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薛慎身穿盔甲,骑马在城楼下踱步,再有一刻钟,便是一千精锐骑兵集结的时辰。骑兵行军快,他特地留出时间,给妻儿老小在本地的将士同家眷告别。
  军师贺春羽也骑马,在他身侧哆嗦:“冷死了,这种鬼天气出兵,细雪还好,要撞上暴雪封山……”
  他未说完,对上薛慎看乌鸦嘴的眼神,话音收住。
  两人百无赖聊,视线投到了城门下。
  有士兵亲人特意相送到此,小孩儿穿棉袄还没膝盖高,不懂离愁别绪,但会抱着自家爹爹哭成个花脸猫。
  “我光棍一个,没有小媳妇要告别,你也没有?”
  “风雪天折腾什么。”
  薛慎放任追电自由行走,虚握缰绳,追电打了个鼻响,马头调向了大军出发的方向。
  军情太急,他整装待发,点将整兵后,才抽出空派人通知崔府的阿姊与将军府,眼下二人都该收到消息了。
  “将军是不想折腾,可有小娘子舍不得啊。”
  贺春羽的声音在身后,忽然揶揄起来。
  薛慎没转头,手中马鞭不重不轻地往后一甩,贺春羽一顿骂骂咧咧,勒紧缰绳避开,“狗脾气,这都有人冒雪赶来送你,真是想不通。”
  说得什么怪话。
  薛慎侧目,城门卫盘查放行,印有将军府徽标的马车和卫镶穿越一众相送军士的亲眷,来到了他的马前。
  车门打开,先露出一双粉珍珠白花缠枝的绣鞋。
  冷风闯入,卷散了熏炉的暖热气息。
  俞知光一双脚才踏出去,就冷得打了哆嗦,听见薛慎沉稳的声音穿越呼啸风声,“你别下来,我进去。”
  她刚探出去的半个身子,立刻缩回了马车里。
  薛慎一身明光铠,锐意逼人,携裹着风雪寒气。
  人一进来,车厢内就好似冷了几分。
  他入鬓长眉覆着细雪,在俞知光注视下一点点融化,声音也不温不热:“何事赶过来?”
  “我来给你送行啊。”俞知光理所当然。
  有道是穷寇勿追,丢了军籍而顿觉无法谋生的士兵,就如同陷入类似境地,会更加绝望激烈地反扑。
  薛慎要面对的,或许是八千个这样的人。
  车内静默了一阵。
  薛慎不知作何反应,他从军时,阿姊已嫁,每每冲锋陷阵,都是一人去一人归,哪怕已经调回皇城,亦不会让薛晴来相送,薛晴横竖干不出那种依依惜别的事情。
  俞知光也没有愁眉苦脸的打算。
  明媚面靥上还带着点笑容:“还好赶上了,给你。”
  塞到他掌心里的东西,轻飘飘,烘着暖热,像是被她就这么攥了一路。薛慎低头,望见一枚平安符方片,系着编织好的穗子和一颗剔透近透明的琉璃珠。
  他尾指一勾那枚琉璃珠,“怎么还有我的份?”
  俞知光轻声解释:“在永恩寺一起求的,不过琉璃珠要拿去给戒空方丈诵经开光,耽搁了好几日才拿到。”
  她静静看着眼前披坚执锐的男人。
  这张脸与她初到皇都,在户部侍郎罗府大门前看到的渐渐重合。血污煞气褪去,刚毅英武的面容变得清晰。
  从永恩寺回来后,俞知光找人打探,才知道姚冰夏的姐姐就是嫁入户部侍郎罗家的夫人,那个给俞家送马蹄糕,笑起来和善温柔的罗家夫人。
  但她还是想把平安符给薛慎。
  “薛将军不信鬼神,但我信,祝将军常胜常安,早日归来。”俞知光想了想,“你不想随身戴的话,就把它挂在兵器架上,我问过永恩寺僧人,说这样也可以庇佑。”
  薛慎捻了捻那枚琉璃珠,“是花里胡哨。”
  说罢,他把平安符收到了最贴身的胸甲后。
  “俞知光。”他喊她,接下来并不说话。
  幽深狭长的眼眸对上她的,眼里少有外露的情绪,像夜里的一盏小灯,明亮而不灼人。
  俞知光第一次想躲开他的眼神,却不是因为害怕。
  她闭上了眼,武将掌心与指头的厚茧,染上风雪的冷冽,触感变得更鲜明,贴在她脸颊,只触碰一下就离去。
  “雷雨天害怕了,就回俞府住。”
  “我说过,早不怕了。”
  “要是顺利,至多十日回来。”薛慎靠得更近,叫她鼻尖嗅到一股铁甲的冷锈味,她好像能看见男人低缓醇和的声线如何化成实质,一点点钻进她耳廓里。
  “家里那些乱七八糟的艾绒条和穴位图,扔了吧。”
  俞知光再睁开眼,薛慎已推开车门离去。
  高大的武将又翻身上马,清点已集结的精锐骑兵。
  她捏了捏发热的耳廓,又摸了摸脸颊,勉强镇定后,嘱咐卫镶驱车:“卫镶,回去吧,回家。”
  第21章
  戴州接连暴雪, 今日薛慎距离出发,已有十五日。
  俞知光睡醒后,眼皮子就隐隐跳, 正在宣纸上写下第三个“正”字, 听见元宝进来询问, “小姐, 又有请帖,这次是兵部尚书家的老夫人。”
  裁军令颁布,武将家眷们礼佛祈福的活动更是频繁。永恩寺那一回之后, 俞知光就推脱了不少类似的邀约。
  “还是回一份香火钱吗?”
  “老夫人发的帖子,不好推脱了。”
  俞知光将记正字的宣纸收好, 接过帖子翻开,上写的是普佛寺,上次去永恩寺拜了四臂观音像,她记得普佛寺在皇都西南角, 供奉的是大日如来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