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前程似锦> 第62章

第62章

  死了,大家都不用为难。
  父母不用,姑姑不用,奶奶也不用。
  父母生她的时候计划生育,她是二胎,上面还有个姐姐,父母想再要个儿子,也不想托人给她上户口。小姑看他们不想要,就和奶奶商量她来养,因为她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出孩子。
  奶奶不同意,主要担心她反悔,一旦反悔一家人肯定要生嫌隙。
  可是姑姑一直求她。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奶奶最终妥协了,刚出月子的她就被抱到姑姑家养。
  不知道是喜事还是坏事,到她五岁的时候,姑姑突然怀孕了,还生下一个男孩,程斐这时候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那时候她改了姓氏,叫周斐。
  她记得那是一个深秋,奶奶院子里的枣子都已经红透了,偶尔会掉落一颗,奶奶会捡起来晒上。
  姑姑带她回娘家,奶奶包了馄饨让她在院子里吃,而她和姑姑在屋子里说话。
  刚开始很小声,她什么都听不见,可是逐渐的,姑姑的声音越来越大,到最后是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
  你就知道为你儿子考虑,你知道这些年我在周家过的都是什么样的日子吗?我不想嫁到他家,是爸说他家有砖厂,我跟着他能过上好日子,还能帮助哥的建材生意,我才嫁给他。可是我到他家后生不出孩子,你知道他妈都是怎么糟践我吗?说我还不如一只母鸡,母鸡吃了饲料还能下崽,我却整日白面馒头吃进去,什么也生不出来。现在我好不容易生下诚儿,我自然要为他考虑,要是留下程斐他就不是独生子了,办不了独生子证,所以我不能留下程斐。
  那你怨谁?当初我就不让你抱走,你偏不听我的话。
  当初是当初,反正从现在开始,这个孩子我不要了,白帮你们养了五年,我也不说花了多少钱了。
  程斐在院子里坐着,馄饨太烫,她小口吃着,眼泪簌簌的落进了碗里。
  听到有人出来,她赶快抬起胳膊擦泪,可是袖子太短,她小臂上蹭的都是鼻涕和眼泪。
  姑姑出来看见她,姑侄四目相对,程斐就想站起来。
  可是姑姑以为她要跟着走,马上就头也不回的的往外跑,程斐呆呆的站着,她只是想让她吃些馄饨。
  以前缠着让她叫妈妈的人,突然之间,就避她如蛇蝎。
  这一幕奶奶也看到了,拿着那条已经破的有些丝缕的手巾帮她擦泪。
  好斐儿别哭了,以后咱俩一起过。
  后来,她就真的和奶奶一起过了,她也只能和奶奶一起过。姑姑将她扔下之后,奶奶也想把她送回原来的家,可是她妈生她姑姑的气,说要是敢把她送回家,她就离婚。
  那时候,还不怎么兴离婚。
  奶奶以前是教师,退休后有退休金,虽然不多,但是也够她们俩吃喝。当时奶奶已经六十多岁,她有三个儿子,按说三个儿子应该给她些赡养费,可是因为她养着程斐,其他两家都说偏心,别说赡养费,不去闹事就好了。
  奶奶也不求她们,六十多了还跟着村子里的人去干活,三伏天里给人拔一天的草也就十块钱。
  程斐没地方去,也没人玩,奶奶去哪她去哪。
  奶奶在地里拔草,就把她放在树荫下,给她留一个馒头,一瓶凉白开。
  村子里人看爷孙俩过的那么苦,开始背后议论儿子们不孝顺,可是伯娘们却说老太太都是装的,说她有退休金。
  到上小学的时候,村诊所里的医生说他去县城的时候见了能治哮喘的特效药,三天打一针,三个月左右就能好。
  奶奶立即交了钱,让诊所给进了药。
  程斐开始去打针,起初奶奶还会陪着,后来她开始做活儿,程斐就自己去。
  做的活儿就是给人缝衣服,就那种上衣大褂什么的,缝一件三到五块钱不等,一天差不多能缝一件。除草的活儿也不是天天有,奶奶就拿着针线包开始做这个营生,她年纪虽大,可是针线活极好,缝的衣服 很平整,基本看不出针脚。
  特效药打了大约有一个月,程斐的屁股就开始受不住,青一块紫一块,走路一瘸一拐。
  可好在阴天下雨她真的不怎么喘了。
  奶奶就让她坚持,晚上会用盐水给她热敷,完了之后教她写作业。
  她写作业,奶奶继续缝衣服,那时候她还不知道什么叫毁眼睛,只知道帮奶奶穿针线。
  两个月之后,她的哮喘已经好的差不多,诊所医生说可以一周打一次,再打四五次应该就好全了。
  所以打针这件事情对她来说很麻木,她也习惯了去医院没有人陪。
  今天有三瓶药水,两瓶大的一瓶小的,滴到第二瓶的时候,程斐已经难受的想睡。
  旁边的大叔大约看出来了,劝她睡一会儿,说会帮她看着。她撑不住真的睡了,没过多久就被叫醒,右手肿的跟馒头一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