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说到此处,江奉容目光定定地落在了谢行玉身上,“现在,我想再问你一回,当初在那座小山村,那半个月的时间,你与阿嫣姑娘到底是如何度过的?”
  明明是质问,但此时她的语气无比平静,就仿佛只是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
  谢行玉迟疑了片刻,到底还是开了口道:“那时候我被山匪算计,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跳下山崖逃生。”
  “阿嫣她……在山崖底下捡到了身受重伤的我,将我带回了家中治疗,之后半月,我便住在她家中,她日日去山林中采药,得来的药材或是用在我身上,或是拿去镇中药铺换几枚铜钱再换成吃食带回来,那段时日,确实多亏了她。”
  谢行玉对阿嫣或许有嫌弃,或许有不满,但她救过他一命却是始终无法否认的。
  江奉容认真听着,点了点头,缓缓道:“她救了你一回,你护着她,是应该的。”
  她的声音极轻,让人分辨不出她这话到底是与自己说的,还是与面前人说的。
  谢行玉回过神来,神色有些慌乱地从腰间取出一枚平安符,“阿容,我知道今日之事是我做错了,但我对你的心是从不曾变过的,你瞧,这是那日从秦川城回来时你送我的平安符,我每一日都是带在身上的!”
  江奉容此时虽不曾说什么,可谢行玉与她已是那样熟悉,如何看不出她今日与从前很是不同。
  再加之谢嘉莹所说的那些话,这让他很难不想到或许江奉容也生出了同样的心思。
  所以他方才如此慌乱。
  “这东西既然赠予了你,你如何处置都是你自己的事。”江奉容移开目光,好似浑然不在意这些事。
  她心底其实很清楚,她最终肯定还是要原谅谢行玉的。
  她没有旁的更好的选择。
  只是不论如何,他们之间都已经埋下了一根刺,时不时便会隐隐作痛,且永远无法彻底拔除。
  所以她觉得难过。
  倘若最初,她与谢行玉之间便只是因着利益关系而达成一致,所谓婚事,也只不过为了彼此利益的话,那不论谢行玉做出如何荒唐之事,她亦能心平气和。
  只是她与谢行玉之间并非如此。
  他们二人自幼相识,是历经千般艰难险阻才好不容易有了今日,而如今却……
  江奉容心下想着,眸中酸涩,竟是微微泛了红。
  “阿容。”谢行玉猛然攥紧了她的手,“我想为阿嫣定下婚事。”
  “她当初来上京时,我就曾对她允诺,要在上京为她择选一位夫婿,如今她到了年岁,即便只是为了感谢她的救命之恩,我也应当为她筹谋。”
  第三十六章
  话虽如此说, 但江奉容心中恍若明镜,如何不知谢行玉此言,不过是为了教她安心。
  但江奉容却又不得不承认, 如今这般局势,若是阿嫣能定下一桩婚事, 或许是最好的解法。
  她向来不算是多么良善之人, 否则当初在那座山上,她也不会分毫不曾迟疑地将簪子捅入那男子的心口处,全然不给那人留一条活路。
  而阿嫣,事情发生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江奉容已经无法说服自己她全然不曾有别的心思。
  她当初救了谢行玉, 这份恩情自然不必多说,只是这却也并不意味着她能因着这份恩情, 便肆意妄为。
  从当初谢嘉莹的事,到后来的一桩桩一件件, 若说全是巧合, 这巧合未免实在太多。
  阿嫣始终作出一副柔弱姿态,好似一切都是被旁人所逼迫,至于她自己,自然从来都是没得选的。
  可那些事的最后结果,却无一例外都是对阿嫣有利。
  如今甚至还……
  江奉容抬眼看向眼前人,此时的她已经压下心头万千思绪, 她道:“阿嫣姑娘确实是差不多到了议亲的年岁,你既然将她带来上京,又将她认作义妹的话, 她的亲事也确实到了应当开始筹谋的时候。”
  江奉容不管此时的谢行玉到底只是为了安她的心,所以提了这桩婚事, 还是当真有要帮着阿嫣议亲的念头,她都索性认同了他这般话语。
  如此,便让这事近乎定了下来。
  谢行玉神色微微一顿,而后便点头应了下来,“此事我会与母亲商量商量,但要寻一个合适的夫婿也并非容易之事,阿容若是得了空,亦可一起帮忙拿拿主意。”
  江奉容还不曾嫁入谢家,按理来说操持阿嫣这个谢家义女的婚事本是不合适的。
  但谢行玉却特意如此说了,其实不过是为了江奉容能安心些。
  既然他都已如此说了,江奉容便也顺势应了下来,反正她如今因着与谢行玉的婚事也时常要往江府走动,届时顺势与谢夫人商量商量与阿嫣的婚事也并不算难事。
  见江奉容已经应下,谢行玉稍稍松了口气。
  他知晓,此事算是过去了,于是上前将人揽入怀中,道:“阿容,抱歉,往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了。”
  怀中人轻轻点头,他心便也彻底安定下来。
  出了江府之后,谢行玉独自乘马车回谢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