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萧约没接话,只是对其微微颔首,又道:“公子请入坐。”
  薛照和萧约对视,行礼:“因故来迟,多谢殿下宽宥。”
  萧约莞尔,不着痕迹地双手拢在腹部:“无妨,一切都好。”
  席上总共九个位子,后四排都是两人并列,唯独第一排是单独一个居中而设。
  通过初筛的几人先于公主来到文渊阁,观此座位排布,心内猜想大概公主已有意中人,所谓择选不过是走个过场,都没敢坐首位。
  然而坐下良久都不见再有人入场,直到谢王爷前来,以及公主落座,位子还是空的。
  众人便又开始推测,是否选择座位本身就是一场考验,纷纷后悔没敢大胆争先。
  如今,看着卫国质子后来居上,众人都心有不忿。
  不就是长得格外好看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被母国舍弃的质子,藩属之臣,怎么能得公主青眼,更成为驸马,乃至皇夫呢?
  众人不服,暗暗攒劲要各显本事压过质子一头,同时寄希望于谢王爷能够主持公道,站在本国男儿这边。
  谢茳盯着薛照看了一阵,果然开口道:“既然殿下不嫌我是个没用的闲人,还让我掌眼,我的确是有话想说的。”
  薛照和质子长得一模一样,旁人应该看不出什么,萧约抿了抿唇:“皇叔请讲。”
  无论他搬出什么道理,萧约都不会答应剔除“质子”。这是唯一能让薛照不必易容伪装,就名正言顺与萧约和孩子一家团聚的办法。
  这一个月来,萧约勤于公务,薛照在外奔波,都是为了能够让他取而代之。
  能走到这一步不容易,任何人都别想阻止破坏。莫说是皇叔了,就是皇帝本人也不行。
  然而谢茳的话却出乎萧约意料,他并未直接阻挠,而是道:“好事成双,席上众人都是稀世之才,但我大陈物阜民丰,难道还凑不出十位好男儿来?殿下,我正好也有一位英才推荐,此时就在宫外。再添一张位子,凑成十全十美,殿下觉得如何?”
  第112章 才俊
  谢王爷要亲自举荐驸马人选,此事出乎在场众人意料。
  萧约闻言默然不应,头脑极速思考。
  皇帝让萧约监国,看起来和他直接退位做太上皇也没多少差别。这一个多月以来,皇帝不在宫中,更不用说上朝。如今居住潜用殿的是萧约,在议政殿与群臣早朝,决策国家大事的也是萧约。
  从日常奏折批阅,到掌握兵符玉玺,都是萧约。权御各部,令行禁止,萧约的话大多数时候就和圣旨一样管用。
  虽然礼部和太常寺的择婿之请,萧约推脱不掉,但他本就打算顺势而为,并不觉得勉强。而且入围的名单也完全是萧约自己勾画的,无人置喙,一切顺心遂意,简直就像裴楚蓝所说“想瞌睡来了枕头”。
  萧约还以为是皇帝心软了,愿意成全有情人,没想到在这等着呢。
  谢茳提出要再加人选,有可能是得了皇帝授意,萧约直觉谢茳已经知道薛照的存在及其身世,大力推举的才俊便是真正的卫国质子薛昭。
  这可不妙。
  两张一模一样的面孔出现在众人眼前,必然引起轩然大波,计划成空不说,还要惹出更大的麻烦来。
  萧约还在沉思,听见殿中薛照咳嗽一声:“名单是早就定好的,礼部和太常寺也审核通过,如今临时改动,怕是显得有些不公,也不符合章程。各位觉得呢?”
  薛照之言引得众人窃窃私语。
  有人深以为然,来了一个内定的不够,还要再塞一个关系户,他们这些人岂不是一点想头没有?白白沐浴焚香穿衣打扮一番。
  但也有人觉得,反正自身已经没什么希望了,加不加人也都当不成驸马,那就索性把格局放大——谢王爷推举的一定是本国人,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时候就别计较个人得失了,一致对外才是。无论陈国是谁当驸马,都好过让一个质子捡了便宜。
  谢茳见众人摇摆不定,起身道:“公子要讲章程,定好了时间却迟到,又是什么章程?”
  薛照道:“在下因故耽搁,殿下都已经宽恕了,王爷还要在细枝末节上计较吗”
  “细枝末节?”谢茳冷笑一声,目光在众人脸上来回一扫,“公子觉得准时赴殿下之宴是细枝末节?好大的口气。殿下如今行使监国之权,所至之处,一应礼仪规制如陛下亲临,难道公子面圣也敢迟到?”
  薛照:“王爷曲解,在下无意辩驳,只要殿下明白我的诚心就好。”
  萧约顺势接道:“公子向来知规守礼,是人尽皆知的。今日又不是朝会,只是闲来小聚,不必求全责备。如今人都到齐,无谓再做口舌之争,反而伤了和气。在场九位都是礼部许大人和太常寺众位大人们一一核查过家世,精心择选而出的。若是再临时增补,恐怕各位大人们误以为我有所不满。皇叔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也相信能得皇叔称赞之人,必是举世罕见的良臣俊才,只可惜差了些缘分。”
  萧约把话说到这份上,几乎是明示了,让谢茳不要再横生枝节。
  谢茳却不像平日那番闲淡,不接萧约的话,而是盯着薛照质问:“殿下宽厚,是我大陈之福。不过,我倒是好奇,到底什么事,能比殿下还要紧?公子不妨说说,因何来迟?若是大家都觉得情有可原,我自然也就无话可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