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江宜芗哭了个穷,又亮明了自家全款的优势。
  “小妹妹,‘可怜’这种话真不用跟我说。”那大姐思路清晰,一点情面都没讲,“年轻人是不容易,可你说有几个没困难过?我们家也过过穷日子,我和我老头也都失过业,我十分理解你们。如果我是菜场卖菜的,遇上你们这么跟我说,我白送你们一把芹菜两根葱的,都没问题。但买卖房子,就别打什么感情牌了。你说你家难,让我们降价,一张嘴就要砍掉二三十万,没看这是多少钱啊。你就说一个刚毕业的,得找到什么样的单位,才能一年税后净剩下二三十万?让你这轻飘的一句话就都给我抹掉了。所以我要是真按你们的意思降了价,你们没算算这是从我们身上割了多少肉下去?现在这价格已经够低了。而且说实在的,咱们非亲非故的,如果不是这房子,咱们谁认识谁?等房子过完了户,恐怕大道上再见了面都认不出来。所以小妹妹,你刚才那话,就不用再说了。”
  对方的反应都在江宜芗和邱纪闻的预料之中。换位思考,如果他们俩是卖家,也不会因为买房人卖个惨,就善心大发真金白银降那么多。一番拉扯过后,两口子明确了,虽然中介之前给的信息是“如果全款还能再商量”,但现在看,情况是有变了,这 350 万已经成了没有回旋余地的底价,对方绝对不会再降。
  而且现实情况是,紧盯着这套房的不止他们一家。你不买,有人买。江宜芗正觉得干脆定下来得了,会谈室的门突然被狠狠敲响。
  一直在一旁活稀泥的中介十分警觉地看了眼门,“谁?”
  门外大喊:“家属!”
  中介犹豫了一下,起身去开门。
  中介这边刚把门开了一条缝,就从外推门进来一个气势汹汹的中年女子,和刚才那位大姐形貌酷似,但是稍微年轻了些,她白了眼屋里的中介,“是在干什么亏心事么?没事锁什么门!”说完,便径直走到她大姐的身边拉了把椅子坐下,“姐,我刚给你打电话你怎么不接?”
  “老二你别上来就骂人!有话好好说。”大姐掏出手机看了看,“什么电话?我手机一声铃都没响过。”
  这个刚进屋的女的,应该就是过世老人的二女儿了。
  这二姐眯着小眼睛一想,突然恍然大悟地指着中介质问,“你们是不是用那个什么信号干扰器了?”
  中介低着头选了把远点的椅子坐下,没接话。
  “别装哑巴了,我卖上套房的时候,你们就这样偷偷用那个干扰器,让外边的电话打不进来,害得我低价出手,少卖了不少钱!”二姐的眼神像刀一样。
  大姐推了推二姐,“怎么了?到底什么事?你给我打什么电话?”
  “大姐,另一家中介说,咱这报价实在是太低,也太着急卖了。我问多少合适,”二姐又朝大姐靠了靠,“他们说,应该至少再涨 20 万。”
  老大皱眉,“370?”
  “对啊,就以现在这行情,370 要的都亏。所以我就让那家在网页上把价格改了,现在是 370,不是 350 了。”
  “那……也行吧。”
  “刚改没多久,那家中介就带过去了一家人,当场就想定。老三在家接待的,然后他打你电话打不通,就问我怎么办。我不是之前把我们家那套卖了换大的么,卖房子有经验,”说到这,她又扭头剜了中介一眼,之后继续看回大姐,“我怕你被这些缺德货忽悠吃大亏,就赶过来了。”
  “这家……”大姐抬起下巴朝对面江宜芗两口子扬了扬,“这家人差不多可以全款,咱们不用等。”
  “还在弟弟那儿的那家,接受 370 万,不过要贷点款。”二姐犹豫了一下,“姐,怎么办?为了这 20 万,咱们要不要再等等?”
  两个老姊妹压低声音又商量了一阵,随后一起转头看向江宜芗这边。老大开口道,“说实在的,我们这房子吧,真不愁卖。怎么样,370……370 你们接不接受?要能接受的话,我们也不想再折腾了,咱们今天就定了。要是不行的话,就再说,你们再去别家看看?”
  第134章江江买房记(下)
  突然间多出的这 20 万,让江宜芗倍感压力。因为按照原先的 350 万算,邱纪闻已经要跟几个朋友张嘴借钱了,如果再加 20 万,那就意味着又要再多 20 万的外债。
  江宜芗犹豫再三,还是没敢立即答应,“我们恐怕得回家再考虑考虑,这个金额变化有点突然。”本来,他们是借着自己能全款想往下压压价的,结果对方不光没降,又临时忽然加了价,确实出乎他们的意料。
  夫妻二人回到家后,情绪都很低落。
  就差 20 万。
  两人把海海留在客厅看动画片,然后一起到卧室商量。
  一向沉得住气的邱纪闻,此时是少有地心烦意乱,“再不行,把那 20 万都拿出来得了,成败在此一举了。这几个月都折腾多少套了,一家家的就跟耍猴逗咱玩儿似的,不是这里差点儿,就是那里差点儿。太熬人了,再多耐心也要磨没了。”
  “那咱们手里,可真就一点都不剩了啊……”江宜芗现在反倒变成了保守的那一个,“那 20 万是咱们留着应急的,谁敢保一定不会遇上点儿什么紧急的事?”
  “眼下赶紧买上房,就是最紧急的事了。再不买,真就碰不上这样的了。之前谈的那些家,一个个咬死了不降,咱们是瞪眼够不着。”因为江宜芗工作忙,买房的事,全程都是邱纪闻最操心,到处看房,跟房主谈判,所以他对行情的感受更直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