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就再饿一夜,翌日请皇后想法子送来能够久放的点心吃食就好了。俞知光打定主意,立刻在床上躺平保存体力,闭目了,闻到一股浓烈的香气,是肉类经过炙烤,撒上调料的香气。
  好像福满楼的薄皮烤鸭。
  她一定是太饿了。
  俞知光拿被子蒙住脑袋,有什么东西在她的枕边砸了一下,发出闷响,伴随着越来越强烈鲜明的烤鸭香味。她拉下被子,愣怔地看枕头边冒出的油纸包,还温热着,打开果真是烤鸭,她当即撕下一只鸭腿。
  “是影二吗?”
  “影什么二,是我。”
  薛慎的声音透着愠怒,大手伸过窗台,把半阖的窗完全打上去,人随之翻了过来,一把拽她入怀里。
  “为何答应陛下,他怎么骗你的……”
  “你别乱讲。”
  俞知光一只鸭腿堵住了他的嘴,指指窗外,虽然这是她的房间,但陛下的影卫没准还在墙外守着呢。
  薛慎不管,抬手揉乱她的发,鸭腿塞回她手里,一下子把她扛起来,“现在就跟我回去。”
  第54章
  “现在就跟我回去。”
  薛慎轻轻松松地将俞知光扛在了肩上。
  俞知光一手油汪汪的烤鸭, 一手扶他,哪都不好着力,视野里是月光映照的地缦, “薛慎, 真的回去吗?外头还有紫宸宫的人在值守。”
  “早处理了。”
  薛慎脚步不停, 转眼到了隔扇门前, “先秘密送走,明日发现你失踪了,我便来问太后拿人。”
  “陛下知道你这么做吗?”
  “大不了罚俸。”
  叶聿铮还需要他。
  皇都外屯兵尚且不算, 负责宫廷戍卫的将领一共有三人,薛家、司马家、明盈郡主嫁的右骁卫常家。
  常家已倒向了太后和宗亲一派, 司马家素来中立,薛慎这些年一直是叶聿铮的左膀右臂。
  可俞知光语气严肃了些:“你先把我放下来。”
  薛慎摸到门扉的手移开,顿了片刻,把她放下来, “别听陛下说的大局, 你不在, 谋划照样进行。俞知光, 想你自己,想你自己怎么过得舒心。”
  他抬手,在她快干出死皮的嘴唇上,揉了一下。
  人待在紫宸宫受磋磨,连吃喝都谨慎万分,不敢入嘴,若非今日有特殊事情没忙完, 他一刻都不想俞知光待在紫宸宫。
  “有水囊没有?”俞知光确实渴了。
  薛慎从腰间解下给她,她接过回屋, 就着水囊和那包烤鸭,在桌边斯文秀气地吃了起来。
  薛慎待她吃完了,再催:“笙笙。”
  俞知光抽出绣帕,擦了擦嘴,把弄脏那面慢慢折在里头,一双眼眸垂着,“是我不太想走。陛下问我愿不愿意留下的时候,我心里松了一口气的。”
  原来为了大局,也可以不走。
  “你还记得,把我送到鹭津渡的时候吗?”
  “记得又如何?”
  “我爹去曹州赴任,那条船上不止有同行官吏,还有我阿娘。这次他们回来,我问过阿娘,曹州那般凶险为何还要跟着去,爹爹又是怎么同意她跟去。”
  “你娘怎么说?”
  “我娘把我爹骂了一顿,说把她独自扔在皇都。我爹是心安了,她天天吃不好睡不安,再隔三差五揣测我爹会出点什么意外,日子如何能过得舒心。说得不好听,就是为国捐躯,她还能赶上见最后一面。”
  那双清凌凌的杏眼抬起来,她注视着他:“阿娘说,夫妻同甘共苦,这种牵挂的苦不能她独受。”
  薛慎手指蜷缩了下:“那笙笙怎不骂我?”
  “我舍不得呀。”俞知光的声音轻轻的,像春日的叮咚泉水,流淌过耳际,滋润出一片春暖花开。
  屋里没点灯,月色如水倾泻到敞开的窗扉。
  小娘子眼眸清灵,面上不见被磋磨一日的怨怼,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肯定是才同你当夫妻没多久的缘故,等过个十年八载,没准我就舍得骂你了。”
  薛慎笑,劝说的话语再讲不出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他拥着吃饱喝足,累得睡过去的俞知光,仰躺在紫宸殿的厢房里,最终还是没能带走人。
  夏夜尚热,小娘子睡得眉头拧起,薛慎在床头摸索到一把绸扇,一下下给她扇着凉风,顺便赶蚊子。
  窗外飘进的月色渐淡,继而慢慢变为熹微晨光。
  薛慎摇了一夜扇,看了一夜人,赶在卯时,轻手轻脚翻窗而去,去当今日的值。离去之前,在还睡得酣然安宁的小娘子眉心落下一吻。
  不用等十年八载那么久。
  他的笙笙或许很快就要气得骂他。
  辰时初,俞知光给郑嬷嬷叫起。
  薛慎已了无踪迹,他手尾干净,连她吃的福满楼烤鸭的油纸和骨架都收拾走了,枕下留了个水囊。
  俞知光去太后那儿侍药。
  本身雍容华贵的妇人,因头疾折磨,整张保养得当的面容呈现一种往下倾颓的苦色。她双手捧着药碗,半天手酸了,太后都病恹恹地没接。
  黄福来的声音响起:“太后娘娘。”他从门外进,拂净衣袖,朝太后递去一卷信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