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生死攸关的时刻,滕烈却朝白惜时笑了,笑得遗憾又豪迈,“这条命早在两年前就该没了,没什么好怕。”
  若是时光能回溯,倒是希望能回到两年前。
  知他心意已决,眼下亦没有时间再犹豫,临分别前,白惜时对郑重滕烈道:“山鹰嘴见。”
  到了最后的分别时刻,滕烈已然迈出一步,不知为何又突然停步,走回,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停在白惜时面前,继而握住她的手,抬起,闭眼,额头轻轻贴向女子的手背。
  这一低头,是虔诚,是感慨,是不舍,是所有的复杂汹涌一齐涌上心头。
  再抬起头时,他又是那个冷肃若定的指挥使,“掌印,山鹰嘴见。”
  第92章
  松开白惜时,冷眼看向步步逼近的追兵,男子在冲出去的最后一刻,对白惜时说了四个字——“不要回头。”
  继而骤然跃出山凹,滕烈盯准最薄弱的疾行而去,他的出现迅速引起追兵的注意,果然,原先的阵型被打乱,于包围之势中撕开了一道裂口,白惜时瞅准时机,跟了出去。
  袖弩飞射而出,左右各干掉一个挥剑砍来的刺客,白惜时一路狂奔,山风在耳边呼啸,她如依滕烈所言一路不曾向后张望一眼,不是冷血,是其实到了这种关头她也会怕,怕一回头,看见的是滕烈倒在血泊之中。
  她不知道若果真如此,自己会做怎样的选择?
  是折返?还是不浪费他舍命争取来的生机?
  抛却那些不好的设想,白惜时脚下生风,身形如鬼魅,跑的五脏六腑都在位移晃动,前往山鹰嘴的路上,期间仍有刺客不断出现截杀阻拦,但都不成规模的零星几人,白惜时出手快狠,果断解决掉拦路之人,朝着与滕烈约定好的地方行去。
  辗转到达山鹰嘴,已是第二日凌晨,白惜时为隐藏身形,同时及时查看四方动态,登上一棵最高的大树,借着高度,张望着她希望能够等来之人。
  寂寥、空旷,起先疲于奔命,已经将近一天一夜没有休息,确认四下暂时没有危险,她开始闭眼假寐。
  不知不觉进入浅眠,待再一睁开眼,已是黄昏时分,周遭仍然静的可怕,落日的余晖加重了这种孤独荒凉之感。
  她能等得来滕烈吗?
  临分别之前,白惜时将那三支烟雾炮中的两根给了滕烈,她设想过对方重伤无法赶到的可能,二人约定好,一旦哪一方等到援军就点燃烟雾炮,这样另一方看到后同时点燃,如此可及时告知方位,等待救援。
  眼下见不着人影,白惜时便希望在天空中会突然出现这样一阵烟雾,至少告诉她,人还活着。
  但是没有,人影没有,烟雾炮没有,哪怕连一只地上跑的小动物都没有。
  入夜之后,深林之中更加寒凉,长时间困于树上躯干酸麻,白惜时正准备跳下去活动筋骨顺带寻找水源,这时候,却见远方亮起了一队明灭可见的火把。
  会是援军吗?
  她停下动作,于树梢静待那群人靠近,当走得近了,听见一声声“掌印”呼喊出口,白惜时心头一松,长长舒了口气,跃至树下正准备朝向那一群人而去,然而寂静的夜里,白惜时突然耳风一动,她听见了一声几不可查的抽刀之声。
  不对,不是自己人!
  而是伪装成自己人的追兵!
  他们狡诈至厮,竟想趁着黑夜行如此障眼之法,将自己骗出来。
  概因对方已然听见动静,还想将白惜时骗至近前再动手,此时再回树上无异于坐以待毙,白惜时果断调转方向,拔腿就跑,朝反方向迅捷而去。
  此番人多势众,不可硬拼。
  察觉白惜时识破计谋,那群人不再伪装,夜中视线不好,但箭矢和飞镖铺天盖地向前射了过来,这次白惜时运气实在不好,竟在躲避一支长箭的同时,腿被一只飞镖射中。
  果断从袖上扯下一截布料,白惜时看准时机躲于了一处石壁之后,紧接着毫不眨眼拔下那枚飞镖,用布料当作捆带将左腿扎紧。
  侧首警觉的听着后头追兵的动向,然而没过多久白惜时却发现前方竟也传来了呼喊踩踏之声。
  竟被前后夹击了?
  白惜时屏气凝神,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很好,后头的追兵提着灯笼从石壁侧边擦过,并没有发现她的栖身之地。但没过一会,前头又突然传来了短兵相接之声。
  什么情况?
  白惜时来不及细思,这时候又听见一阵脚步声靠近,她从腿侧拔出一把匕首,当那人提着灯笼就要照过来,白惜时顷刻间飞身扑了出去,正待用一把匕首结束对方性命,却在那人唤出两个字后瞪大双眼,匕首也急急回撤,最后划破了对方的衣襟。
  那人唤的是“掌印”,与他人没什么不同,但这把熟悉低醇的声线白惜时不会分辨错。
  “解衍!”惊诧望向倏然出现之人,白惜时:“你怎么来了?”
  连日搜寻未敢合眼,此刻终于找到要找之人,见她正好端端站于自己面前,男子一直紧蹙的眉心在这一刻终于被抚平,“刚到辽东大营便听闻掌印失踪未归,所以同将士一同出来寻找。”
  “万幸,掌印没事!”
  闻言,白惜时望向正在交战的双方,确认道:“所以前头是营中兵士?”
  解衍:“是。”
  听到这一声肯定的答复,白惜时深深闭了闭眼,援军,他们终于等到了援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