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面团搓长条,揪成小剂子,贺岱岳拿着新做的擀面棍努力将剂子擀平擀圆,他优秀的动手能力在此时充分发挥,很快便掌握了技巧。
包饺子褚归是会的,合拢的饺子皮褶皱漂亮匀称,一个个胖鼓鼓的,像小元宝。
贺岱岳按褚归说的往锅里添了三次水,熟透的饺子表面呈半透明的胶状质感,将蘑菇猪肉的香气包裹在内。褚归吹着气咬了一口贺岱岳喂到嘴边的饺子,香得掉舌头:“好吃,赶紧盛起来,免得待会儿煮破了。”
贺岱岳盛了满满两碗分给贺大伯他们,贺爷爷活了六十来年第一次见饺子,一筷子没夹起来,险些掉地上,他忙用手接了送到嘴里。真是好东西,难怪北方人喜欢。
蘑菇猪肉饺得到了除贺聪外的一致好评,小孩尚在放学路上,几个大人略吃了几个尝尝味,剩下的全收进了碗柜。
吃饱饺子喝碗饺子汤,褚归感觉前所未有的满足,夜里特地把此事写到了信里,他要让安书兰看看,自己在困山村同样能吃到饺子。
“还撑吗?”
贺岱岳隔着衣服摸了摸褚归的肚子,掌心触碰到微凸的弧度。
“别按别按,要吐了!”
褚归捂嘴打嗝,没瞧见他一直不敢坐么?
贺岱岳陪他站着消食,褚归停笔和他谈起正事:“你如今腿好了,打算哪天进山?”
“我有个计划,正想跟你说。”贺岱岳翻开硬纸本,之前绘制的线条符号经过完善,变成了一张标明了方位的小地图。
贺岱岳想在山里种草药,他并非临时起意,而是上辈子便有过此种念头。在和褚归生活的十年里,他无数次考虑未来要做什么,纯靠打猎同镇上的人换取资源不是长久之计,他的身体机能将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他总有老去的一天。
种草药的想法源自于褚归某日的一句话:困山村的气候与环境很适合草药的生长。
困山村周围的深山里分布着许多原生草药,但截至两人重生前,褚归仍在为缺药发愁。
理论上讲,在困山村种草药是可行的,不过首先要解决的难点有二:药材和庄稼不同,他们没有种植药材相关的经验几乎所有的药材都对年份有要求,当年采收入药的品种极少,他们的投入短期内是无法看到成效的。
至于药材炮制与流入市场,那是种出药材以后的事。
“我有经验。”贺岱岳的话出乎了褚归的意料,“你三十岁那年我托战友弄了份资料,在山上种了片药材,本来打算长成了给你个惊喜的……”
他们重生了,贺岱岳的惊喜自然泡了汤,好在不算白费功夫。
“我说你那几年老往山里跑不带我。”褚归一脸恍然,“你跟村长商量过了吗?”
褚归了解贺岱岳,他说的种药材,绝不是上辈子的小打小闹,而要做成事业,必须以集体的名义。
“我先告诉你的,我们下周等个大晴天进山行吗?去探探路,挖了药材再找桂平叔商量。”贺岱岳接着说他的计划,种草药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他想办个养殖场,养鸡和猪。
“鸡下蛋、猪吃肉,不走供销社,直接跟县城的工厂联系,供销社的收购价太低了,不划算。县城工厂后勤采购的人我基本上全认识,趁政策没变,把养殖场推上正轨,享受到好处的人多了,我们就一定是安全的。”
说了许久,贺岱岳揽着褚归坐到床沿上。褚归一时失语,贺岱岳的抱负着实惊到他了,拿什么修建养殖场、养殖场的粮食从何而来之类的他通通不问了,他选择相信贺岱岳。
回头写信让二师兄找找兽医学相关的书好了,他研究研究,不能叫贺岱岳一个人忙活。
“我跟你一块进山。”褚归从贺岱岳腿上跳下来,打开衣柜扭头望向贺岱岳,“帮我搓背?”
坐着的男人蹭地站直,仿佛支了收音机的天线,准确接收到了褚归发出的信号。
从褚归答应巡诊到今日,贺岱岳顾忌他来回奔波身体吃不消,单纯地睡了大半个月的觉,清心寡欲得像在庙里修行的和尚。
现在和尚要还俗了!!
第71章
两人洗澡洗了一个多小时,褚归冷白的皮肤蒙了一层粉,像是淋了太久的热水,亦像做了场剧烈运动。煤油灯光映照下,微肿的嘴唇与耳垂红得滴血,衣领边缘的皮肉星星点点,全是贺岱岳的杰作。
褚归走了两步,动作间布料反复摩擦,他拢眉将衣服往前扯,似乎残存着被大力吸吮的感觉。
还俗的和尚喝饱了肉汤,眼角眉梢洋溢着欢快的气息。见褚归走路的姿态有些不自然,他翻出药膏让褚归躺下。
“我自己来。”尽管坦诚相见不止一次两次了,褚归仍放不开,他试图抢过药膏,但哪里是贺岱岳的对手,最终颤着睫毛任贺岱岳打开了药膏罐子。
贺岱岳低头兢兢业业地抹着药膏,粗硬的指尖陷入软肉中若隐若现,轻柔的触感和方才的力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禇归望着贺岱岳挺立的鼻梁,想起他隐忍到青筋暴起的模样,心底暗含不忍。男人与女人生理结构先天不同,加上贺岱岳本钱远超平均水平,导致他们之间的磨合十分困难,上辈子好不容易成了,眼下又要重头来过。
“不然我们再试试?”禇归咬咬牙,脸红到了耳朵根,“用你手上的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