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想要富庶,无非是开源节流。”素筠谏议道,“陛下已节俭至极,百官多清流直臣,如今只怕已无可节流之处,须多寻开源之法。”
  不得不说,她家陛下当得上最为节俭的皇帝了。四时常服几年也不见换新的,吃喝从不追求什么山珍海味,不纳后宫,不大肆设宴,更从不铺张,快要赶得上苦行僧了。
  且陛下对贪官污吏格外心狠手辣,在她手下敢贪赃枉法,那可不是一刀砍头那么容易,必要叫人不得好死。
  这股清廉的肃杀之风,后来直直刮了三朝才息。
  自然这都是后话,且按下不表。
  “节流节流,朕倒是想多节流,却总有要大把花钱的地方。”段曦宁叹了口气道,“太庙塌了,约莫又得不少银子修缮。”
  素筠一惊:“太庙?不知是太庙的哪座寝殿?”
  “应当不是父皇的。”段曦宁猜测道,“若是父皇的,早有老匹夫跳出来要朕下罪己诏了。”
  素筠询问:“那陛下可有何打算?”
  段曦宁只道:“总得叫太常过来问过实情,才好定夺。”
  素筠一听便知,只要不是供奉先皇的寝殿塌陷,她这是连太庙修缮的钱都打算省了,舍不得多花一分。
  两人说话间,有宫人来禀,说是太常到了。
  段曦宁不再多说,命人宣他进来。
  太常见到她时,吓得站都站不稳了,连忙哆哆嗦嗦伏地告罪,生怕她因太庙梁塌一事而降罪。
  段曦宁见他这样就莫名不耐烦,阴阳怪气道:“你这幅德行做什么?太庙是你震塌的?”
  太常一下不知如何接茬,悄悄擦了擦额头上冒的冷汗,直呼恕罪。
  阴阳怪气了一句之后,段曦宁便直说正题:“太庙榻陷的寝殿是哪一座?”
  太常冷汗涔涔道:“是,是正殿后面的祧庙。”
  天子宗庙多为九庙,是能用来分别供奉九位帝王的寝殿。可一个王朝若传续许久,不止有九帝,多出来的灵位总不好拿去当柴烧,便都放在正殿之后的祧庙统一供奉。
  与九庙相比,祧庙便没那么要紧了,因而当初修的时候就是东拼西凑的,大梁还是从前朝太庙拆过来的,塌了也不稀奇。
  素筠眼见段曦宁闻言之后神色微微一松,听她又问:“工部可派人去过?”
  太常恭敬回道:“梁塌次日,工部柳尚书便亲自来过,已与臣拟好了重建的章程,不日便能动工。”
  “户部呢?”
  段曦宁冷着脸,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叫人无从揣测她的心思。
  太常暗暗擦了冷汗,如实道:“户部的夏尚书也来过,直言国库空虚,让臣不可大手大脚,一应花费,当省则省,将臣重建所需削减到了十之有三。”
  言罢,太常还小心地觑了段曦宁的脸色,只见她仍是阴着脸,无法探知她的心思。
  段曦宁向后靠在了椅背上,无意摩挲着手中奏章,眉头微皱,久久未言,好一会儿,才吩咐内侍:“去户部叫夏元璐过来。”
  太常一听这话,将头埋得更低,唯恐她要问罪,却只听她道:“你且退下,按户部所拨银钱尽心整修便是。若再有下次,朕便送你和柳端明去见父皇。”
  太常明显一抖,急忙伏地领命,好生表了一番忠心才告退。
  段曦宁未再理会他,闭目养神,脑海中思绪仍在翻腾,使殿中一下静得出奇,左右侍立的宫人都不由地屏住呼吸,生怕吵到她惹她不快。
  夏元璐来的时候碰到了离去的太常,心下极为忐忑,生怕她会因为他削减开支之事而兴师问罪,一路上想了不少说辞,可到了面见段曦宁的时候却吓得什么都忘了,只赶紧伏地行礼。
  “夏元璐。”听到他行礼,段曦宁才睁开了双眼,叫宫人给他看座,旋即屏退了殿内所有人,只余他们君臣。
  这下令夏元璐心里更加七上八下,如坐针毡,就听她问:“大桓,当真拮据若此?”
  夏元璐拱手道:“陛下,我大桓自立朝以来本就连年征战,百废待兴,民生凋敝,国库更是年年捉襟见肘,非立时三刻所能恢复。”
  “朕以为,南征回来,便会好些。”段曦宁合上手中摩挲的奏章,向前微微倾身,“南征所得,亦是无济于事么?”
  说到钱的事,夏元璐从不含糊,直白道:“南征粮草军饷,户部凑了几年才凑齐。陛下南征所得,还须抚恤阵亡将士,补亏空可,想富国难。”
  “你除了哭穷就没别的可说了吗?”段曦宁哼了一声,“照这样下去,朕何时才能一统天下?兵从何来,粮从何来?”
  夏元璐一哽,半晌未言,像是在思索什么,在段曦宁发火前,他一扫战战兢兢,站了起来拱手长揖,问:“陛下觉着,江山稳固,国富兵强,应当依靠何人?”
  第25章 受了委屈
  段曦宁略一思量便道:“民为邦本, 自然是天下百姓。”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夏元璐继续道:“大桓自立国以来,虽对士族豪强多有限制, 但不抑兼并,致使他们肆意侵占百姓之良田,却不纳相应之赋税。先皇与陛下体恤百姓, 轻徭薄赋。如此一来, 无异于以国库之收成供养士族豪强, 此等蠹虫不除, 我大桓难以富国。”
  这个道理段曦宁自然明白, 冷笑一声,凉飕飕地问:“那怎么办, 把他们都杀了?”
  夏元璐吓得抖了抖,知道她真的能下了这个手,急忙建言:“陛下,杀人绝非上策, 只能治标, 不能治本。大桓若想国祚绵长,国富兵强, 当整修内政,改革赋役田制, 抑制士族豪强兼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