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周平遥神色紧张,“姑母,这话可说不得。”
  褚昭如今成了婚,这话传了出去,她名声可就要不得了。
  “也怪你不争气,没能叫世子喜欢你周氏越想越哀婉,他们三房虽然也是嫡出,但三老爷实在是个不争气的,混在侯爷身后多年,前不久才得了个六品职位。
  比不得庶出的二房,如今已经是正三品大员,生生的踩在了三房的头顶上。
  若是再不思量些,日后分了家,怕是在京都无法立足。
  第38章 第38章
  楚盛窈其实能猜出他的想法,无非她是长嫂又是侯府未来的主母,行事上应当谨慎大气,一时的恣意,可免了气受。
  可到底只会让人觉得不够端庄,娴雅。
  楚盛窈直言道:“夫君觉得,我该叫人领着三妹妹去叫三房处理,还是端起长嫂的架子,训诫她。”
  褚昭听她明白了自己的言下之意,索性讲了个明白,“你初来乍到,若是直接训诫三妹妹,她未必会听还会闹的天翻地覆,让你失了威严。若是交给三叔来处理,由三叔压着,不仅不会伤了你的面,也全了三房的面。”
  楚盛窈不由得感叹,“夫君果然是个好人。”
  若换做旁人,要么不分青红皂白偏向自己的妹妹,要么就是偏向自己妻子,极少有将其中利害,讲了明白的。
  可她到底才嫁过来,像是尚未融入大海的溪流,没有将自己归属大海,即便明白,可心头还是有丝难受。
  她自幼受的委屈多了,楚府里没个安生,如今嫁入高门依旧得要忍耐。
  总是觉得不畅快。
  她是个多贪心的人,摆脱了林六爷,逃离了楚府却想着能够再好些,自由些。
  褚昭听她的夸赞,本应当觉得是好的,可总觉得心头怪怪的,“三妹妹该罚,你自然也逃不掉,便抄两遍家规吧!”
  两遍家规说起来不多,便是平日里楚盛窈练字差不多,一日的功夫便好。
  她点头,沉浸在莫名的情绪中。
  褚昭有所感,看了眼一眼,能够察觉到她的委屈,便斟酌道:“两遍太多了,那便就一遍?”
  楚盛窈嗯了声,两人一同离开了花园,来到策海院后又各自分开。
  楚盛窈坐在小案上,李嬷嬷立刻将荷包拿了过来,为了增进两人的感情,她便让楚盛窈加紧绣。
  时时督促着,可楚盛窈总是定不下心神,动了两针便扔到一边儿去了。
  楚盛窈将荷包摆到一边儿去,叫春和去书房拿了侯府家规来,“嬷嬷我有事儿要忙,世子可罚了我抄家规。”
  见楚盛窈又有了借口,李嬷嬷暗自摇头。
  在闺阁中,一个荷包用不了几天便绣好了,如今一个月还没绣完。
  “王夫人送的书册,您可要看看?”李嬷嬷拿起书册递到了她面前。
  看?有什么好看的?
  左右不过是根儿难看的棍子,她简直不敢去想,褚昭光风霁月,竟然有这样难以入眼的东西。
  她直接将东西藏在了衣柜最深处,不放心又在上面压了床被子。
  入了夜,褚昭没有回正院,王夫人很快便听到了这个消息,她难受的揉着自己的头,向旁边的镇国侯抱怨。
  “按理说楚氏长成那个样子,男子便是不会疼爱过甚,也不会像昭儿这般,一月的时间,没个几日回院子。”
  镇国侯身为公公,自然不会和她谈论起儿媳,“昭儿自律,依我看来做的是极好,昨日一手好文采,被陛下当众称赞。”
  镇国侯的话没安王夫人的心,反倒叫人越发的忧愁。
  “你说会不会是昭儿”。
  王夫人未尽的言语,镇国侯是听懂了,他一个横眼扫了过来。
  这样的事儿*是能乱说的!褚昭是镇国侯府的嗣子,若是传出去可得了!
  王夫人吓得噤了声,是她慌不择言了,即便褚昭不时常回院子,可新婚那两日的动静也不像是假的。
  可若是褚昭故意做出的样子呢?
  旁的新郎官成了亲,可是恨不得日日窝在夫人的院子里,便是新婚前有了通房的,至少前几月对夫人也是新鲜的。
  一月也就一两日回房,褚昭是壮年,到底太过罕见了。
  王夫人头更疼了。
  嬷嬷见状立刻替她按着头,凑近她耳边瞧瞧说了些话。
  最终,王夫人点头,试一下也好,免得她继续担忧。
  书房里,百名正靠着墙角打着瞌睡,这一月上半旬,他跟着世子熬,每每到了子时世子睡下了,他才能回去,换了接班的人来。
  谁刚刚新婚不是龙精虎猛的,偏偏世子又是个中翘楚,威风凛凛,能够闹上大半夜才叫他们送水进去。
  结果整宿的俯身躬案,以前世子还未成婚前,可从未像现在这般痴迷公务。
  莫不是怕了少夫人?不敢回房?
  念头一闪,便被百名抛出脑子里了,少夫人不止长得漂亮,为人也是和善的,待他们这些下人,从未颐指气使。
  况且少夫人,每次见世子都是笑容满面,又不是那吃人的老虎,所以为何世子不喜回正房呢?
  百名正响着,敲门声响起,开了门与一个妙龄女子对上了视线。
  少女穿着粉色襦裙,还披了件披风,百名见过,是王夫人院里的,但也仔细的问了。
  少女嗓音柔和,提了提食盒,“夫人瞧世子辛劳,特令我送来了汤水。”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