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我也听不懂猴子说话啊。啊!疼!”易存二说完,一块碎石飞来,砸在他的脑门上。
  山魈不满地朝他呲牙,声音里多几分怒气。
  易存二连忙改口:“山神!我听不懂你的话哇。”
  山魈抬起手,吱哇叫几声,从石窟旁又探出几张色彩鲜艳的鬼魅面孔。
  “吱哇吱哇!”它们张牙舞爪,一只体型略小的山魈钻入了洞里,匍匐身体,长手指向自己后背。
  沈玉京道:“他们想载我们下去。”
  “那……去吗?”易存二迟疑问。
  如今身在石窟中,他们身携城隍令牌,可以跳入阴司避难。但要上了山魈的背,那可说不定了,万一这群猴子不安好心,把他们背到万丈悬崖上,再径直将他们抛下呢?
  风扶柳温柔一笑,“若不冒些风险,怎么能见险峰风光呢?”
  易存二风扶柳拉到旁边,压低声音,用只有二人听见的音量,小声说:“小柳!大马猴会把我们丢下去的,这儿又不能用御风诀,摔得粉身碎骨了。”
  “可是迟师姐学御风诀时,不也总是从悬崖上摔下去吗?”
  “那是迟逢雪!她和我们又不一样。”
  何况就算摔下去,悬崖也有阵法托底,至多摔断条腿。
  易存二对上师妹的眼睛,微微一怔,松开手,黯然道:“没想到师妹的胆子也这么大。”
  几个人爬到山魈背上。这些大马猴驮着他们,在悬崖上晃荡,路过一个接一个石窟,一张又一张金佛微笑的脸,从他们眼前晃过。
  “哎,有一个佛在哭!”
  长孙荷月忽然开口。
  山魈跑动的速度太快,她只来得及望一眼,佛像就从眼前飞掠而过。
  几人被马猴们载着,在金身崖上颠簸半天,忽然眼前一暗,被带入山崖的另一边。
  这是一方山谷,草木茂盛,萧萧有风。
  谷中有条潺潺小溪,月光照在溪水上,流银如带,银带旁长满奇花异草,藤萝绿蕨。
  山魈呼啸一声。
  丛林里钻出无数鲜艳鬼面。
  “完了,这是捅了马猴的老巢。”易存二小声对他哥嘟囔。
  山魈们将少年围在一起,咧嘴怪叫,叫声犹如鬼哭,在山谷间回荡不休,幽静山谷,霎时变得阴风阵阵。
  少年们后背相抵,靠在一起,见山魈越围越近,不由拿出各自法器符篆,好整以暇地对上漫山遍野的山精。
  “诸位,且慢动手。”
  一道苍老的声音从猴群里传来。
  众猴让开一条道路,躬下身体,神态恭敬,一头巨大的山魈蹒跚步履,缓缓走出。
  它比其他山魈要高大许多,像一座缓慢移动的苍老茅屋。
  少年们要仰着头,才能看见老山魈的脸。它的脸上鲜艳的红白油彩不再鲜艳,仿佛副褪色发黄的旧画。
  它手里拿着一株桃树作拐,似凡间老者,一步一喘,没走几步,便坐在了地上,抬起手招呼他们过来。
  “我是山魈的族长,孩子,你们从照潭法师庙中来?”
  沈玉京点头,“正是。”
  “能让我瞧一瞧令牌吗?”
  老山魈接过令牌,左右翻看,“照潭法师理应圆寂千年。”
  “这是我们门中一位师姐所赠。”
  易存二大声道:“您不知道,我们师姐可厉害了,在阴司谋了差事,我想,她肯定是在阴间遇到这位法师,有了交情!”
  老山魈将令牌还回,“如此,几位就是我们的朋友,请莫将此事说与他人。”
  风扶柳好奇问:“既是你们凿窟送佛,为何说是金佛飞升呢?是法寺中人逼你们如此吗?”
  老山魈摇头,“我们心甘情愿。”
  它徐徐说出一件往事。
  昔年有座小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从西土习得救世经文,回到庙里,收养一对孤儿作徒弟。师兄弟悟性高,佛法精湛,成年后,二人皆许下宏愿,立誓渡化众生。
  师兄名为照松,许愿渡化有情众生,在山下无色镇开坛说法。一日在镇上,他遇见个耍猴人。
  耍猴人正在鞭打一只瘦小的猴儿。
  猴儿脸上红白交错,脖子被铁锁叩着,被打得皮开肉绽,看见年轻和尚,它双手合起,跪在地上,似在求饶,又似乎拜佛。
  照松心软,花大钱买回了小猴。
  猴儿被养在庙里,吃山中野桃,与师兄弟为伴。
  有时它会跟照松下山,吱哇叫着,挥舞手臂招揽信众,被猴儿吸引,真给和尚揽了不少信徒。
  有时,猴儿会陪伴照松的师弟,照潭。
  照潭是个古怪的和尚,他立下的宏愿是渡化无情众生。在他看来,群山万壑,古林幽石,皆为生命。
  他坐在深谷,为这满山石头树木讲经。
  猴儿便坐在旁边,跑到树根撒一泡尿,爬到树上摘一只桃,或是静坐旁边,听和尚讲经。
  时过经年。
  师兄照松讲经讲出不少名气,有了许多追随者。
  师弟照潭却只有满山石头为伴,一日,他离开了小庙,去人间游历。
  猴儿再去谷中,不再闻青年温和声音,只听潺潺流水,呜呜风声,仿佛山林呜咽。
  又过数年,世道越来越乱,四处灾荒,人心动荡不安,便有愈来愈多的人来小庙拜佛,也有越来越多的孤儿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他们将饿死之际,被好心的方丈收留,剃度拜入寺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