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九隆山里植被丰富,空气湿度大,岩石都是滑的,稍有不慎就会滑倒,更别说在这种被瘴气遮掩、被温差侵扰的地方,地磁力再一爆发,拿着专业设备都找不着北。
店老板坐在门口,又说起了跟九隆山不一样,但异曲同工的另一个地方——垂山。
“那些驴友去垂山,都喜欢走龙脊。龙脊、龙脊,龙的脊骨,是一般人能走的吗?龙脊海拔高,路况复杂,天气变化多端,万一遇上下雪,那更是连原路返回都做不到。每年都有人进山,每年都有不少人失踪,警察去找、搜救队去找,尸体都找不到。”
九隆山在西南边境,离这里远得很,垂山稍微近一点,但也有将近一千公里,开车要十个多小时才能到。
重点是,跑偏了。
江序把话题拉回来:“老板,那个人不是九隆山失踪的吗,他们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店老板摆手:“这我就不知道了,只听说他们先是去了罗卜楞,又去了普兰无人区,一路上风尘仆仆,这前不久找到这儿来,谁知道是怎么找过来的。”
看来店老板也只是道听途说来的一些消息。
江序挥手:“那我们先走了。”
“好。”店老板转身进店,忽然想到什么,赶紧叫住江序,“哎,你们也是来这边旅游的?”
“是啊。”江序顺着店老板的话往下说,“这不是年中了,请了假跟朋友出来玩几天。”
“你们在开发好的景区玩儿就得了,千万别嫌自己命硬,跑去那些没开发过的地方,什么九隆山、南山,都千万别去啊。”
江序摆摆手:“放心吧,老板,我们都惜命,只会怕自己活不够,不会去这些地方的!”
徐成莫一点不给江序继续瞎聊的机会,车已经开走了。
江序只能把头微微探出去跟店老板告别。
查警官拽着江序的衣领往里拉,提醒道:“不要把头探出车窗,小心被剃头。”
“……会不会说点好听的话?”
“这是提醒,万一事情发生了就晚了。”
“……”
三个人赶回茶馆的时候,周风砚正在和林伽仪、齐鹤连玩抽王八。
作为严守纪律的好成员,周风砚自然不会跟大家赌钱,所以输了的惩罚就是在脸上贴纸条。
周风砚看见推门进来的江序,赶紧抹掉贴得脸上只剩眼睛和嘴空着的纸条。
“江序,你们可算是回来了。”周风砚把牌往桌上一放,迎上前,伸手等江序带回来的符,“怎么样?”
徐成莫“啪”一下把打包回来的甜皮鸭子放到周风砚手中。
周风砚刚想说话,但是……
“好香啊……”
光顾着玩牌,忘记吃东西了。
江序招呼林伽仪和齐鹤连:“给你们带的甜皮鸭子,保温袋包回来的,还热乎呢。”
收拾干净的桌上摆着四枚符。
一枚是张丽晴家的神龛里找到的,一枚是周风砚从摩诃寨求来的,一枚是查警官和江序从摩诃寨求来的,还有一枚是徐成莫从摩诃寨求来的。
四枚符都是明黄色,但只有一枚上绣着彼岸花,其余三枚上面都只有祥云纹。
事情已经很明朗了。
神龛里的并不是什么平安符,林伽仪口袋里的也不是什么平安符。
“轮回转世符……”林伽仪埋头在当地县志里查找,打了个哈欠,把书递给周风砚,“你看看这个,像不像?”
既然现有的线索不够充分,他们只能选择从过去挖了。
周风砚让警局的人帮忙,从档案馆里借来了当地的县志。
县志记录了一个地方的历史、风俗、人物,既然摩诃寨在这里存在了上千年,县志里一定会对此有所记载。
“古有西川路,诡谲之地。祭司曰,西川路有一山,临于符汶河,山上有鬼怪,其状如禺而毛发枯槁,伏行人走,诱人食之,牙尖如锯齿,因其名曰千齿。山上有一地,祭司神通广大,将其收服,困于山中,自而百姓安居。”周风砚指着书上的字,“伽仪,这里说的是不是山姥?”
林伽仪点头:“我记得听人说过,他们那里有一种怪物,以前的老人都叫‘千齿鱼’,按照描述,应该就是山姥。”
林伽仪还记得在那楞摩诃寨的时候,承远师傅说的,千齿鱼并非鱼,而是一种来自平安时代,长得像老妪的妖怪。
根据当地人的说法和尸体上的痕迹,那东西应该就是山姥没错了。
林伽仪忽然指着西川路:“西川路,是指西川吗,还是嘉州?”
“一千多年前,嘉、眉、陵三州都属于西川路。”周风砚解释道,“嘉州还是嘉州,但西川路不是了,西川路和现在的西川不是一个地方。”
林伽仪点头,低头看着“祭司”两个字。
“一千年前,祭司的地位很高吗?这里说,祭司住在山上,是说摩诃寨所在的那座山?可如果是的话,现在摩诃寨里的不是和尚吗,为什么一千年前那里的是祭司?”
一千年前的祭司没落之后,和尚接管了摩诃寨?还是说,摩诃寨里的和尚其实跟一千年前的祭司本就是一脉相承,不过是换了个头衔?
如果是后者,现在摩诃寨的和尚和一般意义上的和尚是一样的吗,还是说,他们根本就是另一伙人?又或者说,一千年前的祭司本就是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