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薛慎喘息未定,抹一把额角混着的汗水和血丝,还未跨过围栏,发热的胸口被她按上了什么东西。
  定睛一看,一只绣着金秋柿子的丝绢荷包。
  寿南山的阳光灿烂,风却寒凉。
  俞知光听话地披了件厚实的海棠花纹夹棉斗篷,领口一圈雪白软绒,衬得她整张脸更乖巧娇憨。
  “我在司礼监那里看了大比武细则,大大小小单兵团练共计二十八项,每项优胜都按三个金锭算,兑换市值金价大概是五千两,算你全部都得胜,拢共得这么些钱。”
  小娘子杏眸轻眨,“我给你,你别比了。”
  两人成婚这些天,俞知光第一次主动对他说这么长一大段毫不卡壳的话。薛慎捏着荷包掂了掂,重量很轻。
  “里头有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和一点碎银,剩下的……我回府再给你补,不会赖账的。”
  “哦。”
  薛慎又抛了下荷包,转手塞进了她披风后的帽兜里,按了按,隔着厚厚斗篷推她往避风处走。东南角看台上,太后与几位皇家的金枝玉叶都在看,包括那位明盈郡主。
  他带着俞知光来到金吾卫的营帐。
  挡帘落下,隔绝了外头呼啸的风和手底下人一双双好奇的眼。武将的帐篷粗糙,只有个小炭炉在烧热水,不像女眷那边两侧都燃银丝碳,帐篷内就比外头暖和一点点。
  薛慎拎起烧得滚烫的茶壶,冲一半水到粗陶杯里,塞到俞知光手里。
  “我不渴啊。”
  “暖手。”
  俞知光一手握着杯,一手解开披风系带,摸到薛慎塞进去的那只荷包,“你真的不要吗?”
  “看过府里账簿了。”薛慎的语气并不是疑问,“看过了,那还不让我比武?”
  “受伤了怎么办?”
  “不会。”
  薛慎放松地斜靠在桌前,慢慢解开腕上缠绕的布条,半晌补了一句,“会受伤的,早比完了。”
  不止比完了,还大获全胜了。
  俞知光摩挲着荷包上的绣花,毡房外响起了副将陈镜的大嗓门:“将军,要到靶场准备了,听说魄罗国来了个神箭手,我等不及要去见识见识了!”
  薛慎丢下护腕,翻出一枚扳指戴在手上。
  毡房挡帘掀开,冷风阵阵被男人的身形挡去大半。他侧头微微往后:“俞知光,要来看吗?射箭不会受伤。”
  俞知光重新整理好斗篷,跟着他出了营帐。
  擂台撤下,换成百步外一排箭靶。
  一点红心在晴日下鲜艳灼目,又似乎遥不可及。
  传闻中魄罗国来的神箭手其貌不扬,甚至身材也不高大,一双细目藏神,早已挽弓,站在靶场。
  裁判下令开始。
  箭手连射三箭,左中右三靶,都是正中红心。
  周围都是惋惜的议论:“这下可难了,即便我们的人正中靶心用处也不大呀?落得和魄罗一个小国齐名。”
  “大比武这么多项呢,输了射箭一项又如何?”
  “这不是一项两项的事儿。刚打呢,就输了阵仗。”
  俞知光担心地看了看薛慎,大比武才开始没多久,落下风确实不好看。薛慎神色如常,将她帽兜拉起罩住耳朵,利落地翻身过栏杆,入了箭靶围场。
  司礼监的小黄门正要把射了箭的靶撤掉,薛慎打个手势,把同样几个箭靶留在了原地。
  之前的议论顿时变了猜测:
  “嗬,薛将军还要射那个箭靶呀?”
  “红点就那么大的位置,万一撞到箭呢?”
  “哎别说了,你这乌鸦嘴……”
  俞知光手缩在斗篷里,揉着里衬缝边的白绒,见薛慎挑了一把更大的弓,手臂随着弯弓动作紧绷出好看流畅的线条。他张弓随意,瞄准时沉着而全神贯注,仿佛把外界的纷纭议论都隔绝出去,天地之间只有靶心一点。
  利箭射出,风鸣破空。
  “嗒”一下,裹着万钧之力,扎入红心。
  本来插在靶心的那一支箭被震落在地上,孔雀绿尾羽在阳光下耀目,而整个箭靶也被震得微微摇晃起来。
  围观武将们爆发出一阵热烈叫好声。
  “好!”
  “魄罗国的原来是个银样镴鎗头,有准头没力道。”
  “真他娘的解气!”
  “讲话斯文点,外邦和通译听着呢。”
  “薛将军的臂力,单手举起个人没问题。”
  俞知光看得掌心出汗。
  听见议论,蓦然想到昨日,薛慎单手将她从将军府门抱到了明堂里,比起不习惯突然亲近,更多是骤然被举高的新奇,视线变得开阔,充满了往日看不见的细节。
  有点好玩,能再试一遍就好了。
  薛慎回到她面前。
  靶场里,十二卫武将与邦交国的箭手还是比试,有了他作例子,武将们铆足了劲要把箭射出新花样来,把箭靶挪远的,让小黄门在空中抛频婆果再一箭射入的。
  势必要让邦交国看清楚,我朝神箭手可不止一位。
  小黄门捧着一个小红木折盘,覆盖如意吉祥纹黄绸,一溜烟小跑过来,喜上眉梢地道贺:“恭喜薛将军,陛下龙颜大悦,特意嘱咐再赏将军一份。”
  “谢陛下赏赐。”
  薛慎给她拧了个方向,两人朝着天子远远行了一礼。
  俞知光起身时,朝着旌旗飘扬的天子仪仗望去,明黄营帐里,少年天子着郑重华美的衮服,冕旒垂珠遮盖了眼前,但依稀能够辨认出高鼻薄唇的清秀轮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