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先人就算不保佑子孙,也不可能平白无故夺人性命,一下子还是三条人命。
  一个皂衣的青年立在棺前。他神色悲痛,尚能自持,礼貌同逢雪行礼。
  “仙姑来得迟了。”青年叹了口气,眼圈发红,“我大哥、二哥、小妹,都已经被太爷爷带走了。”
  他苦笑一声,“只是不知为何,没有带走我。”
  逢雪问:“你可是那位马上要去做官的三公子?”
  青年神色不太自然,“汗颜……我是排行老三。
  逢雪颔首,“也许就是因为如此吧。鬼天生弱于人,人弱于官,人们常说,当官的是天上文曲武曲星降世,既是星君,一般的鬼魅精怪怎么敢接近?”
  青年脸色微赧,好半晌,才不好意思地说:“仙长,我这个官……是买来的。”
  如今世道,卖官鬻爵,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逢雪又看了他几眼。
  青年五官平常,温和清瘦
  有句俗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学问高品性好、多行善事的人,身上有股清灵之气,有道行的修行之人远远就能看见清气,逢雪看不见,但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风。
  如沐春风。
  张荇之叹气,“早知买官便能保命,就让大哥他们全买个小吏了。”
  逢雪:“估计他们不行。你身上有股清正之气,他们未必有。”她怕再说下去,自己半吊子的相面之术露了马脚,便轻咳一声,“先说说吧,怎么你太爷爷要来取命?他生前你们不孝?”
  张荇之摇头,“我们虽是商户,却家风清正,众人皆知。”
  逢雪又问:“那是你们祭祖扫墓时没有你好?”
  张荇之面色惨淡,“就算有失礼仪,何必……夺去三条人命呢?”
  “这倒是。”逢雪到棺材口扫了眼,里面硬邦邦躺着的人新死不久,面上一层青紫,双目紧闭,嘴角反而含笑。
  按照张荇之的话,持续数个月,他们一直梦见老太爷蹲在门口哭泣。老太爷身上穿的衣衫破烂,瘦骨嶙峋,比孤魂野鬼还要可怜。
  他在梦中也没说什么,只是在哭。
  张家人连忙给老太爷烧了许多纸钱供奉过去。
  然而第二夜,还是做了同样的梦。烧的锦衣老太爷也没穿上,依旧是骨瘦嶙峋,衣不蔽体的可怜模样。
  他们便以为,是给老太爷的供养被其他孤魂野鬼抢了,便找当地会做法的先生看看。
  但先生也看不出什么。
  之后就是到处找人办法事的漫长过程,可惜都没什么用。到后来,张家人甚至有些麻木了。
  坟前纸钱纸人衣服财帛不知道烧过多少,法事也办了很多场,一直无济于事。
  老太爷在梦中啪嗒啪嗒掉眼泪,好在家中一直安宁,甚至于生意红红火火,更上层楼,老三也偶得机缘,买了个官。
  官职不大,可在老百姓眼里,只要是官,总是高人一等的。
  于是张家操办宴席,大张旗鼓做完酒,到了晚上,又举办为老三送行的家宴。
  家宴进行到一半,门忽然被推开。
  几月来一直都盘桓在门口的老太爷走了进来。
  第013章
  老太爷不再像梦中那般可怜。他身披锦衣,荣光焕发,与生前一模一样,胖乎乎的,满脸福相,精神矍铄。
  大家看见他走进家门,最先很是畏惧。
  但老太爷却面带微笑,说前段时间门口哭泣,只因为思念家人。
  众人见老太爷举止如常,和善又客气,便放下心中恐惧,开始同他交谈起来。
  老太爷说,自己生前行善,寿终正寝,死后又得小辈孝心供奉,成为家仙,守护家宅安宁,这些年,他不仅保佑张家,还暗暗做了很多好事,庇佑附近人家,积攒许多功德。
  天上帝君看他兢兢业业,便准备提携他到仙界,做一散仙。天帝还准许他带几个亲眷随行。
  逢雪简直不知该说什么。
  成仙哪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就算她师尊凌云真人,被认定半步就能登仙,却在那半步上一直卡着呢。
  还能带亲眷登仙,这得多大脸呢?
  “所以你们就答应了?”
  张荇之叹气,“倒也不是。只有二哥性格鲁莽,醉酒失言,答应要去仙界。之后老太爷要我们去参加他的登仙宴,大哥打马虎眼,应付过去。晚上我又做了个梦,梦里老太爷还是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样子,他看着我默默流泪,可是这次,流的是血泪。”
  “梦中惊醒,我去找大哥商议,却发现了他的尸首。”
  说到这里,张荇之声音哽咽,有点说不下去了。
  逢雪:“看来,昨天晚上你们宴会上见到的,不是真的老太爷,而是冒用他身份的鬼魅。他抢走了香火供奉,又变成你们老太爷的模样来骗你们。”
  至于他们真正的老爷子,也怪可怜的,香火被人抢走,预示到了灾祸来提醒子孙,却最终没能让子孙避免灾祸。
  张荇之神色黯然,大概也猜得差不多。
  他双手合起,跪在地上,五体投地,朝逢雪行了个大礼,哀求道:“仙长,能否救回我的亲人?”
  逢雪围着棺材转了几圈,“有点难。他们的魂魄都被拘走了,谁知道拘哪去了?”
  张荇之说:“我听说有招魂之法,书上有记载,曾有人经过大江时,不小心被风浪卷入水里,不幸遇难,尸骨沉入江水中。捞尸人打捞数日无果,其母来到后,在江边哀泣时,江水中却飘来了那旅人的尸体。书上还说小儿受惊得失魂之症,家人在他经过的路上叫魂,能将魂魄喊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