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这两人自然又进了屋要帮忙,陆云川也不争,从铜钩上提了一只熏兔子交给他们,又交代了要煮的饭量菜量,然后才出了灶房。
家里如今多了两张嘴,还都是半大小子,正是吃饭的年纪,所以饭量菜量都比以前多了很多。
刚开始林平仲和林檎都不敢吃太多,白饭不敢盛,肉菜也不敢夹,只兄弟两个一人抱了一个红薯啃。
林潮生看不过去,给林檎碗里舀了满满的饭,又夹了两筷子兔子肉,喊他快吃!
林檎这年纪若在现代,也才刚上高中,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候,哪像在这儿,已经给人卖身为奴了。
林潮生夹了菜,又喊林平仲也吃,然后才说道:“吃了饭我再领你们去住的地方。”
吃过饭,仍是两兄弟收拾了碗筷去洗。
都做完这些,林潮生瞧天色也不早了,喊了林平仲兄弟俩收拾着东西出了门,陆云川自也是跟着一块儿去的。
林潮生和陆云川都不需要人伺候,买了林平仲兄弟回来也是为了帮着培栽银耳,虽是捏着卖身契,但林潮生内心还是将兄弟二人当做雇来的工人。
所以夫夫二人商量过,让他们住在新屋这边就好,平日里吃住自管,只是要负责照顾和看守屋里的银耳。倒不用频频往这头跑,他们也习惯了夫夫二人世界,骤然多了两个人反而不方便。
过去的时候还碰到了带着小孙儿出来消食的曹大娘,大娘瞧见两个生面孔后还愣了愣,一打听才知道是生哥儿和陆小子买来的仆人,更是震惊得眼睛都睁大了。
要知道,只有那地主老爷才会买人伺候!村里庄户人家,就没听过谁会买人的。
因着距离近,过年的时候林潮生也给她送过银耳,她自己是不认识,可她二儿子常年做货郎,见识多,立刻就认出这是要价十分昂贵的银耳。
所以曹大娘知道林潮生两夫夫靠着银耳赚了些家底,只是两口子低调,她自然也不会在村里多嘴。
这时候一听是买了人帮着培栽银耳的,曹大娘也惊得咂舌。
不过这都是别家的家事,她并不关心,反倒是惊过后又拉着林潮生问东问西。
“生哥儿,瞧了大夫没啊?可是有了好消息?”
林潮生被问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下意识看向身旁的陆云川。
陆云川走过来,将手搭在林潮生的肩膀上,动作上就像是将人护在怀里一般。
他拥着林潮生,又说道:“看了大夫,确实是怀了孩子。就是怕怀着孩子忙不过来才买了人帮忙家里。”
曹大娘也是面露大喜,连连说:“好好好!这是个好消息!陆小子,你可得照顾好你夫郎啊!”
陆云川也难得露出些笑意,听了曹大娘的话更是点头。
几人聊了两句,二蛋大概是困了,闹着要回家,这才道了别。
又安排好林平仲和林檎,新屋只有一间空房,但里头空间很大,虽只摆了一张床,但也够两个人挤着睡。
林潮生说过些日子请村里的木匠再打一张床放在屋里,布置成一个双人间,正好够两兄弟使。又说灶房可以做饭,以后自己顾好自己就成,不用往山腰上的院子跑,缺了吃喝可以同他说。还说新屋后头有块空地,可辟出来种些瓜菜。
林平仲自是感激不尽,又忙拉着弟弟好一番道谢。
新屋修好不到半年,里头的物件儿都是新的,林平仲和林檎还在牙市的时候,哪里想过自己还能遇到这样良善仁厚的主家,过上这样的日子!
兄弟二人心里对林潮生夫夫更是感激了。
自此,林平仲兄弟也算在溪头村安了家。
时日一久,村里不少人都知道陆猎户和他夫郎怕是闷声发了大财,瞧瞧,仆人都买上了。
有好事的,悄悄摸到新屋外头看。
自是什么都没瞧见,还被林平仲提着棒子赶了出去。
林平仲也是十八岁的少年汉子了,虽在牙市吃了些苦头,长得有些瘦,但身量却很高。就连他那个弟弟也是长手长脚,瞧着还能往高了长。
新屋里住着两个汉子,虽然年纪不大,当真闹起来也讨不着便宜,渐渐的,也就没人再敢去看了。
当然了,主要还是曹大娘出来骂过。
指着那些八卦好奇的人鼻子骂,问他们是不是忘了林家夫妇挨的板子!
这边新屋刚修成的时候,林家两口子也偷摸进来过,当时还被里长打了板子。
想起这事儿,村里的人渐渐不敢再来了。
说起林家。
林家夫妇年前挨了打,林田山又瘸了一条腿,林章文的秀才也没有考中,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竟连县里的学院也没再去了,整日关在自家里读书。
说是读书,谁晓得都是在干些什么。
至于林章文为什么没再去平苍书院?那是因为他被除名了。
若仅仅只是落了榜还不至于如此,可林章文是在考试后被悬牌批责,斥他“文理浅,政不通”,书院哪里丢得起这个脸,没多久就寻了个借口把人遣了回去。
自此后,林家就在村里夹着尾巴做人了,再不敢像以前那样闹腾。
林钱氏倒还是个刁钻刻薄的怪脾气,只是林田山如今瘸了腿,把气儿都撒在了她身上,倒让林钱氏没这个精力再在村里闹事。
又过一月,更是春暖花开好时节,村里山上满目新绿,树枝也抽了嫩芽,绿油油的伸展着,更别说绿丛中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粉妍红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