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休息结束,杨桂平起身拍拍裤子上的灰,王成才跟杨朗换了位置,继续抬着潘中菊赶路。
  褚归收紧草帽的帽绳,小道边的枯叶丛里躺着几朵枯败的蘑菇,偶尔有各种昆虫爬过,长着一身黑刺的毛虫蠕动着爬上路面,贺岱岳一脚踩过,褚归木着脸避开,地上的虫不足为虑,要注意的是道旁的松树,小小的松毛虫落到皮肤上,那又痛又痒的滋味,褚归至今心有余悸。
  杨桂平持树枝走在前面,时不时左右拍打,驱赶栖身在草丛中的长蛇,世世代代在山里的人,自有一套生存经验。
  所幸一路有惊无险——一条蛇从褚归的脚背爬过,把他吓了一跳。
  困山村遥遥在望,王成才加快速度,到了村口,一群人无惧正午的烈日聚做一团,见到王成才,他
  们连忙围了上去:“成才, ??,
  你杨叔他们呢?”
  “杨叔他们马上到。”王成才伸脖子瞧了瞧,来的人真不少,倒省得他挨家挨户地通知了,“潘大娘醒了,但医生说什么脑部淤血影响了视觉,她眼睛瞧不见了……杨叔让我跟大伙儿说一声,岱岳这次是回家探亲的,没伤腿没退伍,见了面千万别声张,明白吗?”
  “明白明白。”脑子活的立马领会了王成才的意思,脑袋转得慢的,听身边的人解释完,一脸恍然大悟。
  “成才,那褚——”村里人聚集到此处,可不单单是为了贺岱岳母子。
  “褚医生在!杨叔说的是真的,我们村要有医生了!”王成才的话引起了一片激动的欢呼,多少年了,终于有医生愿意到他们困山村了!
  王成才交代完,折身迎了回去,村里的男女老少通通跟在他后面,浩浩荡荡的队伍挤满了小路,杨桂平转头看着褚归:“乡亲们接你来了。”
  队伍形成了三个梯队,小孩在前欢快地一路小跑,中间是腿脚灵活的大人们,末了是上了年纪的老爷子老太太。
  看看人头,一家至少来了一个。
  所有人的目光移向了在场唯一的生面孔,他们眼中有好奇、有疑惑、有惊讶,褚归望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庞,笑着做了开场白:“乡亲们好,我是褚归,以后请大家多多关照。”
  贺岱岳带头鼓掌,稀稀拉拉的掌声逐渐雷动,杨桂平抬手:“大家的心情我知道,但褚医生一路奔波,我们先让褚医生进屋歇歇啊。”
  困山村共四十来户人家,总人数在三百左右,围绕着水田呈院状分布,像贺岱岳家那种独门独院属于少数,当时贺岱岳的父亲跟潘中菊结婚,一间房隔成两间,着实挤得慌,两口子索性找村上划了块宅基地,自己盖了座小土房。
  村民们把人送到家门口,识趣地止住脚步,贺岱岳跟潘中菊眼下的模样显然不方便招待他们。
  “褚医生,我家在进村左边第一个院子,有空来我家来坐嘛。”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人话音刚落,其他人争先恐后地邀请褚归上自己家。
  褚归谢过众人的热情,熬到进屋,他一屁股瘫坐在了板凳上。
  潘中菊勤快,家里到处规规整整的,泥土夯实的地面经年累月失去了最初的平坦,变得疙疙瘩瘩的。褚归屁股下的板凳腿下正好有个坑,他没注意,整个人坐下的瞬间往后仰去,贺岱岳连忙拽住他,板凳哐当倒地。
  褚归一手撑在地上,狼狈地借力站直,贺岱岳抓过他的手吹了吹:“没摔着吧?”
  “怎么了?当归摔着了吗?”潘中菊语气关切,她听见板凳倒了的动静。
  “没。”贺岱岳拉得及时,褚归的手仅在地面上轻轻蹭了下,沾了点灰。
  “妈你坐会儿,我带当归去厨房洗手。”褚归在贺岱岳家里住了近十年,对厨房的布局一清二楚,贺岱岳替他遮掩,一块儿进了厨房。
  粗陶烧制的大水缸在灶台旁边,表面涂着深棕色的釉,上
  大下小,两个半圆形的木板做盖。褚归揭开盖子,葫芦锯的水瓢浮在水面上,缸里的水约莫有三分之一深。
  贺岱岳舀了瓢水,替褚归冲掉手掌上的泥灰,露出细白的掌心,确实没受伤。厨房开了个后门,屋檐下的洗脸架放着木盆和刷子毛巾等物品。
  贺岱岳洗干净木盆盛水,褚归浸湿手帕将就擦了把脸,疲惫地往贺岱岳身上靠:“我想喝水。” ??”
  贺岱岳取下潘中菊用土棉布裁的洗脸帕,把水端到堂屋,潘中菊路上虽未下过地,但太阳明晃晃地悬着,难免热出了汗。
  贺大伯父子俩把行李提进了贺岱岳的卧房,贺代光贪凉快,舀了缸里的冷水,褚归喉头滚动:“生水有细菌,喝多了容易闹肚子。”
  贺代光瞅瞅瓢里透亮的清水,干干净净的,哪有什么细菌,他仰头咕嘟咽了几大口,抬胳膊一擦嘴:“褚医生,我们井里的水可干净了,不会闹肚子的。”
  贺代光的回答在褚归的意料之中,村里人盼医生、尊敬医生,但几十年的习惯,不是他一句话能改变的,除非他拿出切实的证据。
  慢慢来吧,褚归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走,去我家吃饭,你大伯娘在家煮好饭了。”中午收了工,贺大伯到村口接人,大伯娘跟媳妇回家做饭,贺大伯跟大伯娘生了一子二女,贺代光是老大,两个妹妹嫁去了其他村。
  贺大伯他们吃了饭下午要上工,褚归不好意思为了一口水耽搁,蔫哒哒地去了贺大伯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