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事实证明,它的效果相当出色,季汀刚开始不也被吓到了吗?要是胆子再小一点,又没这么多辅助手段的话,只会陷入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稍有点风吹草动,说不定就直接吓死了。
  我怀疑这就是那些意外死亡事件背后的真相——看似是意外,实际上是幻觉和恐惧双重作用下制造的死亡事件。”
  讨论渐渐激烈了起来,更多信息从其他小组中源源不断的涌来,让众人对当前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国家机器运转起来迸发的能量,没有亲眼见证的人实在很难想象。
  医院里留存的那些人就医时的相关资料、那行人两个月内的所有踪迹以及即墨山上大墓所在的具体位置,都在短时间内被捋得清清楚楚。
  如果他们愿意的话,随时能对即墨山上那座古墓进行大规模抢救性发掘,不出一天就能把源头清理得一干二净。
  再诡异的墓地,在成百上千人的现代考古挖掘技术面前,也要直面“时代不同了”的残酷现实。
  但他们没打算用这么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墓地和诅咒不是他们如此隆重应对的目标,“小说跟现实融合”引发的异常事件才是他们陪着佘浪玩过家家的根本原因。
  被他们掌握主动权的异常事件价值非凡,所有人都磨刀霍霍的想从中找出应对异常事件的规律,用在之后的异常事件上。
  之前会议上反复强调的“在特殊事件的影响扩大之前,找到用最小代价解决它的办法”,不仅仅是说说,他们是认真的。
  争论告一段落,季汀被拉去做了个全面体检,不过因为体检的项目太多,检查报告最早也得第二天才能出来。
  除此之外,对那把椅子的研究也在同步推进中。
  毕竟纯粹的幻觉跟确切存在的活物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的危险性远小于后者,而后者的存在则能证明这个“诅咒”不局限于幻觉,或者说证明了这个小说的世界观里确切存在着诡异生物。
  不过季汀隶属于行动组,不是研究人员,所以他干脆跑去看天枢小队此行的实况转播了。
  *
  佘浪越走越心惊。
  他从没见过如此纪律森严的“同行”,其军事素养之高,行动纪律之严,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佘浪顶多发自内心的赞叹一声,季汀军事化管理的效果不错。
  但除此之外,他亲眼见证了季汀的能量究竟有多惊人。
  从a市去x省搭乘飞机的这段路没什么好说的,但从下了飞机进入x省后,无数迹象就不容忽视的堆砌在了佘浪面前。
  x省本就偏僻落后,即墨山的位置更是偏僻,偏到了地图上压根找不到它的地步,佘浪之前进即墨山时,花了不少时间在找路、问路、更换交通工具和向导上。
  就这,他们还兜兜转转,花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
  而这次则完全不同,从下飞机开始,一路上就像是早有人安排好了一切,交通工具和向导一应俱全,压根不需要他们费心。
  黑西装们似乎对此习以为常,一言不发的跟那些陌生人交接,更换交通工具,就连向导的素质都惊人的高——常年往山沟沟里跑的佘浪对这些穷乡僻壤的“向导”们的德性可太了解了,不管靠不靠谱,反正都想从他们这些外地来的人身上多捞点钱,所以大部分向导都显得比较油滑,有事没事就爱找他们唠唠嗑。
  但这些向导简直就跟锯了嘴的葫芦般,沉默寡言,只管带路,带到目的地就走人,绝对不跟他们多说一句话。
  在过于高效的赶路方式下,佘浪眼看目的地越来越近,再抬头一看,太阳都还没下山呢。
  上一趟旅程跟这次旅程的对比太过明显,佘浪不止心惊,甚至有点后怕。
  我之前到底是在跟什么样的大人物对话啊,这种感想自然而然的从他脑海里冒了出来。
  于是,那些跟季汀相关的传言全都一股脑的在脑海里涌现,彰显强烈的存在感。
  眼看即墨山近在咫尺,佘浪实在忍不住内心澎湃的好奇,走到带头的黑西装旁,搭茬道:“小哥,咱们聊聊呗?”
  黑西装侧头看了他一眼,墨镜遮住了对方的眼神,对方一如既往的没搭理他。
  佘浪也不恼,在这一连串遭遇后,他甚至觉得对方这个态度简直理所当然。
  毕竟,他们老大那么牛逼!
  佘浪厚着脸皮继续道:“你们老大……”
  这个词才出口,黑西装就朝他投来了视线,佘浪忙解释道:“我没别的意思,就是他在江湖中的传闻也挺多的,我这不是好奇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吗?”
  黑西装收回视线,快步朝前走去。
  佘浪忙跟上:“之前我觉得那些传闻太夸张了,但今天这么一看,那些传闻也不算夸张……”
  黑西装们没搭理他,快步抵达了目的地——有些破旧的小山寨。
  佘浪对这个山寨印象深刻,他们上次前往即墨山的最后一站也是这里,这里留给他的印象不怎么好,既封闭又排外,防贼一般防着外来者,他们原本打算在这里雇个向导,但寨子里的人一听说是去即墨山,全都避之不及,所以最后他们出发时没雇到向导。
  想起之前的遭遇,佘浪正准备跟这些人说清情况,结果话还没出口,就见山寨里的人沉默的把装备和食物都准备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