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可是,正是这样一位性格鲜明的君主, 却让她感到难以捉摸。
面对朝臣,他手腕强硬, 不容置疑, 对她, 无尽柔情, 心事重重。
莫测的神情像是有许多未言之隐,有许多深藏不露的心事。九曲十八弯的心肠, 好似全用在了她身上。
正出神间,他自然而然掀了袍坐到她身边。
“你们方才在聊什么?说与朕听听?”
周漪月能感觉到他的探究,她面色如常,将两人方才的谈话一五一十告知。
“听说梁夏国未灭之前,皇上曾作为使者去过这个国家?”
“不错。”他并不否认,“数年前的事了,那时大晋马上要与梁夏国开战,我作为主将,与当时作为细作的御史夫人见面,窃取城防图。”
周漪月还要追问,他却不肯说了。
“这件事你知道便可,涉及国事,以后莫要再提了。”
“为何不能问?”周漪月心存疑惑,言语间不免带上几分急切和不满。
“念念。”他轻唤一声。
“这些朝堂纷争和家国大事我不想让你知道,你受伤失忆,心神未定,我怕你忧思过度,不利于身体恢复。”
周漪月垂下眼帘:“是,臣妾明白了。”
魏溱看出她心情不佳,拉了拉她的衣袖。
“是给我做的吗?”
他目光落在她手上绣棚,上面的金龙呈祥图案尚未绣完。
周漪月看出他在讨好自己,并未点破,只拿起那绣棚问他:“皇上觉得如何,可还喜欢?”
“你一向手艺非凡,我定当珍视。”
他朝她靠近,头枕在她颈窝处,手臂一点点环抱住她,仿佛她是从自己身上生长出来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周漪月原本此事已告一段落,不料数日之后便得知,赵夫人一家离开了京城。
她问宫女:“怎会如此仓促?”
“听闻大晋西南边境的数座城池,近来局势动荡,急需得力之人前去安抚治理。朝中不少大臣纷纷请缨,想要为国效力,或许御史大人也在其中。”
西南边境,那便是昔日梁夏国的领地了,没想到如今却成了朝廷的一块心病。
周漪月点点头,没说什么。
以后,还是不要随便跟人来往了,免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先前在除夕宴上,有王公贵族提出的选秀之事,她后来在床榻间提及过,说后宫空虚许久,皇上该纳些新人进来。
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一致:“有你就够了。”
她说:“后宫中如此冷清,皇上该为后嗣考虑。”
“这你倒是提醒我了。”他笑得玩味,托着她的腰,“你若是觉得膝下寂寞,就给我养好身子,生个皇子。”
另一只手勾起她一绺黑发,放到鼻端轻嗅:“听御医说,你近来身子大好,即便床事上激烈些也无妨。”
“若是觉得日子无趣,我们可以尝试些新的。”
她不信她能一直这般冷漠,对他无动于衷。
周漪月心觉不妙要逃,被他一把扣住下巴,不容她躲开一丝一毫。
如此领略了几次,她便再也不敢提选秀一事了。
至于朝珠宫的人,依旧是如从前一样,紧紧关注皇后的一举一动。
紫菱因为先前的事被贬为二等宫女,这日,她刚一踏进屋内,便撞见那个叫棠儿的坐在火炉前,慢条斯理地煎着药。
“瞧你这副模样,慢悠悠的,哪里像个伺候人的样子!”
紫菱心气正不顺,陡然看见她这从容不迫的样子,言语间满是尖酸刻薄。
“一个罪臣之女,哪里配踏进朝珠宫来。也就是皇后娘娘仁慈,时不时让你出宫办事,否则,你早就死在尚方院了!”
棠儿手中的扇子微微一顿,随即又恢复成方才的平稳节奏,仿佛没听到她的话。
晋宫虽富丽堂皇,可待了久了日子到底单调乏味,加上魏溱看得紧,周漪月平日大多是折花戏鱼,抚琴观书,或是针织女工。
夜深人静之时,她还是会被那些如影随形的噩梦所扰,她想要记得那些画面,可每次都是徒劳。
渐渐的,她养成了习惯,每次入睡前都会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牢牢记住梦境中的一切。
然后,一次次地从梦中惊醒,眼前只有躺在她身边的男子。
她死死咬着唇,屏住呼吸,生怕惊动了他。
捻指已是三月,阳春布泽,万物生辉。
琼林苑内高堂满座,依照旧例,殿试之后,金榜题名的进士们皆被邀至这处皇家园林。
宝津楼高耸入云,两侧高搭彩棚,供士庶百姓围观。
不多时,帝后御驾亲临,身后跟着一众官员,浩浩荡荡,引得围观百姓们惊叹连连。
两人端坐御座上,一一见过新科进士,周漪月许久不出宫,今日得见这般盛况,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感慨。
魏溱察觉到她的心绪,扣上她的手:“你许久不出宫了,今日特地带你来。”
周漪月道:“陛下有心了。”
进士们依次上前参见帝后,举止恭敬,言辞谦逊。
目光在触及皇后娘娘之时,无不被其惊世容颜所震撼。只见她雍容华贵地端坐于宝座之上,外披一袭碧琼轻绡瑞凤衫,下着云英华裙,额间点缀牡丹花钿,灼若芙蕖,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