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皇上听了并没有什么反应,他也知道方法,但不能用,“别太当真,会失望的。”
  唐桀却信心满满,“他们给我指了一条路,大越有个修土,守南海独秀峰一百多年,神鬼皆不敢靠近,因此人送外号神鬼愁,据说他可以用先天诀修复受损的元神。”
  “我怎么没听说过此人呢?”
  “大越属域外,距离中土很远,你没听说过也很正常,再说了,如果人人都知道这个消息就不值钱了。”
  皇上兴致缺缺,“神鬼都不敢靠近,我们哪有那么大的本事靠近他,就算能找到他,如果他不肯呢?这种求人的事最难办。”
  唐桀不想放弃,“师父,我们去南海看看吧,就当出去散心,好不好?”
  “你去当然没问题,我怎么去?那么远总不至于一直让你背着吧?好了,睡觉吧。”皇上说完转过身去要睡觉。
  唐桀扳过他的身子,“师父,哪怕有一线希望我们都应该全力以赴……”
  “我早看开了,这是我的宿命我不想反抗。再者,我现在的身体实在折腾不起,就让我舒舒服服的等死不好吗?”
  唐桀有些恼怒,“你这是自暴自弃!”
  “是,我自暴自弃,但那是我的事,求你让我睡吧。”皇上声音越来越低,他真的太困了,唐桀撒开手,他立刻把头抵在唐桀的肩头沉沉睡去。
  越来越憔悴的脸庞,虚弱的身体,现在的师父用形销骨立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似易碎的花瓶般静静躺在他身旁,唐桀突然被哀伤淹没,他无法接受这个人的消逝,他会疯,会生不如死……他在心里暗自发誓,就算希望再渺茫,他也要尽全力一试。
  “王爷,晋国使臣到!”护国将军兼禁军副统领李尚进来通报。
  “哦?按规矩他们应该住进公馆,等候我大燕皇帝召见,怎么跑王府来了?李尚,随我看看去。”
  李尚自幼研习兵法,文韬武略,被誉为大燕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曾追随显王爷起兵平定叛乱,此次也随他一同出征边境。
  “这晋国使臣脑子似乎不大灵光,这么拙劣的一石二鸟之计连我都瞒不过,何况王爷。”
  “哈哈哈……有些人就喜欢自作聪明,李尚,派几个机灵的,把他们的行踪给我盯紧了。”
  “我已经在公馆内外安插了眼线,他们的一举一动马上就会呈报给王爷。”
  两人说着就已经到了会客厅,王爷大刀金马地坐在主位上,李尚立在他身旁,吩咐手下兵丁传晋国使臣觐见。
  金宝进来伺候皇上起床,不见唐桀,心下疑惑,却又不敢多问。
  “皇上,晋国使臣昨晚去了王府……”正在服侍皇上穿衣的金宝耳语道。
  皇上只是哦了一声,金宝又道:“据说深夜才离开……”
  “嗯,朕知道了,摆驾金銮殿。”皇上大步走了出去。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独独不见慕容显。王丞相出班奏曰:“皇上,晋国使臣已经在殿外候旨。”
  皇上:“宣。”
  晋国使臣一行十人来到金銮殿,除了带头的是个身着三品官服的文臣以外,其余九个随从都是武将,清一色的黑色软甲,黑纱罩面,只露两只眼睛,那三品文臣躬身行礼,“晋国使臣陶廉拜见皇上。”
  皇上:“免礼。”
  陶廉四十岁开外,留着山羊胡,一双吊梢眼在皇上的脸上打了个转,然后把礼单连同盟约文书一同奉上,表明了晋国与大燕重修旧盟之诚意。
  第25章 宫变
  皇上拿过盟约文书仔细看了一遍,开口说道:“朕与文武百官议后再做回复。”然后传旨今晚在荣华殿设晚宴款待晋国使团。
  晋国使臣离开了金銮殿,皇上让太监把盟约文书拿给文武百官传阅,直到午时,议事才结束。
  皇上没有去御书房看折子而是直接回了寝宫。
  唐桀迎了上去,“师父。 ”顺手倒杯茶水递给他。
  皇上喝了茶水然后压低声音问道:“情况如何?”
  “已经处理干净。”唐桀耳语道。
  皇上沉思片刻,趴在唐桀耳边吩咐了四个字,静观其变。
  唐桀点头应,而后叮嘱道:“你上床睡个午觉吧,好好休息一下,我晚上回来陪你参加晚宴。”
  “嗯。”皇上答应着乖乖去睡觉了。
  唐桀心想要是一直这么乖该有多好。
  显王府
  李尚一躬身,“王爷,边关飞鸽传来急报,晋国正在悄悄往边境增兵。”
  慕容显一惊,“这是想里应外合,难怪晋国使臣来的这么快!李尚,禁军和京城外驻军可有异动?”
  “京城外驻军可是咱起兵的老底子,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城内禁军统领刘闯我早就派人暗中监视起来了,但他一直没什么动作。”
  “我最担忧的就是禁军有朝一日反水,所以把你安插在禁军里,当初如果不是刘闯在关键时刻斩杀禁军统领打开城门与我们里应外合,我们也没那么容易平定叛乱,我虽心怀感激但也一直不敢重用他,只给了他一个禁军统领做,如果这次他能禁得起考验,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
  李尚提议道:“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往边境增兵?不如把京城外驻军调往边境,免得到时措手不及。”
  慕容显道:“边关有重兵把守,晋国不敢轻举妄动,眼下当务之急是清除内奸,你把晋国使臣给我盯紧了,凡进出公馆的,哪怕是只苍蝇都给我记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