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平儿喜笑颜开的应了:“奶奶,我这就去。”
  老太太的心情是有些微妙的,她知道钦差一行人在回来的路上了,而他们做的她知道的不十分明细,却也七七八八,南安郡王府真的损失惨重,也就是郡王府根基深厚,才舍得起了,要是换成现在的荣国府,把地皮都刮干净了也舍不出来的,因为这个缘故,别说外孙被南安郡王府敌视,就连他们荣国府也被老太妃迁怒了,特意写了一封信来讽刺她,说他们家的女儿生了个好儿子,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也不知道他这一辈子都能清清白白,不会有求到别人上头的那一天……
  老太太当时看到那封信的时候,有一瞬间在想,从这话里看,好似他们不打算对外孙出狠手?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好了。
  至于别的,她又能做什么?她是外祖母没错,但他们是两家人,她手再长还能管得到外孙?
  迁怒她,对她阴阳怪气,实在是没有道理。
  但形势比人强,她只能保持沉默,当做什么都没看到。
  楚大人、司徒铭希一行人回京后没多久,林烨就收到了他的调令,他要回京了。
  回京后暂代工部侍郎一职。
  本来皇上是想让林烨直接任工部侍郎的,但南安郡王府不会让他这么轻易上位,皇上刚开了个话头,就有一堆人站出来反驳说他年轻、嘴上无毛、做事激进、亲近海外蛮夷……
  还有的人说他还这么年轻就任高位,以后任无可任该怎么好?
  而且还有的人拿着父子官职说事,说怎么能子越父?还没有越,平级那也不行。
  最终结果就是林烨成了暂代,从三品的品级没变。
  大家都知道,他这个“暂代”二字想必没多久就能把去掉了,而且就算是暂代,他回京城平调,也是升迁。
  从三品的外官跟京官,孰高孰低?
  自然是京官。
  这个时候林如海已经出发了,贾敏留在家中,她那颗悬着的心终于回到了原本的位置,儿子终于回京了!
  想来这几年他不会再去别的地方了吧?
  真那样的话,想到这里,贾敏的高兴突然停顿,那样的话夫君不就要去外地了?
  父子两个谁留在京城好?
  一时之间,贾敏陷入了烦恼中,这个烦恼她要是说出去,少不得惹来朋友的几个白眼,这样甜蜜的烦恼她们也想有。
  活到她们这个年纪,早就不会计较那点男女的事了,看的是子嗣,如果她们的儿子年纪轻轻就赶上了父辈,嘴巴都要笑歪了。
  而那一头,这个好消息引得王二太太又砸了一地的瓷器,王熙凤是不会介意的,因为这些都要她自己贴钱,所以她砸呗,越砸她越高兴,不过这事被老太太知道了,王二太太被老太太叫去,屏退众人骂了一顿:“你以为自己院子里的事其他人就不知道了?传出去谁不说你一句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外甥这样的喜事,你这个当舅母的应该为他高兴才是,你就算不顾做长辈的体面,也要为了孩子想想。”
  王二太太面无表情的低着头反驳:“老太太,我还能指望上他不成,他要是肯为他表姐说好话,说不得元春的皇子都出生了。”他明明这么受皇上重视,偏偏一句好话都不肯说!
  老太太摇头:“那是皇上后宫私事,他不说才是对的,你也不单单只有元春一个,还有宝玉,琏儿那般的天赋被他调教了两年都能考中举人,更别提宝玉这般的天资,要是他愿意费心指点,指不定宝玉明年秋闱就能名列前茅,后年再一鼓作气考中进士!这个关头,你怎好留人话柄?”
  第151章 年纪越大,越牛心左性
  因着老太太这一番话, 王二太太的态度立刻软化了下来,认错:“是儿媳的不是,想的不够周全, 只是儿媳在外甥跟前说不上话,还是要劳烦老太太……”她和贾敏关系不太好,宝玉被林家拒绝的事她也没少说林家的坏话,和林烨没什么情分, 要是她开口,多半会被拒绝,但王二太太着实舍不得,要是他愿意指点宝玉, 这能给宝玉省不少时间吧?
  老太太看她这态度, 被气笑了:“你是做母亲的, 你什么就指望我了?”
  王二太太被她说的讪讪, 是她不想做为吗?
  这不是她有自知之明?
  而且贾敏也在京城, 没有和林如海去任上, 老太太这个做母亲的对贾敏开口最合适不过了。要说到这事,也是王二太太心气不平的一个原因,林如海去广州, 居然一个通房、姨娘都没带!
  贾敏也真的不准备, 这把年纪了,居然还这么不贤惠, 真是不知羞!
  老太太觉得心累:“现在烨哥儿还没回来, 你和敏儿打好关系不成?”难道她想要和林家一直这么不冷不淡的处着?就这还想要占便宜?
  王二太太叫冤:“老太太, 不是我不想和妹妹说好话, 你瞧瞧, 我每次和她说话时她那爱答不理的样子, 这让我怎么处?”
  老太太哼了一声:“那是你的态度不对,你是嫂子没错,跟你妹妹说几句好话就不是她嫂子了?”还摆着架子,要她来也懒得搭理她,一副屈尊下跪的样子给谁看?
  王二太太涨红了脸,心里暗骂老太太偏心,一味向着贾敏!根本不讲道理!
  王二太太离开荣庆堂的时候脸色灰暗,显然在里面的经历不太美好,她在门口停顿了一会儿,突然有了个想法,去了宝玉的院子:“你姑父出远门了,表哥也不在家,林家没有男丁撑门户,你有空了,多去给你姑母问安,看看有没有什么事需要你跑腿的。”这样显得宝玉像个主动凑上去的管事,要不是老太太开口了,王二太太是不会让宝玉这么殷勤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