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既然受了香火,就不算猫妖了吧。”福生捧着圆溜溜的鸡蛋,仰头看着神像斑驳面孔,“若是善的,就是神,若为恶,就是妖。法师们说善恶一念,我想妖神也在一念之间。”
  汉子怔了片刻,哈哈大笑,一手拍在少年青头上,用力搓了搓,“我儿果然聪慧,有悟性,难怪被大师们看上。”
  妇人侧过身,悄悄抹了把眼睛,“聪慧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去念经吃斋当和尚。先生说福生聪明,说不定日后能考上状元,何苦去庙里苦修?”
  “还不是为了几吊功德钱。去岁街上死了三个人,法师们做法事的钱匀下来,每户头上要交四吊钱,家里东西都抵押出去了,哪儿凑得出来这些钱,孔公又催得急,”汉子长叹一声,揉揉儿子的头,“世道如此,福生去庙里,至少不用怕恶鬼回魂。”
  “我说死在臭水沟里的那人,就是外边鸡鸣村的老乞丐。他们看人快死了,不想出这钱,把人丢到到我们这边来,哄骗他喝点酒,一脚踏错,溺死在沟渠里。不然,只有膝盖深的水,怎么会溺死人?”
  “再说这些有什么用,谁叫他就死在沟里,变成恶鬼作祟,也只会闹附近的人。”男人望着洞外飞雪,神情木然,喃喃自语:“今年冬天,怎么这么长啊。”
  妇人低下头,眼角红肿。
  每每死人,都需要举办法事超度。若不超度,恶鬼返魂,祸害乡邻。因此那些无亲无故的人死后,只能由乡邻来筹办法事。
  可这笔法事钱,匀在各家各户头上,是笔不轻的负担。
  这几年光景不好,他们家从寺里的长生库里贷了不少钱,钱滚钱息生息,家中早掀不开锅。只好把孩子送去庙里,减轻家中负担,也免去长生府库的贷息。
  两个大人一坐一立,齐齐看着洞外。
  福生却静不下来,扭头数着神像,“无常、判官、咦,这个将军模样的是谁?”
  “是枷锁将军。”
  “奥,枷锁将军。”福生忽然愣住,浑身冒冷汗,侧头看着声音传来之处。
  那儿漆黑一片,黑雾底下露出双布鞋。
  “一、二……七、八……九……”福生扭头数过去,洞里泥像数来数去,多了两个。多出的两个身影隐在昏暗中,只看出模糊轮廓。
  他瞪大了眼睛,不敢靠近。
  “嘿。”又响起声低笑,一个清朗男声道:“小秃瓢,你吓傻啦?”
  福生问:“你们是谁?”
  女声回:“我们是城隍。”
  “城隍?”福生怔怔重复,“城隍不是早就走了吗?”
  “我是新上任的。”
  黑暗中的城隍复问:“福生,你想出家吗?”
  “我……”
  “不必怕什么厉鬼回魂,筹不齐功德钱,我会出手。”
  福生想了想,点头道:“我想去学点大师的本领,而且,听说庙里的伙食很好。”
  “哈哈。”黑暗中伸出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揉了把小少年的光头,“是颗机灵的小光头。”
  城隍说:“那你拿着这个,带在身上。”
  她递来一块石头。
  石头粗糙黑皮下红色血丝交错,入手温暖,顿时驱散他身上的寒意。
  福生捧着暖石,问:“这是什么?”
  “护身符。”
  “谢谢城隍老爷!”福生又觉不对,改口道:“谢谢城隍姥姥!”
  “姥姥?”叶蓬舟低笑:“这便宜可被你占大了。”
  坐在地上的妇人站起来,喊:“福生,雪停了,走了。”
  福生应了声,怀里抱着护身符,跟着父母走了几步,快出山洞时,他悄悄回头,拱起手,朝黑暗里的城隍拜了三拜。
  逢雪也同他拱手行礼回拜。
  土地婆婆不解道:“城隍拜他作什么?”
  逢雪道:“我的香火是他们给的。”
  土地婆婆神色奇怪,嘟囔:“从来只见过人拜神,没瞧见神拜人。”
  “现在你瞧见了。”逢雪摸向腰边长剑,按住剑柄,“婆婆,哪儿在办法事,带我去看一看。”
  第185章
  一口薄棺停在灵堂中。
  灵堂白灯笼风中晃动, 一盆炭火前,两个和尚坐在火盆前,炭火照亮他们锃光瓦亮的脑门。
  大和尚叫广信, 是寺里的武僧。小和尚法号悟弘,刚进门两年, 扫了两年的地。
  悟弘拨弄火盆, 从炭火堆里翻出个山芋, “师兄,烤焦啦。”
  广信拿起旁边火钳夹住烤黑的山芋, 往悟弘身上一丢,悟弘急忙用手接, 被烫得哎哟一声, 快跑到院里拿起捧雪, 使劲搓着掌心。
  大和尚戏弄了人,不禁哈哈大笑。
  小和尚似鹌鹑般瑟缩一下,跑回火盆前,乖乖剥好山芋, 递给广信, 讨好地说:“师兄,你吃。”
  广信啃着山芋, 在棺材前转了圈。棺前供品稀少, 十几粒皱巴巴干瘪的枣可怜兮兮挤在瓷碗里, 旁边是碗白饭,饭上插着一双竖直的筷子。
  他拿了粒枣丢嘴里,骂道:“这些人也不知礼, 摆的供品这么寒碜,鬼见了都愁。”
  悟弘嘟囔:“这白事办得不情不愿的……”
  薄棺里躺着的是前两日溺死在水渠的老乞丐。乞丐无儿无女, 无人操办后事,照例由旁边两条街的人家筹齐法事钱,勉强办了法事。
  出钱如割肉,人家出钱指不定心里怎么骂呢,能凑几碟供品,已算不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