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某天午休,宋栀年跨坐在椅子上,面对着云绥,冲他旁边的空座努了努嘴:“你们吵架了?”
云绥正整理错题,括号里的c险些一笔划出去,停住笔尖口吻平静:“为什么这么问?”
宋栀年理所当然:“上月月考你是第一名,年多以来,首次超越迟阙,你居然没有对他大肆嘲讽和挑衅。”
云绥的表情瘫了。
宋栀年的声音仍旧四平八稳:“除了吵架,我想不到……”
“没有!”云绥立刻打断她。
宋栀年挑了下眉,满脸写着“骗鬼呢”
“确实没有。”云绥抬起头,郑重地重复。
虽然很扯淡,但那天之后他们的确没有再爆发过激烈的争吵。
云绥后来才发现,虽然迟阙和他一样不热衷于口角角逐,但他习惯把话摊开了讲,而迟阙习惯盖过问题独立解决。
他们之前发生的问题都是两人相处时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迟阙也就顺着他了。
“你们每天都在欲言又止,藕断丝连,情深深雨濛濛些什么?”宋栀年做了一个深呼吸,发出锐评,“小情侣闹别扭吗?”
云绥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住。
“什么东西……”他的脸颊不自然的发烫。
虽然关系错了,但宋栀年猜测的大体方向是对的。
他确实在别扭地等迟阙给他一个解释。
就像《怦然心动》里热情耗尽后审视自己感情并选择放弃的茱莉。
他主动出击了这么久,当然希望迟阙也能自发坦白。
“谁知道呢,也许我马上就不等了。”云绥自言自语地呢喃。
我现在还真像一个等男朋友主动解释错哪了的小姑娘。
他苦中作乐地想。
高中的时间总是很快,十月中旬的一天,学校下发了理科竞赛培训通知。
这场竞赛是南常市和隔壁两个市联合举办的区域性大型高中生学科竞赛。
每个学校先进行校内自选,选拔结束后由前三名的学生进入联合培训组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参加最终考试。
由于高三年级组高考任务紧张,高一年级组知识储备量又不够,所以这场考试其实是针对于高二进行的。
而一中高二年级组的选拔资格,正是上月月考的前10名。
云绥和迟阙毫无疑问地作为前两名代表一中参赛。
出发时已是十月下旬,即使南城纬度偏南,经历过一次大降温后也仍旧冷的人打哆嗦。
偏偏云绥早上起晚,情急之下抓错了衣服,披了件薄款风衣就出门,在簌簌的冷风里差点冻成一根顶天立地的人棍。
“你怎么就穿这么点?”带队的教导主任狮子王看着他,眉毛拧的能夹死苍蝇,“年轻人要风度不要温度,将来关节疼有你受的!”
他一边絮絮叨叨地说教,一边翻暖宝宝,可惜包塞的太满,翻了半天也没翻到。
云绥被冻的灵魂出窍之际,背后突然被包裹上一层温暖。
“抬头。”
熟悉的冷淡嗓音听起来有些不悦,迟阙把披给他的长棉袄的拉链从尾拉到头:“幸好出门前多带了一件。”
云绥看着他抵在自己脖颈处的关节和修长有力的手,终于在这段冷战里主动开了一次口:“你那天拼命考试是为了竞赛吗?”
迟阙的动作微妙地僵住了。
就在云随即将要默认的时候,他沉沉地补充:“不止。”
第54章 竞赛原因
云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要坦白了?
迟阙垂着眼皮, 深邃的黑眸掩在长睫之下,晦暗不清。
他薄薄的嘴唇轻微颤动,却欲言又止。
云绥心里叹了口气, 抽身退开:“谢谢。”
到达基地已经下午两点, 赛事组体谅学生们舟车劳顿, 没有安排竞赛培训, 只留了预习。
“基地房间是两人一间, 也就是说有不同校甚至不同市学生混住的可能。”教导主任杨帆趁空闲提醒三个学生, “分到陌生人就长个心眼,多提防着,别让人下了黑手。”
第三名荀安是个话唠,脸上看着文文静静,一张嘴说起来能把人下巴惊掉。
荀安等杨帆和其他带队老师寒暄就迫不及待地和云绥分享:“绥哥, 你可千万小心点!我听说上几届有个学长就是喝了同宿舍给的带料可乐,原本拿奖的种子选手没能参加决赛!”
他说的神神秘秘,云绥也煞有介事地点头:“是吗!这么吓人!那你也得小心点嗷!”
“我?我打酱油怕什么。”荀安大手一挥,“我就是一凑数的,要不是排我前面的那谁发烧,我连来这的资格都没有。”
他的眼神坚定得像是要入党:“我的任务就是给你俩做分母,帮你们消耗竞争者,必要时采取特殊手段, 保住我们南常一中的荣耀!”
云绥:“……”
那倒也不用这么视死如归。
他微微侧头, 隐晦看了下那位发着烧, 也不忘考试的迟坚强。
云绥拍了下荀安的肩膀指向某人:“你为什么光告诉我,不告诉他?”
“我是坚定的云党人, 不吃迟家饭!”荀安一脸严肃地强调,“当然, 也不歪cp!”
说的跟追星似的。
云绥无语片刻,板起脸:“说人话。”
荀安收起嬉笑,侧过头看着那道清瘦挺拔的身影,咂了咂嘴:“你不觉得迟哥有一种……一眼看破,掰开人下巴强制把带料水灌进去的笑面虎大佬感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