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但她说出来的话,却极为冷酷:“荆侯府绝不能留。”
丹阳县主一时怔住,愣愣看着她。
景涟轻轻蹙眉,无限楚楚。
她道:“荆侯连忤逆不孝的罪名都敢往你身上安,说明他已经昏了头,冲动极怒之下,什么做不出来?老荆侯年事已高,脑子也不见得比他儿子清楚多少。眼下荆侯府正涉在刘冕那件事的浑水里,趁此时机解决掉最好,免得遗患无穷。”
丹阳县主语塞,片刻后才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没有想到,这样的话会由你说出来。”
这句话的意思自然不是在指责景涟狠毒,而是包含着另一种深意。
景涟语气平静道:“我说这些话的机会并不多,不过生在皇宫里,总会有一些时候需要。”
丹阳县主若有所思:“此话有理。”
生在皇宫中,固然深受帝宠,花团锦簇,但也无疑是许多人恨之欲死的眼中钉。
权势和利益比很多东西都重要,对某些人来说,甚至比性命重要。
无论这性命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
“我明白。”丹阳县主点头。
马车转向,驶入华阳道。
京中近枝宗室,大多居于华阳道,郑王府也不例外。
车驾缓缓停下,王府大门开启,门里抬出两顶软轿来。
景涟与丹阳县主弃车登轿,兰蕊等几名女官随侍在旁。
“你把他们都打发走了?”丹阳县主低声问。
景涟点头。
公主平日出宫,并不用搞得地动山摇。景涟今日浩浩荡荡前呼后拥,也只用了半幅仪仗,宫人们只带了几个贴身的亲信,宫中带出来二十名侍卫,另有近百名是戍守公主府的亲卫。
无论让谁来评价,都不能说郑王府危险。
景涟顺理成章打发走绝大部分府内亲卫,随侍的公主长史带着其余人则由郑王府的人接待。她只带了兰蕊等人,与丹阳县主牵着手向后宅去。
丹阳县主仍然如未出阁前那样,住着王府后宅最宽敞华丽的一处院落。这里只有一点不好,就是太过僻静。
丹阳县主喜欢热闹,待侄儿侄女们很是疼爱,允许世子兄妹们随意出入玩耍。
景涟方一进院门,就见郑王世子拉着弟弟妹妹的手跑出来,四个孩子脸上黑一块白一块,身上滚了一层土,像四只泥地里爬上来的泥猴。
四只泥猴很高兴地朝丹阳县主扑过来。
丹阳县主花容失色:“站住!”
泥猴们讪讪站住,世子年纪略大些,识得景涟,带着弟弟妹妹们行礼。
景涟喜欢生得漂亮的孩子,去东宫时常逗二公子与和雅县主玩。面前这四个孩子自然也生得极好,但对着四个人形的泥团,景涟实在无从下手。
丹阳县主驱赶道:“快带着他们回去洗一洗,看你们滚得满头满脸都是泥,又去祸害我的花树了?”
她虽嗔怪,语气却不恚怒,显然并非当真恼火。
世子还在支支吾吾,年纪最小的四妹已经骄傲地挺起胸膛:“没有,姑姑,我们这次没有碰树,我们去帮你拔草啦!”
丹阳县主大为惊异:“你们转性了?不错不错。”
四妹骄傲道:“姑姑,你的花盆里也长草啦,我们都清理干净了,厉不厉害?”
景涟一愣,丹阳县主也迷茫片刻,忽而变了脸色。
“是什么花盆?”
四妹不明所以,比比划划:“一个白色的,好看的花盆,上面题了字,也可好看了,就是我不识得……”
话未说完,丹阳县主已经捂着胸口摇摇欲坠。
景涟颤声:“不会是…不会是那株素冠荷鼎吧。”
丹阳县主有段时间极爱兰花,还特意托景涟寻找名种。老太妃的弟弟入京时,给外甥女带了一盆千金难寻的素冠荷鼎,丹阳县主一直当成祖宗那样虔诚地侍奉着。
丹阳县主面色煞白:“不是。”
景涟正要松一口气,只听丹阳县主颤声道:“虽不中亦不远,那是我三百金买来的上等翡翠兰。”
眼看姑姑像是随时要吐出一口血来,四个泥猴变了脸色,知道闯下祸来,连忙围过来:“姑姑,姑姑,我们错了!”
丹阳县主有气无力道:“你们快走吧,我现在看见你们,藤条就蠢蠢欲动。”
四个孩子忙不迭地跑了。
“你还好吗?”景涟担忧道。
丹阳县主捂着心口:“我有点不好,我先去看看能不能抢救,你自便。”
她颤颤巍巍地走了,窈窕优美的背影此刻像个年过八十的老妪,摇摇欲坠。
景涟进了厅中,也不客气,径直示意丹阳县主的侍女:“把人带来。”
这侍女也是自幼贴身服侍丹阳县主的王府旧人、亲信近侍,闻言立即会意,带着王府侍从退了出去,不多时,便带来了一个年轻女子,还有一个坐着轮椅、头发花白的老人。
二人的眼前都蒙上了黑布,直到此刻才被揭下。
日光照射双目,那年轻女子双眼一阵酸痛,滴下泪来,手忙脚乱去擦,有些慌张。
轮椅上花白头发的老人却要镇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