧约也不是独行,三师三少将引着他接着往前——为表尊师重道,他们作为储君之师,是要走在萧约前面的。
  萧约跟在几人之后,嗅到其中太傅身上有一股熟悉的香味——
  像腌笃鲜。
  之所以说像,是因为香味里冬笋的那一股被替换成了平常的竹笋——这个时节本来也没有冬笋了——除此之外,和萧约学过的配方一模一样。
  萧约抬眼一看,观礼的梁国使团之中果然没有齐咎怀。
  在太极殿中站定,萧约听着上方宣读册封圣旨——
  “储贰之重,式固宗祧……”2
  后面都是夸赞之语,甚至是溢美之词了,萧约没怎么听进耳朵里,直到太傅受皇帝指派向萧约交付储君印绶时,萧约和师傅的手握在一起,他才回神正念。
  师生之谊,如山似海,即使不能以本来面目参与典礼,也要陪伴着爱徒走过这一段人生重要历程。
  齐悯一辈子就萧约一个徒弟,也唯有齐咎怀,能让萧约真心诚意满怀恭敬叫一声“先生”、“师傅”。
  礼乐之中,成全师生情谊的皇帝在上位轻轻唤了一声“臻儿”,但除了他自己,没有旁人听到。
  萧约接过印绶,也想到那位承担了诸多苦痛,却没能享受权力与荣华的公主,联想到豆蔻诗社……他又起了个念头,下意识抬眼看向皇帝,但还未看清老人神色,他就摆驾离开了。
  萧约在丹陛之下接受百官朝拜。其中薛然磕头磕得尤其虔诚,抬起头来笑得像只捡着骨头的小狗崽,又像只被施了定身咒不能上蹿下跳的猴子。这小子见萧约受封开心得不行,要不是萧约和薛照如今都用着别人的身份,这傻小子非得逮谁跟谁炫耀:我俩哥,一个是储君一个是储妃,我是未来的国舅爷!
  参拜既毕,殿内的流程也算走完,群臣将散。待午后薛照也受过册封,两人便要一同拜谒太庙。萧约心想,燕家祖上男身生子的不少,祖宗们应当是很开明的,不会不满意薛照吧——
  正想着,突然听见咚的一声,不止萧约被拉回思绪,正要离开的大臣们也顿在原地。
  众人目光齐齐投向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的卫国薛小公子。
  萧约皱眉上前:“这是怎么了,难道有刺客,还是说公子饮食被人动了手脚,怎么会好端端地就晕了过去?”
  正在侍卫们按剑警惕,群臣无措时,齐咎怀易容成的太傅压着嗓子道:“臣等丑时从家中动身,寅时入宫,看公子的身量,大概……是饿晕过去了。”
  萧约低头再看,今年七月将满十五岁,恐怕已经两百斤的薛识……嗯,大概,的确。
  萧约吩咐:“传御医——同时传御厨。”
  第129章 午休
  五个内官一起,有的抱头,有的搬抬手脚,几步一歇把薛识抬到了太极殿侧殿。
  御医很快赶来,诊断结果和齐悯的推测一致,就是饿晕过去了。
  急着应饥,御厨来不及制作什么珍馐,打了一碗红糖鸡蛋。撬开嘴,灌进去一点热热的糖水,比什么灵丹妙药都好用。
  没一会薛识就苏醒了过来,闻到香味眼睛都发直,不用人喂,自己接过碗来几大口就把浸在糖水里面的荷包蛋吃了个干净。
  瞧把孩子给饿得。倒不像是只有今日受饿的,难不成在卫国就没吃饱过?
  薛识吃完半坐在床上,手背一抹嘴,微微仰头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感觉好些了?”萧约问。
  薛识闻声脸色骤变,几乎是直接从床上翻滚了下来,又是“咚”的一声巨响,他对萧约叩头道:“殿下恕罪!臣……臣殿前失仪!臣罪该万死!但臣实在不是有心,并非有意破坏册封大典……请殿下饶恕!”
  瞧给这孩子吓得。以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啊?
  “快起来吧。我并没觉得你是存心破坏,况且典礼进行得很顺利,你是结束之后才昏过去的。是我考虑不周,让你挨饿受罪了。”萧约示意黄芳把人搀起,“除了饿,还有哪里不舒服?”
  薛识拨浪鼓似的摇头:“多谢殿□□恤,小臣还好……如此盛典,臣当众出丑,实在是愧对殿下,羞对母国……往后再也不敢了。”
  见黄芳扶得实在吃力,萧约道:“不必太过内疚自责。今日你在殿上昏倒,一来是没用朝食的缘故,二来你平日也该控制饮食,还在抽条的时候不好吃得太胖了。”
  薛识身上的肉抖着,垂头连声应“是”:“臣不敢再贪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