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她把梳子放在一边,咬开头绳给她绑了个不易散开的马尾,又说,“连牛大婶自己都说,她家粮食下去得特别快,明明她都把粮食锁在柜子里,外面的锁头好好的,偏偏里面的东西不见了。”
  “真有鬼也不会吃人的粮食,怕不是人为的吧?”
  “谁知道,有人说是老孙回来到处找周二丫和孙金宝,有人说是牛大爷在地下实在忍不下去回来报复。”
  至于报复什么,大家都心照不宣了。
  何晓洁没有查到牛家的具体情况,但从父母以及院子长辈讳莫如深的态度中察觉出端倪。
  将只言片语的暗示组合成真相,虽然很片面,但已经让她的三观受到强烈冲击,不敢继续深入探究下去。
  第227章 猛女
  见到何晓洁避之不及,连说出口都怕脏了嘴的神态,何瑞雪只是暗笑。
  后世小妈文学席卷各大网站,许多人嗷嗷叫着好嗑,而在六十年代属实是有些超前。
  对于别人的生活方式她不想过多置喙,只要不影响到其他人都是个人的自由。
  不过牛家这回闹出的事,倒是让她浮现起几分好奇来。
  “牛安家没说什么?”
  “他在房前屋后找了一通,没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不过我总觉得他隐瞒了什么,不像是不知情的样子,小姑,你还记得隔壁的张大胆不?”
  “记得,小时候跑来我这间屋子探险,被吓病的那个?”
  “对,他跟何晓友在院子里玩弹珠的时候,突然说好像看到牛大哥端着碗菜消失了,无缘无故的,人怎么会消失呢,是不是他看花了眼?”
  何瑞雪想了想,“除去牛家丢了粮食,院子里其他家里没丢东西吧?”
  “没有,上次陈鹏霄他们被吓到后,晚上连黑影都看不见了。
  但听许芸说,她晚上经常能听到钟婶子的房里传来脚步声,可重了,好几次她都不敢睡觉,生怕有坏人进屋把她抱走。”
  许家也是院子里的大户,人丁兴旺。
  许老头前几年去世,留下许老太。
  她底下有三儿两女,女儿都出嫁了,三兄弟各自组建家庭,加起来一共有十几个孙子孙女。
  三户人家住在四间房子里,餐厅和厨房都是共用的,可见有多相当拥挤,比鸽子笼强不到哪里去。
  如今孩子的年岁小看不出什么,但等他们长大后就越发住不开。
  憋闷的空间本来就容易压抑,加上空间被侵占时不时发生的口角,矛盾只会逐渐加深。
  许家大儿子接了许老头的班,同时也要负责为许老太养老。
  二儿子当年读书聪明,靠着自己找到了工作。
  唯独只有许老三,高不成低不就,又没学到什么手艺,通过打零工过活。
  或许是因为他最是清闲,待在家里有事有没就造娃,所以生的孩子最多。
  足足四个儿子,别人羡慕得眼睛发红,都说他有福气,媳妇肚子争气。
  可熟悉他家的人都知道,哪来的福气啊,生的起养不起,家里都被吃得精光,时不时要上门找两个哥哥打秋风接济。
  吃饱饭都成问题,他自然供不起孩子去读书,家里老大都九岁了,不会写名字,话也说不清楚,往后别说是有出息,娶媳妇都难。
  当初周二丫搬走,许家看上了孙家的房子,打算凑钱买下来,一家一间,往后能住得宽敞些。
  但许老三哪里拿得出钱,又想要房子,就去求老娘帮着垫付。
  可许老太又没有养老金,从前攒下来的存款早在饥荒的几年都花完了,直到老伴去世前才将将还完外债。
  至于孩子们给的孝敬,那可是她的棺材本,绝对不会拿出来的。
  许老三也清楚,所以明面上是找许老太要钱,实际上不就是想要他大哥帮着出了吗?
  许老大的媳妇孟玉琴是个泼辣的,和王桃枝还不一样。
  后者只是不让人占便宜,嘴上不客气,可归根结底是讲道理的。
  但她的口头禅却是“老娘的话就是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固执,愣是听不去一点别人的话,撞了南墙也不知道回头。
  自身武力值也高,是个真真正正的猛女,长得端庄,性格却形似李逵。
  一听说许老三找妈要钱,她二话不说,把婆婆的铺盖全丢到许老三的房间里。
  叉着腰骂,“既然你疼小儿子,你往后就和他过去,不是喜欢抱孙子吗,正好,他生的多,你去给他带吧。”
  别人都骂她不敬重长辈,全被她给顶了回去。
  “老娘就这样,她没供我吃没供我喝,还要靠着老娘养,如今却敢做起我的主了,她算哪根葱?”
  她伸出手就要去扇那人巴掌,“再敢叨叨,老娘连你一起收拾!”
  “泼妇,悍妇……”
  “是啊,你今天才认识我啊?”
  孟玉琴的爸爸是杀猪匠,长得膘肥体壮。
  她从小跟着吃肉,个子足有一米六九,和不少男人一样高。
  别觉得惊讶,在营养匮乏的时代里,就算是偏北方地区,男人的个头普遍也高不到哪里去。
  所以在当下,高个子往往是和家庭富裕挂钩的,除非是基因变异。
  她爸杀猪的时候,她帮忙递刀,长大一点帮着搬肉,成年后就能捆着猪不让它到处跑了。
  从小的锻炼让她的力气逐渐增大,加上她性子野,又有几分凶悍劲,发起浑来谁都劝不听,在家把爸妈制得服服帖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