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宋予归听到这声哥夫还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后朝柳杏笑着点了点头:“你好。”
林知秋将院门打开,笑着对柳杏说到:“快进来,你发现我没在家怎么不去轻和哥家等,在这干杵着,累不累。”
柳杏没所谓的摆摆手,“我也没等多久,我先去的轻和哥家给他送了才来的你家。”
走到石桌前坐下,宋予归去把井里湃着的水果拉上来装到盘子里,给林知秋他们端过去,然后便回房间看书,不打扰他两。
柳杏看宋予归走了,朝林知秋挑挑眉,凑过去用胳膊拐了拐他:“我听轻和哥说,你两感情很好,你可喜欢你相公了,一直在夸他。”
这几天经常被打趣,他已经习惯了,感觉脸皮都厚了一点,镇定开口:“对啊,我相公这么好,我当然喜欢他了。”
柳杏笑着靠在他肩上:,“哎哟,好好好,你相公最好。”
“我新做的发带,你带上看看,特意弄的红色的,绣的是你的生肖。”
林知秋将头上旧的发带拆了,将新的带上,冲柳杏问道:“怎么样,好看吗?”
红色的发带顺着发丝垂下,晃动之间隐隐还能看到上面的兔子。
柳杏看着满意的点点头:“好看,我这次特意把兔子弄的样式不一样,更明显,很适合你。”
林知秋也很喜欢,柳杏的手很巧,每次做的发带样式都很好看,城里不少小哥儿都喜欢到他家买发带、衣服。
得到满意的效果,柳杏也准备回去了:“好了,好看就好,我就不打扰你跟你相公了,下次再来找你玩啊。”
“就走啦,再坐会儿聊聊天。”看他要走,林知秋赶忙开口。
“不了不了,不打扰你两相处,而且我给顾清也做了一个,还得去送给他。”
听此,林知秋也没再留他,把他送到院门口便回房找宋予归给他看自己的新发带。
第9章 县城生活
第二天一早,夫夫二人收拾完毕,带上林父林母准备好的东西便往临溪村赶。
路过一家糕点铺时,宋予归想起原主母亲很喜欢吃佛手酥,进铺子买了些一并带去。
原主父母葬在村子的后山山腰处,两人的墓地紧挨着,墓碑前还有他之前祭奠烧香的痕迹。
林知秋和宋予归把带来的东西放到墓前,点香跪拜,浇下三杯酒,宋予归看向墓碑,缓缓开口,声音坚定温柔:“爹、娘,我带夫郎一起来看你们了,他是个很好的人,我现在过的很开心,您二老不必为我担心。”
林知秋跪在他旁边,又磕了三个头:“爹娘,我是林知秋,我会好好照顾相公,一起好好过日子,请爹爹娘亲不要担心。”
祭祀完,又清理了下周围的杂草,宋予归又带着礼物到里正家里一趟,他现在住在城里,过几天又要去上学,有时候会顾不上村里这边,拜托里正平时帮忙看护着点他爹娘的墓,有问题的话来林家找他。这不是什么麻烦事,里正答应下来,夫夫二人才回了城中。
到家时正好到午时,赵琼玉在看到他两回来时还惊讶了下,毕竟在她看来宋予归还要去姨妈家,估计小两口回来已经是下午了,中午饭都没做他两的份。
“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吃饭了没,我去给你们做饭。”
林知秋摇了摇头,“没呢,祭祀完就回来了,不用忙活了娘,我跟相公弄碗面条吃就可以了。”
见他们没说早回的原因,赵琼玉也就没有再问,“那你两做着休息会儿,这会儿子太阳毒,走一路累了吧,娘去给你们做就好,很快啊。”
说罢便起身去灶房做饭,林知秋也确实有点热,便也没再坚持。
宋予归打好水,让他过去洗个脸,凉快一下。
赵琼玉很快把面条做好,招呼他两过去吃饭,吃完饭赵琼玉把碗收走,让他两好好休息。
洗完碗,赵琼玉想起来早上听到的话,便过去跟他两商量:“秋秋,你们昨天做的卤味味道很好,你王婶分了点给她家隔壁的刘家,今早刘家姐姐还特意来问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卖,她们家都很喜欢吃呢!”
林知秋闻言开心的望向宋予归,见宋予归也是一副惊喜模样,想了想对林母道:“娘,今天的下水还有吗,反正现在还早,我们卤一锅下午卖卖看。”
赵琼玉笑了下,朝灶房指了指:“有,今早有来买回去喂狗的,卖掉了一些,还剩一桶,都在灶房里放着呢,我用了你今早教我的办法洗的,很干净没有怪味。”
宋予归听完道:“那我们做一锅,到晚上卖卖看,现在就去弄吧,多泡会儿入味。”
林知秋也高兴的点头,两人一起到灶房准备,地上放着桶洗好的下水。
云岚城人口多,对猪肉的需求量也大,有的卖猪肉的一天能杀三四头,林父早年身体好时也是每天卖完一头就杀。
但后来他得了风湿腿脚不太好,家里就林知秋一个小哥儿,他不想让林知秋沾染上太多的血腥味,便就改成了每天卖两头,反正家里的存款也足够他们一家好好生活了。
夫夫二人按照昨天的方法将下水卤好,就等着下午开卖了。
即便听别人夸赞过他们做的卤味味道很好,林知秋还是有点紧张,在院子里来回踱步。
宋予归看林知秋紧张的样子,走过去牵住老婆的手,把他带到书桌前坐下,温声道:“好了,不要紧张,我们生意一定会很好的,现在你要做的是要开始练字,到练字的时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