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楚盛窈眼里尽是嘲讽,她竟不知他们之间还有什么父女情。
  她这父亲,最是假清高,既要好名声又要权势。
  行至半路,刚下了台阶。
  楚盛窈忽然回头,“对了父亲,我娘姓林。”
  第21章 第21章
  院子里看似有许多人守着,倒也宽松。
  楚盛窈那些话,让楚明德有了顾虑。
  此举是迫不得已为之,借着三皇子的势,让楚明德目前不敢动她。
  可之后呢?
  三皇子能帮她一时,却也帮不了她一辈子。
  便是她用尽手段,攀附上三皇子,那也只能做妾,甚至无名无份。
  如她娘一般连个名字都未被夫婿记住。
  那太可悲了!
  楚明德断了她和正熙堂的联系,便是李嬷嬷来院儿,看守的小厮,只道她患了风寒不便外出。
  好在李嬷嬷的东西送了进来,是一碟红豆糕。
  楚盛窈捻起糕点,与上次在祖母那里吃的一样。
  她明白祖母的意思,这样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褚司清是个合适的人选,在祖母的帮助下,离开楚府离开京都很简单。
  可她胸腔沉重,似乎一直有什么压住自己。
  像是逃犯样,落魄的离开京都,人尽皆知,她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
  她有罪她声名狼藉。
  就连这次,她都是因为勾引林六爷,遭其义正言辞的拒绝,奚落,恼羞成怒动的手。
  似乎谁都不关心真相究竟是什么?只人云亦云,将她的痛苦当做戏。
  她不服!
  世间无人还她公道,她便自己来。
  “秋泠,将点心送还祖母,就说我不喜食红豆糕。”
  秋泠不知楚盛窈是何意,还是按照吩咐,将东西给送去了正熙堂。
  三皇子的披风和手帕被清洗干净了,如今正挂在房间里。
  她坐在绣凳上望着,有些出神。
  她不知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可既然下定决心,便不会后悔。
  对着镜子,楚盛窈挖了勺伤药涂在了额头处。这伤不重,至少在这三日内就可以好的差不多了。
  老夫人看着被退回来完好的点心,叹了口气。
  还是走到了这步!
  李嬷嬷将点心放好,劝道:“老夫人,三姑娘也是没了办法了,您可不要怪她。”
  老夫人无奈道:“从谣言传出,到今日种种,若换作年轻时的我,遇见这样的事儿,早就移了心性,盛窈已经做的很好了。
  只是查了许久,始终找不到背后之人,想不明白究竟是谁,竟然会对小官的庶女用了这样的手段。煽动谣言,即便是我们怎么澄清都无用。”
  政敌也不至于使出这样的手段。
  林六爷的事儿,总归是要有个说法的。
  与褚司清远走,以林府的权势,难保背地里下手。
  寻个权势大的庇护,保住命才是个好的。可终究没了自由,往后日子过成什么样也是难说的。
  老夫人只不过给了楚盛窈一个选择,就连她自己都无法判断,究竟什么才是好的。
  第一日过的很快,夜里她似乎做了个梦,梦里她满手鲜血,林六爷倒在血珀里,两处眼窝深凹,两行血泪,手里还紧握着另一只眼珠。
  她惊慌失措中,竟然隐藏着丝报复的畅快。
  第二日,楚明德似乎有些急了,让人套好了马车,时刻准备着将她给送走。
  在外求学的楚盛承回了府,得知了楚盛窈的事儿。
  与这位妹妹并不相熟,到底是血脉之亲,去见了父亲,为她求情。
  “父亲,便是将三妹妹嫁去林府,也好比将她送走。楚家女不为妾,那是祖上荣华时定下的,如今已经今非昔比。不必守着旧规矩。”
  楚明德没回楚盛承的话,只叫他出去。
  有些事他不是没去考虑,不过等第三日的到来罢。
  楚盛承无奈的离了书房,派人送了些东西给楚盛窈。
  第三日临近午时,楚府外面熙熙攘攘,敲锣打鼓。
  一顶粉红色的小轿子停在了大门前。
  三皇子没来,来的是林六爷。
  他一身喜服,一只眼睛被白布包扎着,隐隐能够瞧见血迹,比他身上的衣服还要红。
  另一只眼,透着阴狠,尤其是望着楚府的匾额时。
  门房被这阵仗吓了一跳,赶紧去禀告楚明德。
  他也没料到林六爷来的这般快,不是说给他们些日子处理。
  如今林六爷来要人了,人就堵在门口,楚明德一时难以抉择起来。
  是还是将她送去林府?
  楚府的脸面很重要,可同样的得罪不起林府。
  周围百姓逐渐聚拢,也没听说过楚家有喜事。
  府门紧闭,没有迎亲的小厮,也没挂上红绸缎。
  楚明德出来时,唢呐小鼓声再度响起,那顶粉红色小轿就这么停放在门口。
  围着的百姓已有不少,打量的目光让他退避几分。
  硬着头皮,楚明德将林六爷迎进府内。
  丫鬟将茶杯放下,林六爷顺手一拉将丫鬟搂在怀中,亲了口,顺着衣领将手伸了进去,丝毫不避讳堂上的楚明德。
  “六爷还请自重。”楚明德气的吹胡子瞪眼,却也奈何不得,只不轻不重的说了句话。
  怀中婢女啜泣着,林六爷将手拿出来,把丫鬟推开,“真是无趣,三姑娘不会也是这般的木讷。喔,不会,毕竟这些年三姑娘藏在深闺,不就是学勾引男人的功夫。”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