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靖:安定。
  周立、赵丰盼着这娃娃能一生都过着如现在这般的安定日子。
  其实周立更想以稳字为名,稳,安稳。
  他不求这娃娃大富大贵,能一生都维持如今的生活水平,那他就心满意足了。
  但稳字显得老成,当然,这娃娃本身辈分也大,还没出生就有秦小响、秦小鱼这两个大外甥了。
  但赵丰觉得靖字更好听些,于是便取名为周靖。
  小名糕糕。
  糕:糕点。
  周立、赵丰盼着这娃娃一生都能吃得上甜蜜的糕点。
  小糕糕的大名定下之后,秦劲不由想到了周康宁。
  有靖有康,气氛烘托到这儿了,这时候应该来本或者来部《射雕》啊。
  可是,那已是上辈子的事了。
  秦劲压下惆怅,专注眼下。
  现在日子也挺好,有妙妙,上有老下有小,家中有田七十余亩,存银二百余两。
  妥妥富农!
  周康宁、郭信恳二人从府城回来时,距离小糕糕的满月酒还剩一周。
  此次秋闱,郭信恳一是为了带周康宁出去游玩一番,二是下场混个经验。
  如今这两个目的都已达到,所以落第这种小事,无需在意。
  他们俩回了郭家,放下行李便直奔五里沟。
  到秦家时,秦家众人刚吃过午饭。
  今日天气不错,叶妙、王秀芹坐在院子里搂着秦小响秦小鱼晒太阳。
  但这俩小家伙有些坐不住,一直伸着小脑袋往院门口看。
  院子门口,秦劲、周延年正拿着粮斗收租子——鲁家村的四户人家来交租子了。
  郭员外仁善,不想佃户们带着粮食奔波,就自己组织人手去佃户所在的村子里收租。
  可秦家哪有人手。
  秦劲忙着摆摊。
  家中还有仨娃娃。
  因此,租赁时秦劲特意强调,自家人手不够,需得佃户们亲自来秦家交租子。
  还有,他只收玉米。
  玉米是秦家的主食,也能用来炸锅巴,哪怕秦劲种了不少玉米,但依旧供不上自家所需,这几年每年都得买玉米。
  现在能收租子了,他就强调,秋季租子只收玉米。
  玉米高产,若是上等田,玉米的亩产量能达到六百斤。
  秦劲租出去的全是中等田,亩产量能有个四百多斤。
  若按照四百二十斤算,首先,需得交十四斤的秋税。
  减去这十四斤,余下四百零六斤。
  秦劲可得三成,那便是一百二十一点八斤。
  一亩是这个数,五十亩便是六千零九十斤。
  六千斤!
  若是平均到每一日,能有十六斤多。
  自家人口虽多,但一日也吃不了十六斤的玉米。
  若是换算成银钱,那也有十多两。
  第一次收租就得十多两银子,照这个趋势,只要不是灾年,那一年大概能挣三十两。
  买这些田地共花了五百两,一年挣三十两,那十七年就能将这五百两挣回来。
  当然,真论起来,不是这么算的。
  因为这些田地本身就值五百两,手握田契跟手握银子一样,秦劲并没有失去五百两,所以每年挣的三十两是纯利润。
  秦劲心情很好,活了两辈子,终于能收上租子了。
  正盘算着明年要不要继续买田,不远处响起了马蹄声。
  他抬头一瞧,见是周康宁、郭信恳来了,便笑着对院子里的叶妙喊了一声:“妙妙,宁哥儿小恳回来了。”
  “小鱼,走,你宁叔恳叔来了,咱们去迎迎他们。”
  叶妙将秦小鱼放在地上,牵着他往门口走。
  秦小响忙也从王秀芹腿上下来,迈着小短腿跟了上去。
  院门口,周康宁不等马车停好就蹦了下来,他同秦劲、周延年打了招呼,就跑着进了院中。
  瞧见叶妙和秦小响秦小鱼,他冲过去挨个亲亲两个宝贝蛋,又冲王秀芹笑笑,而后直奔赵丰、周立的屋子。
  屋子里,赵丰抱着小糕糕,周立则是端着羊奶在喂他。
  快满月的小糕糕比刚出生时胖了不少,脸蛋肉乎乎,大眼睛乌溜溜。
  周康宁推门进来,瞧见他的小模样,心都要化了,几步来到炕边,伸手将他接了过来。
  周康宁有带娃经验,他抱着小糕糕,小糕糕没有任何不适,大眼睛扑闪了两下,没哭没闹,当周立又将小勺子送到他嘴边,他含着勺子将羊奶咽了下去。
  “壮!还、还乖。”
  周康宁忍不住戳戳他的小脸蛋。
  赵丰闻言笑:“可不是,他特别乖,生人抱他他从不哭。”
  “宁哥儿,你和小恳怎么样?”周立打量着周康宁。
  此去府城,一去就是一个多月,这么久没见,哪怕有幼子在跟前,他也时常牵挂。
  郭信恳正好走到门口,闻言立马道:“爹,放心吧,有我呢,除了牵挂你们,平日宁哥儿玩的可开心了。”
  周立此时也看出来了,出去奔波一个月,周康宁一点儿没瘦。
  精神也挺好。
  他就放了心,招呼郭信恳坐下,他自己则是继续给小糕糕喂羊奶。
  郭信恳站到周康宁身边,低头打量了小糕糕几眼,不禁也夸壮实。
  这时,门口响起了秦小响秦小鱼的声音:“小舅舅,小舅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