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赵王殿下到——”一道尖细的嗓音打断众人的思绪,大家纷纷跪下,乌恩其也随着其他人一同磕头,心中却在想这安江寺又如何与赵王有关系?
今日大殿中的灵宝天尊像刚一倒,就立刻有人来控住了场子,看着着装也不太像官府的人,倒像是私兵。
赵王更是后脚就过来了,虽说他近来很爱到安江寺上香,但这时机未免有些太赶巧。
更何况这安江寺距离京城、距离这几位皇子的封地都不算远,若真的虔诚信道,又为何从前不来呢?
待到让众人平身之后,赵王这才不紧不慢的问道:“这是怎么了?”
立刻就有银甲侍卫答道:“回殿下,安江寺中的灵宝天尊像竟然无故塌了!”
赵王闻言,脸色瞬间阴沉无比:“父皇命京近的寺庙供奉三清,安江寺可是有什么不满?”
安江寺的老方丈哆哆嗦嗦,立刻跪下磕头:“绝无!绝无!”
“那为何三清像会垮塌!”赵王厉声呵斥道,又命人去查看那倒下来的灵宝天尊像。
一位银甲带刀的侍卫轻轻拨动了一下那半截倒下来的残像,里面竟然涌出一大股白蚁来。
再看那像,赫然已经被蛀成了中空的。
“好,好!你们就是这么奉神的!”赵王一甩袖子。
众人皆噤若寒蝉,乌恩其微微抬眼,只见那些僧人光亮的脑门上已然满是汗水。
赵王冷冷地说:“去搜。”
那些银甲带刀侍卫留了一队人守着赵王,其余人又尽数进入寺中。
不一会儿,便有人带着几封书信出来:“回殿下!这上面写的是草原语!”
老方丈立即脸色大变:“怎么可能!”
赵王道:“本以为安江寺只是藐视皇威,谁料竟然如此胆大包天。还敢通敌?”
听着赵王在这指责安江寺通敌,乌恩其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这架势摆出来,明显要是对付安江寺,因此也没太为难他们这些香客。这时候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不掺和进去。
“祝姑娘,你没事吧!”
熟悉的声音让乌恩其猛地一抬头,便看见陈雁行出现在山门口,身后还有几个银甲侍卫气喘吁吁的追着。
而当赵王阴冷渗人的目光缓缓扫向陈雁行时,乌恩其心中长叹,看来这安江寺之乱,她没法不掺和了。
第42章 反诗
“何人!”赵王身边的侍卫们纷纷拔出刀, 雪亮的刀尖对着陈雁行。
在场所有人都去打量这位大胆闯山门的女人,只见她利索跪下:“小女子听闻安江寺倒塌,因友人今日来上香, 心忧不已, 顾才冒犯。”
“你功夫不错呀。”赵王冷漠的说。
陈雁行立刻唯唯诺诺道:“是官爷们没同我较真……”
“连一个女人都拦不住, 你们就是这么当差的?”
那三个追着陈雁行的侍卫立即跪下, 两股颤颤。
赵王的目光又转回来:“你的友人, 是哪一个?”
陈雁行抿了抿嘴,心里并不想说。香客一共就那么几个人,乌恩其主动站了出来:“回殿下, 是我。”
话音一路, 她便被和陈雁行押至一处。留下护卫赵王的人不算很多,她又和陈雁行在一处,如果真要动起手来, 这几个人未必能拦住,不让她们两个逃下山去。
况且那日赵王出现在青石桥附近,陈雁行的反应显然认得他。而方才赵王看她的那一眼, 说明他也能认出来陈雁行。
她们两人被银甲的侍卫盯着,赵王像是权衡了一下轻重缓急, 又转而去找安江寺的麻烦。
“方丈还有什么可辩解的吗?没有的话就随本王走一趟吧。”
老方丈乞求道:“殿下,您明鉴呀, 安江寺真的绝无不敬之心。”
其余去搜查安江寺的侍卫们也回来了, 其中一人手中拿着一叠卷起来的宣纸,对着赵王说:“启禀殿下!这上面写的似乎是反诗。”
“怎么可能!”
赵王伸手接过, 读道:“安得杏花烟雨楼, 江流莽原歇吴钩。四百四十苦病里,逆水横渡不用舟。”
他读的时候刻意把每句的头一字咬重, 众人越听越是冷汗津津,不等他完全读完,老方丈便“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
赵王不徐不疾道:“您跪什么?这不是很会作诗吗?”
“殿下,殿下,您明查!此诗绝非安江寺中人所作啊殿下!”老方丈如捣蒜般磕了几十个头。
“不是寺中之人所作,难不成是本王所作?”赵王脸色徒然变冷,又扬起手中那几封写着草原语的信件,“别忘了还有此物呢!”
这时,一位和尚突然跪行几步,开始磕头:“师父,事已至此,您还是主动招了吧!”
“你、你说什么?”老方丈手指哆嗦着,满脸不可置信地指着他。
“你这畜生!在胡言乱语些什么!”慧贞和尚虎目圆睁,竟有几分金刚怒目的意味。
那突然跳出来的和尚继续磕头道:“师父!瞒不住的!”
“休要再含血喷人!”慧贞和尚几乎要冲出来打他,却被银甲带刀侍卫一左一右给架住。
赵王好整以暇道:“人证物证俱在,安江寺还有什么可说的?”
“我当初真是瞎了眼!你枉我、枉我……”话音未落,老方丈竟是急火攻心,一口气没能提上来,两眼一翻昏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