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剑上沾满了鸡屎,不复光华。
逢雪皱了下眉头,她前生落魄,不讲究的时候多了,就算如此,也觉得有些反胃,准备找个地方把剑好好洗衣洗。
一走出鸡棚,飞刀迎面而来。
逢雪下意思拿剑反击。
没想到剑还没碰到飞刀,鬼哭便迅速撤离,飞到叶蓬舟身边,用力蹭他的衣领。
叶蓬舟抓住小刀刀柄,念叨:“你这不是没碰到鸡屎吗?至于这样嘛,别蹭我了!就算碰到,你蹭我干嘛!要不要这么娇气?”
鬼哭不停震动,簌簌有声。
逢雪一怔,问:“你的刀有灵?”
叶蓬舟展眉笑道:“是啊。里面藏着一个……罢了,不提它也罢。”他盯着逢雪手里的扶危,问:“小仙姑,你的剑灵应也和你一样,锋锐无双、无所畏惧,和我手里这个胆小鬼全然不同吧。”
逢雪摇头,“我的剑没有剑灵。”
叶蓬舟目光疑惑,还想再说什么,逢雪却提着剑转身,找了点清水来洗剑。
既然黄皮子离开,他们也不急着走了,反正这儿三间房,正好分着睡。
张荇之其实是有点怕的,毕竟是妖怪们睡过的地方。但他深知能耐越小、话就要越少的道理,没有反对,只缠着要和叶蓬舟睡一间屋。
夜晚,书生卧在窄窄的木床上,盯着桌上一豆烛火,鼻尖是妖怪的味道。
他说不上来这种味道,反正很怪。
不敢入睡,却也无聊,书生只好望着另一张榻上的少年,小声问:“叶公子?”
叶蓬舟一手垫在脑后,望着窗外几点疏星,在这种环境下,也处之泰然,“什么事?”
张荇之问:“住妖怪的房子,叶公子不怕吗?”
叶蓬舟翘起嘴角,眼睛依旧望着窗外星星,无所谓道:“这有什么害怕的,世间这么多妖魔鬼怪,与你一同枕天而睡,席地而眠,你不得怕死?”
张荇之听他这么一说,顿时豁然开朗,笑道:“我真佩服叶公子,你和小仙姑一样,俱是豁达通透之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荇之有幸能与二位相识一场,结伴同行,实在是三生有幸。”
叶蓬舟:“你可别总这么文绉绉说官话了,还没当官呢。”
张荇之:“叶公子!我的话出自肺腑,句句真心!我真觉得你和小仙姑一样,都是又厉害心又好的人。”
叶蓬舟翘起嘴角,偏过了脸,看向书生。朦胧灯火里,他的桃花眼熠熠生辉,格外明亮。
“小仙姑?”他的嘴角勾起抹温柔的微笑,眼里波光脉脉,带着笑的声音如摇动的玉石,“我不如她。”
张荇之:“咦?为何?”他正色道:“叶公子不必妄自菲薄,在我看来,你们都是世上难得的侠义之辈,不分上下!”
叶蓬舟轻轻摇头,“不,”他俊美的面上浮现抹微笑,轻轻说:“我比她差远了。”
“为何这样说?”
“小仙姑嘛,”少年拿出个酒葫芦,仰头喝了口,才道:“她拔剑,是为了苍生。我嘛——”
第030章
但到最后, 少年也没把到底为何拔刀说出。
是为什么呢?
张荇之不懂,继续再追问,却见一飞刀甩了过来。
“大晚上的絮絮叨叨, 还不快睡?”
张荇之“奥”了声,怀揣疑问, 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翌日, 浑厚的鸡叫声将他从睡梦中唤醒, 他瞥眼窗外,天色还未大白, 如同块深蓝的棉布,上面缀着几点星星。
隔壁的床榻已经空了, 屋内只剩他一个人。
他不敢在妖怪的屋子久留, 急忙走了出去, “叶公子,小仙姑——”
话语戛然而止。
他口中所唤的二人都在院落外,背对着他,看着地上的几具白骨出神。
茅草屋原来是一户养鸡的人家盖的。他们在山脚安居乐业, 却被几只馋嘴的黄皮子盯上了, 吃得只剩骨头,白骨丢进了鸡棚里。
这家人死了好几年了, 骸骨上面盖着层秽物, 昨夜逢雪进了躺鸡棚, 也没有发现地上的骨头。
直到她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一对年迈的老人、一对年轻的兄弟,站在鸡棚的方向, 静静地望着她。
他们双目逐渐流出血泪,朝她跪了下来, 不停磕头。
于是她梦中惊醒,直接跑到鸡棚里翻找。中间叶蓬舟也醒来,帮她一起掘鸡棚白骨。
人在棚里挖,刀在天上飞。
鬼哭不愿意靠近鸡棚,在上方盘桓,好似在监工。
半晌,他们一共找出许多骨头,勉强拼凑出四个人形。
将骨头冲洗干净后 ,又挖掘了一个坑,埋骨其中,让这家人得以入土为安。
逢雪站在崭新土堆前,沉默地望着新坟。
张荇之叹气,从行囊中拿出几个馒头放在坟前,当作祭品。
“本来以为昨夜的老伯是好人,没想到他这么、这么凶残!”他后怕不已,不禁感慨:“世间的妖魔鬼怪,果然大多都嗜血吃人,没什么好的。”
逢雪轻声说:“妖魔鬼怪……确实大多如此。”
想到什么,书生却一笑,“不过,山里的精魅倒是可爱。”
逢雪按紧了剑,嘴角微抿,心中暗暗后悔,昨夜出剑慢了些,让那妖怪跑了。可她的剑再快,能穿越时间,来到几年前,救下这户山脚普通人家吗?
世上哪有这么快的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