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周围灼热的火团将空气都烧的滚烫,温度在持续升高。
  李元阙在春华殿中找了片刻,见到春华殿的大门,在从外面被撞开。
  他能听到远远近近的呼喊声,大叫声。
  整个宫中的人都在往这个方向匆匆赶来,纷纷呼喊着“走水了”、“快救火”。
  李元阙并不意外。
  刚刚剧烈的爆炸声,足以惊动这深宫中每一个沉睡的人。
  许多人在向春华殿汇合,李元阙失去了最好的时机。
  下一步的行动变得清晰。
  李元阙需要在被宫中侍卫包围前,脱身离开。
  既然已经做出决断,李元阙当机立断放弃追踪光渡,从另一侧墙壁翻了上去。
  他骑在墙上,却没有立刻跳下去,而是借由树木和黑夜的遮掩,最后一次回看这座他儿时居住的宫殿。
  到了高处,视野更加清晰。
  春华殿半边的房屋已经不成样子,可在另半边尚且完好的屋子前,李元阙甚至看到地面上还有一串微弱的火,正顺着地上游走,像蛇一般如暗火前行。
  那是早就铺在这里的引线。
  而这一段引线,还没有烧到尽头。
  两边引线的长度决定了爆炸的时机,光渡甚至留出了第一次爆炸后逃生的时间。
  ……而光渡在进入春华殿时,就点燃了引线。
  他更是不知提前多久布局,才能如此避人耳目,在春华殿中安置了重重火药。
  这场毁灭,原来光渡早已势在必行。
  春华殿曾经是李元阙最熟悉的地方。
  在这个熟悉的地方,如今暗中发生的一切,都让李元阙难以想象。
  他竟一无所觉。
  毁掉春华殿,是皇帝默许的么?还是光渡自己的谋算布置?
  这座旧日宫殿,势必会完全变成一片废墟。
  李元阙最后一次回顾春华殿,将今夜的一切深深记入脑海。
  然后他跳下宫墙,隐入黑暗。
  “……光渡。”
  李元阙的身影淡入夜色。
  只剩下这个在唇齿边呢喃诵出的名字,在烟与火的黑夜中消散。
  …
  中兴府入秋后天干物燥,火势蔓延极快。
  宫人奔走相告,忙着救火,只是彼时他们尚不清楚,这场突如其来的春华殿大火,究竟只是一次走火引起的意外巨响,还是一场别有用心的爆-破。
  但很快,每个人都有了答案。
  第二波爆-炸的震动摇撼大地,火光在黑夜中冲天而起,惊动了宫中所有的人。
  不是意外。
  这是一次蓄意谋划的爆-炸。
  如果说第一次爆-炸,只是塌了半座宫殿,而后的一次大规模爆-炸,彻底将整个春华殿炸成废墟。
  春华殿在众人眼前被火海吞没,寸寸崩塌。
  彻底变成废墟。
  宫中火光冲天,在夜色中更是明亮如昼,怕是城中百姓,都清清楚楚看得见宫里的异变。
  那是春华殿的方向。
  是已故太妃的旧居,也是太妃住过的宫殿,是如今掌管兵权的那位王爷的童年故居。
  这样一个前身后因都格外敏-感的地点,偏偏还笼上一层帝后博弈的阴影。
  数个时辰前,皇帝收回了皇后翻修春华殿的权柄,这件事无人遮掩,差不多该知道的人,都可以知道。
  春华殿的火,真相格外扑朔迷离。
  谁在局中?
  谁会以如此决绝的手段毁掉春华殿?谁又能因此获益?
  皇帝脸上的笑意都消失了。
  若真是因为春华殿天干物燥,导致了夜半失火,那也就罢了。
  可这场不容错认的、在皇宫后院里肆无忌惮的爆-炸,就像一个嚣张的耳光,明晃晃地打到了皇帝的脸上。
  皇帝本就极看重名声。
  今夜的事故,对于皇帝的威名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衅。
  现在外面的情况未明,皇帝没有贸然离开自己的宫殿。
  他的太极宫仍是最安全的所在,皇帝身侧坚如壁垒,足有百人或明或暗地保护着帝王的安全。
  皇帝在脑子里仍在飞快思索着所有的可能,在宽敞的殿中来回踱步。
  直到皇帝眼角瞥见进殿的太监,才从沉思中回神,随口问道:“卓全,光渡是否已安全出宫?”
  这场大火虽然蹊跷,可光渡离开得早,算算时间,光渡应该已经安全离开宫中,和这场变故错身而过。
  只是卓全没有给出皇帝想要的回话。
  卓全听了皇帝问话,猛然双膝着地,脊背深深伏在地上,“陛下恕罪!奴才……在出宫途中与光渡大人失散,根据宫殿出入口的监军回报,光渡大人,至今还没有出宫……”
  不过片刻,皇帝寝殿大门猛然大开。
  皇帝从里面快步走了出来。
  他出来的匆忙,里面只穿着就寝时的寝衣,只肩上披了一件大氅,显然是临时起意的出行。
  卓全惊慌劝阻:“陛下!春华殿走水一事不简单,若宫中纵火的贼子尚未离去,他们目的很可能是陛下!而春华殿可能是声东击西的伎俩!”
  “陛下留在太极宫,才万无一失!”
  皇帝没有停下脚步,他的目光扫过卓全,卓全浑身一惊,立刻低下头,闭紧了嘴。
  在皇帝出宫的那一刻,数十名侍卫跟了上来,将皇帝看似松散,实则紧密地保护在中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