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庆云张口结舌,不知怎么回答。
  “何家那位深谋远虑的太傅,早把洛儿教得迂腐不堪,明明是长子,说起储君之位时,却总念叨些什么择贤能者立之的废话!我有心叫两个侄子作伴读,叫洛儿和张家亲近些,哥哥嫂嫂却又想着借此把持洛儿!”
  说起张家把持二皇子,庆云不由得想起德阳宫新近暴毙的一位小宫女,仿佛是为着,受了二皇子的轻薄。
  何家与德阳宫,道不同不相为谋,本就不会坐视娘娘和二皇子势力壮大的。
  而张家是娘娘的至亲,怎么也有这样的狼子野心,实在是太过了。
  自家主子的境遇,实在是腹背受敌,可怜得很。
  庆云替主子心里发苦,便不忍心再劝。
  张贵妃眼中似有湿意,又似燃起点点星火,朝着庆云,又踏上一步:“与其处处受制,不如先发制人!我这亲娘不替洛儿筹谋,还有谁会替他筹谋?什么谋反、通敌,只要洛儿能做太子、做皇帝,我就是身坠阿鼻地狱也不在乎!”
  庆云从未见过主子如此神色,一时大为震撼。
  主子这副倔强的模样,仿若当年还是小小的五品武官之女,为着射箭不中靶心,肯苦练数月。
  庆云不由得被说服一大半,一句“我愿助娘娘”,脱口而出。
  话音才落,外头便有小宫女的声音响起:“娘娘,玉泉宫的连翘姐姐来了,说是有要事回禀。”
  张贵妃又恢复了平日倨傲的模样:“我倦了,不见人。”
  庆云连忙替主子分忧:“娘娘,我去打发连翘回去就是。”
  不多时,庆云便进来了,脸色阴郁,声音沉沉:“娘娘,淳嫔无礼,你一定要施展铁腕,好好压制她!”
  方才这丫头分明还劝自己事缓则圆的,怎么出了个门,便换了副态度。
  张贵妃心中好奇,开口相问。
  “淳嫔说,她初初有孕,身子不适,不能去替皇后娘娘跪经。”
  这样的理由,并不叫张贵妃意外:“淳嫔说出这话,是情理中事,咱们用皇后压她就是。”
  “淳嫔还说了,娘娘要领着众人礼佛,那百遍心经定是抄不完的了,她愿意代劳。她说,若是您对太后老人家没有孝心,她替您尽孝就是了,横竖她不像您难见太后,有话她去慈安宫当面回禀就是。”
  第62章 人心所向
  皇后体弱有孕,闭门养胎,张贵妃代掌宫务。
  张贵妃对皇后孝心甚笃,言道钦天监算出一良辰吉日,令东六宫都于那日起,日日去清善阁跪经颂佛,为皇后祈福。
  张贵妃代掌宫务已久,如今北戎来朝和谈,愈发显出张大将军的威势,皇帝似乎也有意为张贵妃压制皇后,于是,这位贵妃的地位,不言而喻。
  自惠妃以下,无人敢不听从号令,就连晴芷宫的宜嫔,也急匆匆出了月子,准备往清善阁去跪经。
  只玉泉宫的淳嫔,命大宫女连翘往德阳宫送了信,告假。
  张贵妃命大宫女庆云亲自去玉泉宫请,淳嫔却只一句话,身子不适。
  玉泉宫的大宫女连翘还意有所指地道,皇后娘娘一向慈心,此时一样的有孕在身,想必一定体谅淳嫔。
  庆云得了没脸,当场没发作,回宫时却一路絮叨,她人还未回德阳宫,消息已散得满天都是了。
  东六宫登时暗流涌动。
  赵才人日常除了照顾四公主,便是各处串门子,消息最是灵通的,听见这等大事,立时约着冯才人往德阳宫去了。
  冯才人急匆匆换了身新衣,连发髻也不及重梳,就被赵才人拖出了荟芳宫。
  望一望赵才人面上难得一见的沉郁神色,冯才人忍不住奇:“怎么了这是?是和嫔又给你气受,要去找张贵妃主持公道?”
  赵才人转头看一看冯才人,止住脚步。
  “你不曾听见淳嫔告假的事?”
  “听见了。”
  “哦,你也听见了。”赵才人应一声,略垂下眼帘,心中升起淡淡的不悦。
  这个冯才人,听见淳嫔受张贵妃无故欺压,怎么一点情绪也不起。
  然而她也知道冯才人是个懦弱性子,便忍着气,实话实说:“我这会去德阳宫,是想替淳嫔说情,请张贵妃免了她跪经。淳嫔初初有孕,身子不稳,论情论理,也不该去清善阁劳累的。”
  冯才人大吃一惊:“你要去替淳嫔说情?”说罢,她又添一句,“还有我?”
  赵才人抬起眸子,罕见露出一丝锋锐神色:“怎么,你不愿意?”
  “倒也不……”
  “淳嫔待我们是什么样,你心里有数,谁都把我们踏进泥潭的时候,是她拉了我们一把,如今是她最难的时候,于情于理,我们都该帮她一把。”赵才人说着,踏上一步,“难道你当真不肯去?”
  “不是不是,我是那等没良心的人吗!”冯才人连连摆手,支吾两声,忽地提起个人来,“宜嫔和淳嫔不是最要好的,她怎么不去。”
  “宜嫔到如今都没能迁宫,膝下又养着五公主,想想就知道掣肘良多,她自个儿都顾不来自个儿了……”赵才人不愿多说旁人,只又转向冯才人,“我们两个无牵无挂,也没什么可顾忌,难道不该替淳嫔出这个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