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难道是被陆煦传染了?”
  一开始章澈内心是忐忑的,他清楚,陆煦真想拍电影的话,找一位大导合作绝非难事,到那时候,即便他演了《侠客》,声势上也不会比陆煦强太多。
  但现在,陆煦先自掘坟墓了。
  太傲慢了,把电影圈的规则视若无物。
  这么下去的话,对方必然是要栽个大跟头的。
  ……
  《侠客》的上映日说远也不远,等陆煦进组拍摄《诡诈》,《18岁那年》选在8月上线时,酝酿了数月的《侠客》终于在各大院线正式上映。
  9月不是个热门档期,尤其在月初,临近假日,大盘尤其冷清。
  这一档期上映的电影中,《侠客》的知名度显然是最高的。
  一位影评人预言,《侠客》就如同去年10月上线吸干电视剧大盘的《尸声》——《侠客》必然会吸干这个档期的电影大盘。
  然而,谁都没有料到。
  这年头居然有人为了守电视剧大结局而不去电影院。
  第91章 091 上线
  陆煦原以为《诡诈》剧组很快就能筹备好,谁知他这一等就是足足三个多月,到了8月,剧组才终于搭建完成,主创阵容也确定了。
  等待的时间太久,许闻趁机给陆煦塞了一堆商务,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多赚点钱。
  但陆煦没想到的是,《诡诈》进组的日期居然和《18岁那年》的宣传期重叠了。
  《18岁那年》同样定在8月上线。
  岳徽一脸歉意:“抱歉,耽误了你的时间。”
  《诡诈》这个剧本在岳徽手里留了许久,真正推进是从他邀请陆煦开始,岳徽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项目,自然要找到最合适的阵容。
  他在电影圈颇有人脉,这次找来的都是和他合作过、或者在圈内有口皆碑的人士。
  人一找齐,岳徽恨不能立刻就投入拍摄,然而一部电影从筹备到正式开拍程序很繁琐,远不是外人以为的那么简单。
  但既然已经开机了,剧组上下一帮人不可能空等,陆煦自然要先进组拍《诡诈》。
  穆迁和金木对此表示理解,好在电视剧的宣传渠道多,陆煦不必非得露面。
  ……
  《18岁那年》的上线着实经历了一番波折,倒不是说剧卖不出去,而是——好卖到出乎意料。
  客观来说,这就是一部平淡温馨的日常生活片,看不出什么爆的潜质,可自主角定下陆煦后,穆迁就明白了什么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他的心情相当微妙。
  晨曦影视和葡萄影视是穆迁以往合作过的平台,剧才刚刚开拍,两家平台的负责人就找上了穆迁。
  晨曦影视在业内算是比较穷的平台了,居然愿意掏出一大笔钱买下这部剧,说一声砸锅卖铁毫不夸张。
  葡萄影视则更离谱——他们居然提出了可以让穆迁执导一部新剧的合作条件。
  穆迁:“……”
  #难以拒绝#
  但同时他又忍不住想,怎么以前没给他开出这么好的条件呢?
  “是因为我吵架吵不过陆煦么?”
  听到穆迁的自言自语,金木不由摇了摇头。
  不管怎么说,有平台愿意买《18岁那年》是好事。
  他感觉,大概是陆煦带来的好运气,《18岁那年》的拍摄顺得不可思议,从开拍那天到杀青,他一直保持着愉快的心情,不像之前在《旭日初升》剧组,金木每天都很沉闷,走到哪儿都像心里堵着块大石头似的。
  而除了晨曦影视和葡萄影视外,圈内数得上号的平台,德伊、云朵、青空……每一家都和《18岁那年》剧组接洽过。
  葡萄影视甚至犯了众怒——来找穆迁要合作的平台,无一例外狠狠把葡萄影视酸了一顿。
  “《识骨之途》和《尸声》够可以了,别那么贪心行吗?”
  “人心不足蛇吞象,有本事签陆煦的独家啊。”
  “都破那么多纪录了,也该给别家破纪录的机会吧?”
  对此,葡萄影视表示:“没办法,就是钱多捏。”
  不过这一回,《18岁那年》剧组并没有和葡萄影视合作,而是签给了云朵影视——穆迁入行早年在云朵影视上过好几部剧,和云朵影视的几位相处也十分融洽。
  后来云朵影视的发展方向有偏移,穆迁和平台的合作这才变少了。
  这次云朵影视搬来了那位早已退休的高层,请对方出山说动穆迁,穆迁也就顺势答应了下来。
  各家平台出价都不低,云朵影视虽动用了人情,给剧组的报价却仅比葡萄影视低一点而已。
  事实上,几家一线平台都不差钱,哪怕二线的晨曦影视都是如此,只是平台花钱要花得物有所值,就像葡萄影视拿下《识骨之途》和《尸声》的价格都高得令人咋舌,却没人觉得葡萄影视亏了。
  相反,各家平台都觉得这两笔交易很划算。
  《18岁那年》属于什么水准的剧,各家平台都心中有数。
  自然有人看不惯各平台如此哄抢陆煦的剧:“有这种必要吗?其他人演的剧一定不好吗?”
  “不是说其他人的剧不好,只是——截至目前,陆煦参演剧集热度过万的概率是100%,星辰奖入围率40%,这还是《尸声》没有参评的情况下,所以,给我一个不选陆煦的理由。”
  《识骨之途》之前,陆煦只是一个配角演员,演绎了几个颇具存在感的男配角,他不敢说剧集的热度和他有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