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翌日,秦劲一大早就出门摆摊。
  路上有积雪,他天亮了才出门,今日由周延年陪他一起去大集上。
  临行前,赵丰给了秦劲一串钱,想让他收摊后买些大料回来。
  周立伤重,不能吃发物,因此这几日都是由他给周立做专门的病号饭,菜里只放盐巴。
  昨晚秦劲给周立换了包扎伤口的棉布,那两处伤口都已经结痂,周立今后的饭食可以适当增加点调味料了。
  周立这个人好养活,好赖都不挑,但他一个掌勺的,会下意识观察饭桌上的几人到底爱吃什么,因此,他也算知道周立的喜好。
  周立不怎么能吃辣,但偏好味儿重的食物,比如说微辣版本的卤味、炖菜这种,滋味越丰富越好。
  正好家中大料不太够了,他便想让秦劲买些大料回来。
  秦劲哪里肯要他的钱,推了回去,然后就和周延年、秦力一道出门了。
  小推车不好走,今日他们挑着担,背上也背了背篓。
  到了大集上,果然,摆摊的人不多,但吴雷已经在等着了,吴雷向来是风雨无阻,他取走了他那份凉粉之后,方老板和牛掌柜一起来了。
  昨个儿没来,牛掌柜还笑着说秦劲懈怠了,积雪只是到膝盖而已,其实也能将货物送来。
  去年碰到这样的积雪,他就坚持将货送到铺子里了。
  一日不送货,那损失可不小哇。
  秦劲笑着承认,他的确懈怠了,正是走过那样的路,知道有多受罪,因此今年不愿走了。
  现在他家小日子还可以,没必要拼命。
  送走方老板和牛掌柜,剩下的货不多了,他让周延年和秦力一起回家。
  大集上的积雪已经被清扫干净,陆陆续续的也有人过来闲逛,其中大多是城南的居民。
  他将手揣袖子里,半张脸也藏在围巾里,懒得张嘴吆喝。
  随缘。
  卖不完他带回家去。
  正左看右看,一辆马车缓缓驶了过来,赶车的正是时常跟在郭员外身后的护院。
  郭员外来了。
  他不等马车停下,就往前走了几步,摆出笑脸热情的和护院打招呼,想用伸手不打笑脸人来逃过郭员外的怒骂。
  但显然,此法行不通。
  郭员外是真被他的好主意给气着了,写什么不好,偏偏写那些有伤风化的!
  郭员外一下了马车,就睁着大眼瞪他,骂完之后,还阴阳怪气的道:“我这老头子真没想到,你瞧着浓眉大眼一身正气的,谁知竟好这一口。”
  秦劲:“……”
  他保持微笑。
  他艰难的保持微笑,主动跳过这个话题:“老爷子,我不是又给郭二哥出了一个主意吗?您觉得如何?”
  “哼,你后边出的那个主意,还勉强像话!”郭员外没好气道。
  写一些神神鬼鬼,而且还是老百姓自己口述的,不比坐在屋子里生编乱造强吗?
  他爱看这种的!
  至于那些有伤风化的,他活了大半辈子,他什么事儿没见过啊?太阳底下无新事,他早看腻了!
  没意思。
  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他宁愿看些稀奇古怪的。
  “已经在看铺子了,你有没有合适的建议?”他又问。
  “嗯……位置很重要,应开在城门口。”秦劲道。
  一些商贾旅客进城补给,有些不会直接穿过县城主街,主街繁华,行人多,不好纵马急行,一些商贾旅客会绕道。
  因此,茶馆一定要开在城门旁边。
  而且,开业时就将噱头打出去,谁故事讲的好,那就可以免去茶水钱。
  若是所讲的故事被收录在册,还可获得一年的免费喝茶福利。
  当然,这个一年时间是他瞎扯的,具体的由郭家人自己定。
  有免费茶水做激励,老百姓肯定感兴趣,凑热闹是人类的天性,这么一来,茶馆的生意定然不会差。
  郭员外听完秦劲的建议,他捋了下胡须,瞥着秦劲道:“你小子的确有几分机灵。”
  适合做生意。
  可惜不姓郭,唉。
  想他操劳大半辈子,快入土了,结果还要为二儿子开什么茶馆,他命苦哇!
  他不由想起周康宁来,于是问起了周立父子三人,待知晓周立被野猪咬了,他吃了一惊,好危险!
  他想了想,挥手买下秦劲摊子上的所有吃食,然后让秦劲随他回府。
  既然周立需卧床,那他赠送周立几本书籍吧,这样也能打发一下时间。
  他对周康宁很中意,但他那孙子要考科举,如若真考中秀才,就算他卖力撮合,就算他跪下求郭信恳,郭信恳也定然看不上周康宁。
  这小子一向自视甚高,真中了秀才,那眼光会更高。
  可是吧,夫子和教谕都不看好他,郭员外自个儿呢,勉强认字,对科举一窍不通,他也不知这小子到底行不行。
  但此前这小子考了四次都没能考过县试,郭员外不得不做两手准备。
  郭员外要和周立维系一下关系。
  但又不能太过,所以,送书籍比较合适。
  于是,秦劲从郭家出来时,背篓里多了十几本书。
  这是郭厚和郭言精心挑选的,有科举用书,也有两本游记。
  他买了大料,赶在午饭前回了家。
  将这些书籍交给周立,周立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便又拿出银子让周康宁去买鸡鸭,好做些卤味给郭家送过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