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堪称京中二世中最有出息的一位。
先帝曾说,文有时清,武有陆听安,哪怕再过五十年他也不必愁大宁江山。
只可惜,先帝最看好的两个人,一个死在了二十八岁的冬天,一个死在了讨饷的路上,连尸骨都未敛齐。
……
忆起前世陆听安惨淡的结局,时鹤书的神情没有任何变化。
古籍落到桌上,烟灰色的眸中倒映着陌生的面庞,时鹤书端详着这位气质包容到不似将军的将军,缓声开口:“不必多礼,陆将军。请坐吧。”
第一次被唤作陆将军,而不是小陆将军的陆听安愣了愣,随即笑着抬起头来:“此次冒昧来访,在下也未来得及备什么礼,便带了份字画赠予督公。还望督公收下。”
说着,跟在陆听安身后的随侍双手献上一个木盒。
时鹤书扫过那个木盒,勾起一抹虚伪且浅淡的笑:“陆将军有心了,本督久闻陆将军美名,今日也为将军备了份薄礼,也望将军收下。”
听到时鹤书夸他,且也为他备了礼物,陆听安似受宠若惊地睁大眼。眼看着时鹤书身后的侍从收下木盒,又取出一个匣子递给他的侍从,陆听安忙道:“多谢督公,在下愧不敢当。”
“陆将军莫要妄自菲薄。”
玉白的手拎起茶壶,时鹤书抬手为陆听安倾了杯茶:“将军少年英才,威名赫赫,如何当不起了。”
这番话悦耳,但注视着仿若美人蛇的青年,陆听安抿了抿唇。
得体的笑容再次浮现在脸上,陆听安笑着走向时鹤书:“督公也是少年英才,威名赫赫。”
听到这话的时鹤书轻笑了笑:“是吗?”
他并未给陆听安回答的机会,直接话锋一转:“说来,陆将军今日寻本督,所为何事?”
烛火映照在浅笑盈盈的脸上,细腻的眉眼似有云雾环绕,朦朦胧胧。长睫在眼尾拖出一条细线,像是美人图的锦上添花,为身前人更添了几分灵动。
注视着那双眼,落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揪住了衣袍,陆听安挂着近乎完美的笑容。
“并无什么大事。”
他的声音轻缓。
“只是在下听闻,营中神机多半出自督公手上……想来拜访一番督公罢了。”
……
“神机,不是本督做的。”
第59章 归京
“神机, 不是本督做的。”
注视着陆听安,时鹤书不徐不缓:“此乃本督一下属提供图纸,另一下属所制。”
对此并不意外, 但依旧表现出意外几分的陆听安默了半晌,笑叹一口气:“督公手下可真是……卧虎藏龙。”
得到想要的答案,陆听安也不追问, 而是话锋一转。
“督公在军营住的可习惯?”
如习惯般勾着唇角,陆听安主动道:“若不习惯,在下可为督公准备些……”
“不必了, 陆将军。”
看出对方寻自己的目的已达成, 并不想外生枝的时鹤书微微颔首道:“本督明日便会归京。”
明日归京啊……
眸子轻轻弯起,陆听安轻声道:“那在下便祝督公, 一路顺风。”
时鹤书勾起唇角:“多谢陆将军了。”
……
翌日, 清晨。
红日落在山头,青灰色的苍穹笼罩着无边大地,一组车队自军营驶出, 如一条黑线, 向大宁的都城缓缓蔓延。
三日后。
京城,督主府。
仿若水妖的人浮出浴桶,墨黑的长发贴在无瑕的□□之上,水珠打湿了落在地上的白衣,纤长的□□在屏风后若隐若现。
垂下的长睫遮住了那双明眸, 在热气蒸腾下化为殷红的唇仿若樱桃,诱人采撷。时鹤书慢条斯理地擦去身上水渍,换上了新的衣物。
侍女用柔软的棉巾擦拭着长发, 时鹤书抬眼,看向窗外飞鸟。
“备车。”
他要入宫去见小皇帝。
……
金乌渐渐飞上了最高点。
皇宫, 华盖殿前。
“督公!”
盼天盼地终于盼到督公的小皇帝泪眼汪汪,在看到那熟悉身影的一瞬间,他便如一只子窠般猛地冲了过去,扑到了时鹤书的怀中。
“朕好想您……”
弱柳扶风的青年被人锢着腰,毛茸茸的脑袋蹭过脸颊,时鹤书抬手,轻拍着怀中孩童的背:“陛下,臣回来了。”
浅淡的药香将小皇帝团团包裹,圈着纤细的腰肢,呼吸着熟悉的气息,小皇帝哽咽道:“督公、督公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朕、朕真的好想您……”
感受着肩上的湿濡,时鹤书的眼睫轻颤了颤。
他此次离京也就一月余,先前小皇帝一月不见他也未有如此惆怅。
……真是被政务折磨的?
心中思绪瞬息万变,时鹤书面上却依旧是一副温柔模样,他柔声哄着小皇帝:“陛下,是臣的过错,陛下要责罚臣吗?”
听到这话,小皇帝瞬间抬头。他有些委屈地看着时鹤书:“督公、督公莫要说这些话,罚督公,朕怎么舍得……”
“好,那便不罚。”
轻柔地拭去孩童脸上的泪珠,时鹤书单膝落地,让孩童能够俯视着他。轻轻拉住那双自腰间离开的手,时鹤书缓声道:“久别重逢,陛下又长大了,臣看着便心生欢喜。”
小皇帝看着时鹤书,有些害羞地笑了笑:“朕看到、看到督公……也心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