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双眸早已暗淡下去的季长明眼中爆发出异人的光彩,他猛地抬起头。而赵觉也呼吸一滞,只觉得自己看到了生的希望。
烟灰色的眸子似乎看穿一切,时鹤书的声音很轻,却又让人无法忽视:“边境大旱,国库缺粮。”
“二位尚书不如联合本部,一起捐些粮和银两。”
“也不需多。”时鹤书顿了顿:“万石即可。”
万石……
季长明当即表示:“长明回去便动员各位,定给督公一个满意的结果!”
赵觉不甘示弱:“户部亦可将此事办的漂亮!还望督公放心!”
时鹤书轻轻点头:“好。”
“那本督便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季长明与赵觉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而立在时鹤书身侧的景云端详片刻他的神情,稍稍俯下身:“九千岁还在愁吗?”
玉白的手端起茶杯,时鹤书垂眼未答。
他如何能不愁呢。
景云先前告知他的矿山依旧在开采,且开出的矿还需要炼制与走途径才能进入国库中。而那些亩产千石的作物今春才刚刚种下,根本无法赈灾。
且前世,也是自这场天灾后,大宁各地出现了零星的起义军。
他们言君无道,天降灾。他们只是顺应天命,要推翻昏庸的帝王与朝廷,还百姓风调雨顺。
这很有诱惑力,前世的起义军也是靠这个,拉了不少活不下去的百姓加入,在大宁的国土上掀起了血雨腥风。
但好在当时大宁的国力尚可,时鹤书很快便派人平息了这一切。
只是……有一便有二。
忆起前世自他死后层出不穷的起义,时鹤书的眼睫颤了颤。
大宁绝不能出现起义军。
至少,不能在现在出现起义军。
若是于当下出现起义,他所做的一切便都会付诸东流。
这绝不可以。
所以,这场天灾,他一定要将危害压到最低。
时鹤书的思绪渐渐飘远,而他的沉默令景云呼吸一滞。
景云也莫名觉得心上沉重了起来。
“九千岁。”
时鹤书回过神来,抬眼看向景云,而景云单膝落地,跪到了他的身旁。
“若是缺粮,属下可以帮忙。”
景云言简意赅,而听到这话,时鹤书略顿了顿。
那双微垂的桃花眸中依旧无甚情绪,水润的薄唇轻启。略有些低的声音响起:“你要如何帮。”
景云计算了一下自己的残余积分,咬咬牙:“那亩产千斤的作物,属下这里仍有不少存余。可以拿出做赈灾粮。”
杯中茶轻晃,时鹤书的手不自觉颤了颤。
“当真?”
倒欠系统三千万的景云斩钉截铁:“当真!若是九千岁需要,属下今夜便能拿出!”
烟灰色的眸子倒映着景云写满认真的脸,时鹤书默了半晌,放下茶杯,轻轻扶住了景云的下巴,强迫他抬起头。
“真是多谢你了……”
“但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
时鹤书的声音很轻,却还是让景云愣了一瞬。
得到什么……
薄唇轻抿了抿,景云将手落到时鹤书的手背上。
时鹤书垂眼看着他,景云亦是抬眼看向他的九千岁。
注视着那双明眸,景云认真道:“能帮到九千岁是属下之幸,不过举手之劳,九千岁不必如此在意。”
不,这不是举手之劳。
时鹤书很清楚,灾年的粮食究竟有多珍贵。
同岳年间,大宁户部就曾于灾年高价收粮,却只带回了从百姓家强买强卖的粮食。
从粮商那里,他们根本抠不出来。
且不论当下国库是否丰盈到能够让他们于今岁亦是如此,亦不论时鹤书是否愿意。就光论粮商——粮商往往在灾年待价而沽,而富户与粮商勾结,亦会储存不少米粮。
粮商与富户若是将这些存粮于灾年运往灾区,哪怕算上路上损耗,他们也依旧大赚特赚。
只是,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血汗钱。
正因如此,无论景云拿出的粮食数量有多少,只要是粮食,时鹤书都会嘉奖他。
若是多些,过了三万石,那便更好了。
三万石,再加上户部与兵部的两万石,时鹤书心里便有了底。
他便可以强迫富户与士族为灾区捐粮了。
当然,若是更多,那就再好不过。
他便可以不求捐粮,只求捐财。
总之,那些富户和士族一个都别想逃。
……
夜幕很快降临。
繁星点点缀于夜空,明月高悬于枝头,弯如钩。
景云在督主府内转了三圈,硬是没选到一个足够大的空地放置他所准备的粮食。
于是他决定换个地方。
在景云风尘仆仆的放好粮食后,他又风尘仆仆的回到了督主府,叩响了时鹤书的大门。
紧闭的大门由内而开,披散长发的时鹤书恰好还未更衣,此时正穿戴整齐的立于门内。
月华冷冷照在他身上,那张仿若剥壳荔枝的面庞在月光下更是晶莹剔透。一双烟灰色的明眸嵌在眼眶中,好似上好的琉璃,毫无杂质,只静静注视着身前人。
“景云。”
淡粉色的薄唇轻启,尖锐的虎牙若隐若现。
自鬓边垂落的长发将本就小的脸衬得更小了,时鹤书抬眼望了望天边明月,又垂眼看向石阶下的景云:“你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