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忍不住不断给她泼冷水,以免她想的太美好,以至于后面一无所有而一蹶不振。
  “这有什么留不留下来,那不过就是皇上一句话的事情。”赵母似乎一点都不担忧。
  在她心里头,一直觉得自己的三女儿当年跟着九王爷的亲事没成,是一桩遗憾。
  她也认为,赵玉蓉在永嘉帝心中应当是有些地位的,而且赵玉竹与赵玉蓉长得又有几分相像。
  说不定改明儿永嘉帝见了她,就挪不开腿了呢。
  男人嘛,都是这样的。吃着锅里的,看着碗里的。
  赵玉蓉叹了口气说,“当年我爱慕九王也是真,不过他也只是教我打了几次马球,并不能说明什么。”
  至少九王爷从来就对她没有逾矩的行为,也瞧不出所谓的对她有意思。
  那时候许多情窦初开的贵女,排着队让九王爷教他们打马球,醉翁之意不在酒,姑娘家只不过是为了多说几句话。
  九王爷日理万机很忙,便只教了几个,赵玉蓉便是其中之一。
  许是这层有过接触的缘故,才叫许多人觉得她和九王爷有些故事。
  其实到底有没有,也只有赵玉蓉心中知道。
  等过了一会儿,赵母离开主屋,去张罗中午的吃食,赵玉蓉才搂着妹妹赵玉竹,苦口婆心的说,“你别一味的听娘亲的。姐姐不是不看好你,只不过你可要想清楚了,这条路远远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容易。”
  赵玉竹摇了摇下巴,一脸毫不在意的样子,“我当然知道。”
  赵玉蓉看她这个表情,就知道她一点都不知道。
  说好听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往另一方面说,便是无知的少女拥有的都是盲目,自信以为所有的一切都能围着自己的想法转悠。
  且赵玉竹是赵家幺女,有些被家里宠坏了,性子着实不能算好。
  等她进了宫,赵玉蓉心里头着实担心,“若你真成了皇上的女人,也只能从最低位分的妃嫔做起,前头还有那么多人,后面也会有源源不断的美人送进来。”
  “皇上只有一个,便是有再多的宠爱,也没办法均分给这么多人,我瞧着,倒不如在外头找个好人家,做人家的正头娘子呢。”
  赵玉竹听到这话,有些不高兴了,撅着眉头看着自己的姐姐,心道姐姐这是不是瞧不起她,自己嫁不了心上人,看不得她好。
  “我当然知道,做皇上的女人嘛,哪有那么容易的。”赵玉竹一副少女腔调的说着,“三妻四妾就三妻四妾呗,他是皇上,难道还能独守一人不成了?”
  在赵玉竹心里,永嘉帝三妻四妾,那是他的能力,是他有魅力的象征。
  第164章 看热闹
  赵玉蓉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自己多半是在对牛弹琴了。
  但她是过来人,倒也非常能理解她这种心态。
  当年父亲和母亲不让她嫁给九王爷的时候,她也闹腾过好一阵。
  不过女儿家成亲嫁人之后,渐渐便会认定自己的夫君,慢慢将心安定下来。
  她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不过作为姐姐,她又十分担心自家妹妹去了宫里会受挫,但是,不让她折腾这一遭吧,她或许一辈子都会怨。
  所以一时之间,赵玉蓉也不知道怎么劝导这位妹妹。
  到了中午用午膳的时候,母女三人依旧在为赵玉竹进宫的事情操心。
  过两日,赵玉竹便要提前到宫中小住,离了这个家,没有了这么多人捧着她,也不知能不能适应。
  最操心的,当属赵母了,“你去了宫里,性子可由不得再这样。到时候没人提醒你,没人照料,一不小心可就要犯了大错的,多说不如少说……”
  赵母喋喋不休的,赵玉竹有些不耐烦,“行了行了娘亲,玉竹知道,我又不是小孩子。”
  赵母看着她,宠溺的笑道,“你这还不是小孩子?在母亲心里,你就跟个黄毛丫头一样。”
  赵母一边吃着饭,一边叹口气说,“要是当年,你姐姐也跟对了人就好了。这样,如今在宫里能照顾你,你们姐妹俩有个照应也好啊。”
  赵玉蓉听到这话,当即就打断了她的母亲,“娘亲,这些话你可不要乱说,什么叫跟对了人?”
  现如今她都是四亲王的正妃了,若是这些话传出去,那真正是要出大事的。
  况且四亲王虽然无能了些,但对她也不错。
  在京城贵族的圈子里生活久了,对比起来其他人,赵玉蓉甚是知足。
  心里觉得自家的男人,至少不会像外头那些,拈花惹草、惹是生非,顾家又宠着她,敬着她大房的位子,这就比什么都好了。
  赵玉蓉听到母亲说这些话,心里头是有些不高兴的。
  她知道母亲老来得女,偏爱这位小女儿,可是能说出让她们姐妹俩共侍一夫,就为了有个照应这种话,赵玉蓉听了,只觉得心里堵得慌。
  自从知道要到宫里小住,能日日见到永嘉帝,赵玉竹整个人心情别说有多好了,比平时都要多吃小半碗饭,胃口也变好了。
  赵母放心不下这个小女儿,还在给她出主意,“这番到宫里,是借着太后娘娘的名头,但到底无亲无故的。”
  赵某一边吃着饭,一边拧着眉头在深思。
  说起来,他们家跟东太后并无血缘关系,更谈不上什么亲戚。
  若硬要攀亲戚,那也只有四亲王这一层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