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杜云瑟一笑,“青梅养在微臣府上,与臣夫夫二人颇为投缘,只要陛下开口,臣非常乐意。”
  “那朕回头送一份拜师礼过来,替她——”
  嘉泓渊看向卫栎,青梅的名字一打听就知道,瞒着反而显得心虚,卫栎低头道,“青梅,她叫青梅。”
  “青梅……”嘉泓渊咀嚼着这两个字,想到什么,语气柔和了些许。
  “——替青梅向连中六元、千古第一的杜大人拜师了。”
  嘉泓渊望向青梅,正巧青梅睁开了眼,他与这个孩子漆黑的瞳仁对视,恍惚间仿佛是故人在看着自己。
  “陛下?”
  “朕只是顺路来看看,不打扰你们一家散心,先去天津府城了。”
  嘉泓渊上马离开,众人恭送,等举着黄旗的人马消失在视线中,才稍稍松了口气。
  出了庄子,嘉泓渊没有急着顺官道前往天津府城,而是在路边勒马,淡淡开口。
  “暗九,你方才打了暗号,是想说什么?”
  骑队中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暗卫默默上前,下马回禀,“陛下,属下有一发现,不知是真是假。”
  嘉泓渊在马上身体微微前倾,“说。”
  暗九是他在谨身殿大火后几个月,从宫内培养暗卫的教习所中特意选出来的一批人中的一个,他们都有一项特殊技能——看画识人。
  当初的惊怒与恐慌之后,嘉泓渊冷静下来,很快就从一堆杂乱的事件中找到了抓手和方向。
  十六在宫里时亲手抹去了有关梅家后人的一切信息,他是最熟悉嘉泓渊的势力和手段的人,做得干脆果决,以至于嘉泓渊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
  但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一个事实——梅家必然还有人存活于宫外,这个人明面上与梅家毫无关系,只有这样,十六才会这么做以保护他。
  如果梅家没有意料之外的人活着,十六根本不用这样大费周章。
  而梅家还有人存活,十六肯定舍不得赴死,只要找到那个人,就很有可能找到十六。
  嘉泓渊知道,梅家的人除了十六,另一个有些许活着的可能性的只有他的亲姐姐梅争春。
  嘉泓渊派出数队人马,在梅氏的祖地孤竹县四处走访,寻找当年见过梅争春的人,艰难地复刻出了她的画像。
  梅争春离开孤竹县时有十七八岁,如今若是还活着,该有四十余岁了,样貌肯定与曾经不同。但成年人的骨相与眉眼不会有太大变化。
  梅争春的画像只有几分精髓,对普通人来说没有作用,但对受过特殊训练的人来说不难辨别。
  嘉泓渊让那些专长看图识人的暗卫不断外出,去那些寻找,可惜至今没有好消息传来。
  嘉泓渊眯起眼睛,暗九这次随行出宫是偶然,他在杜云瑟的庄子上发现了什么,又在因为什么犹豫不敢说?
  暗九单膝跪地,吸了口气沉声道,“属下今日第一次见到齐黍县主……属下觉得,县主眉眼颇像皇后殿下的长姐。”
  空气一片可怕的沉寂,只有秋风不停吹拂,卷起地上的枯叶与碎沙,暗九额头泛起冷汗,久久不敢抬头。
  “……”
  “原来如此,原来……”
  “去天津府。”嘉泓渊听到自己说,“马上启程,快马加鞭,让禁军开道——不,收起帝旗,改换装扮,不要惊动任何人。”
  第239章 相逢
  八月的天津府秋高气爽,田地丰收、百果成熟的喜悦让人们身上不自觉带着一股刻入基因中的满足与惬意,走在街上,陌生人打个照面,都会下意识笑那么一下。
  万国坊是如今的天津最热闹的坊市,从早到晚都处于人挤人的状态,很多人哪怕不买东西,也乐意来看看外国的洋玩意儿,充当日后闲聊吹嘘时的谈资。
  目前万国坊记录在官府名册的外国商铺共有一百八十三座,有财大气粗的外商一人开了几座铺子,也有资金有限的外商几人合资买了一间铺子。
  还有一大批暂未获得购买铺子资格的外国商人,正在努力奋斗,一边攒钱一边为大裕做事提高自己的信用分数。
  在一座座装饰或华丽或新奇的店铺构成的街道的角落,有一间乍看上去没什么特色的小铺子。
  这个小铺子是当初盖房子时余出的边角地带,大小只有正常铺子的三分之一,铺面半掩在墙体里,进门后是狭长的空间,一边摆着货柜,走道只容两个成人并排而行。
  大白天的,铺子里也没有多少采光,从门里挤进来的稀薄阳光穿透昏暗的空气,照在货柜里的糕点和咖啡上。
  这个便宜、偏僻,几乎没有外商愿意购买的小商铺主要售卖的货品是咖啡和一种被裕朝人称为齐黍糕的奶油蛋糕。
  咖啡的味道还没有被裕朝人民广泛接受,齐黍糕好吃但价格昂贵,哪怕门外就是人声鼎沸的万国坊,这座货品单一的铺子的生意依旧很一般,一天顶多卖出十来块蛋糕。
  铺子没有伙计,只有店主一人,他每日沉默地烤一整块蛋糕,用银刀精准地切开,挤上手动打发出来的柔软轻盈的奶油,再煮一大壶苦涩的咖啡。
  做完这些后,他便会坐进柜台后最深的阴影里,静静看着狭窄的铺门,与飞舞着细微尘埃的阳光对视。
  好像在等待着什么的到来,又像只是在放空发呆。
  “掌柜的,我的齐黍糕上能不能多加一点奶油——额,你能听懂我的话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